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深层的含义?

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深层的含义?

2023-08-15 16:56:37 编辑:join 浏览量:624

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深层的含义?

人类的未来是人性

——电影《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文化视野

上帝总是用贫穷来考验一个人的德行,然后根据他的表现来做出奖惩。

旁白:查理·巴格特是一个平凡的小男孩,他不比别的小孩跑得快,也没有比较强壮或比较聪明,他家不富有,没背景,也不是什么皇亲国戚,其实,他们三餐不继。查理·巴格特是全世界最幸运的小男孩,只是他还不知道而已。

查理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在一间简陋破旧摇摇欲坠几乎马上就要倒塌的小茅屋里,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位耄耋老人挤在一张床上,只能坐在床上抵足而眠。房间里没有小查理的位置,可怜的孩子只能一个人睡在阁楼上。父亲作为一家之主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但他只能在牙膏厂里做着一份工时很长、薪水极少的工作。尽管家境赤贫,一家人仍然生活得很幸福,四位老人年高有德,父母相敬如宾,即便技术革新让爸爸失业,贤惠的妻子也没有一句抱怨,而是鼓励老公:“你会找到新工作的……放心吧,我们会转运的。”贫困中一家人相亲相爱互相支撑。小查理善良纯真而又聪明懂事,从不会给父母和老人们增加负担和烦恼,爸爸所能给他的意外惊喜,只是工厂垃圾牙膏瓶盖,而查理没有非分之想,更没有嫌弃自己的父母,他把最没用的牙膏瓶盖变成了最能开发智力的拼图玩具,搭建成精美的城堡。这家人是真正的基督徒,谦卑和感恩是他们的美德,这样的灵魂,理应蒙受上帝的恩宠,而查理是真正的天使,他将带着这几位圣徒回到天堂。

很显然,威力·旺卡的巧克力工厂就是天堂的意象,来到这里是世界上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威力·旺卡用巧克力创造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查理的爷爷还曾经是这家工厂里一个快乐的工人。然而天堂里也有魔鬼撒旦,因为被人偷了秘密配方,各项独门技术全面沦陷,威力·旺卡盛怒之下解散了所有工人,宣布永远关闭巧克力工厂,工厂从此一片黑暗沉寂。后来虽然重新开工,烟囱里也不断有浓烟冒出,但是爷爷并没有再次上岗,也没见任何人进出工厂,工厂一直大门紧锁,也没人再见过威力·旺卡,唯一从厂里出来的只有已经包装封箱分配好的糖果,巧克力工厂成了一个谜,工厂越神秘人们越是渴望了解它。但是任何人都进不去工厂大门,一家人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此时奶奶告诉查理: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所以,查理的梦想并没有被毁灭。

白发偷生,人到中年的威力·旺卡没有妻子儿女,寻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成了他最迫切的需要。于是威力·旺卡在巧克力的内包装里随机放了五张金奖券运往全球销售,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将有五位幸运的小朋友有机会参观工厂,其中一个孩子将赢得超乎任何人想象的大奖。

第一个得到金奖券的幸运儿是一个德国胖男孩奥古塔斯·格卢普,

这是个暴发户的儿子,这个在肉店里长大的小胖墩儿每天都要吃好多巧克力,儿子贪吃,屠户老爸有的是钱来满足这家伙的欲望。这是个让人讨厌的小孩。

第二个幸运儿是一家坚果业工厂老板的千金维露卡,

她的父亲是一位英国大资本家,德国暴发户没素质,绅士之国的大老板也高明不到哪里去,他买下大量巧克力,竟然置生产于不顾,号令全体女工停下手里的工作去拆巧克力包装盒来帮女儿实现“梦想”,这就是这个富家女的所谓幸运。孩子本身是无辜的,那个失职的父亲错误地传递给女儿这样的信息:这个世界就是我的,我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而且毫无原则和道德立场,骄纵跋扈的小女孩比那个德国胖男孩更让人讨厌,父母这样宠坏女孩子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可巧今天是查理的生日,爸爸买来一包巧克力作为查理的生日礼物,可是并没有惊喜出现。尽管如此,查理也没有表现出失望和怨尤,他还是把巧克力和家人分享了。

他的乖巧、懂事和前面两个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个幸运儿来自美国亚特兰大的紫罗兰博雷加德,

这是个跆拳道小妞,一个冲劲十足的小姑娘,她怀着天生赢家的超级自信,在她看来,终极大奖就是她的囊中之物。

这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小女孩同样不让人喜欢。

第四个幸运儿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麦克蒂维,这是个电玩男孩,

他拿到金奖券绝对不是靠运气,更不是靠财力,而是靠他无与伦比的智商,他只买一盒巧克力就把奖券拿到手,因为他知道太多高科技知识并且善于计算,拥有最强大脑是他拿到金奖券的保证。他根本就不吃巧克力,事实上他恨巧克力,他拿到金奖券只是为了玩一个智力游戏。巧克力往往是孩子们的最爱,不爱吃巧克力意味着他是个没有童心的孩子,他的童心已经被现代科技腐蚀甚至泯灭了,而且他还有暴力倾向。说到现代科技多少有点抬高了他,他只不过是个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小屁孩罢了。没有童心的孩子不可爱,他同样不让人喜欢,哪怕他聪明绝顶。

爷爷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一枚硬币,让孩子再试一次手气。还是没有金奖券。然而善良的孩子是受上帝庇佑的,雪地里一张无主的十元钞票,终于让查理拿到了最后一张金奖券。

将要实现人生梦想了,但是懂事的查理知道家庭的窘境,他愿意卖掉奖券来帮家庭解决燃眉之急。外公及时教育他,不能为了金钱而放弃千载难逢的实现梦想的机会。

五位家长带着孩子等在工厂门前,

爷爷和查理的组合,意味着美德引导纯真。

随着威力·旺卡的隆重出场,五个孩子的闯关游戏正式开始,一场试炼拉开了帷幕。

绿草如茵,蘑菇茁壮,巧克力瀑布飞流直下蜿蜒成小河流淌,

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美景宛如童话世界,这里的一切不光赏心悦目,而且可以让人大快朵颐。

这个童话世界就是五个孩子的考场,这是威力·旺卡设的一个迷局,以此来考验他们的人性品质。五个孩子各有自己的主题,贪婪可恶又幼稚的胖男孩奥古塔斯·格卢普因为贪吃而掉进巧克力河里眼看就要溺毙,

被机械输水管吸入后卡在窄道里不上不下,他成了第一个被淘汰出局者。胖男孩的主题是——贪吃的孩子没有未来。

在发明室里试吃一枚顶三餐的神奇口香糖的时候,跆拳道女孩紫罗兰博雷加德不听旺卡劝告,结果变成了一个超大蓝莓球,

她也失去了比赛资格,第二个被淘汰出局。跆拳道小妞的主题是——狂妄自大的孩子没有未来。

在剥果仁车间,受过特殊训练的松鼠熟练地取出完整的核桃仁,当然松鼠们也能轻易地分检出坏坚果。看到如此神奇有趣的情景,跋扈女孩维露卡当即向爸爸发出命令:“我要一只松鼠,抓一只松鼠给我!”尽管她家里已经有许多宠物,她还是贪心不足地逼迫父亲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她以为有钱能通神呢。

此举遭到旺卡的拒绝,她狂妄地下到工作区自己去抓,

遭到松鼠集体攻击,这个心灵坏透了的女孩被松鼠们当作一颗坏坚果扔进垃圾槽。

父亲想要救女儿出来,也被松鼠推了下去,因为他才是娇惯女儿败坏女儿的罪魁祸首,除了索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会她。管道的末端是焚化炉,很显然象征着地狱,

地狱才是这对父女应该永远待着的地方,欲望的尽头是自取灭亡,这是养儿不教和骄纵跋扈必然会受到的惩罚。她第三个被淘汰出局,她只配待在发臭的垃圾堆里。

富家女的主题——骄纵跋扈的孩子没有未来。

超级智商的麦克蒂维酷爱电子游戏里的打打杀杀,他是现代科技的代表,他也是这群人中最卓绝的一个,然而这个孩子缺乏童心,他的灵魂已经被腐蚀了。像老旺卡一样,他认为“糖果是在浪费时间”,哪个孩子不爱吃糖果呢?不爱吃糖果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纯真的童心,他的灵魂已经垂暮,是一个像老旺卡一样的老人。他以为科学万能,传送器既然能够传送巧克力,当然也能够传送人,但是没有人性目的的科学,只能被困在电视屏幕上。

这是科学的困境。奥柏伦柏人唱道:“电视腐蚀脑袋,扼杀想象力,它堵塞人的思想,扰乱人心,它使小朋友变蠢,再也不能理解幻想和童话世界,他的脑子像铜一样软,思维能力生锈、凝滞不前。他不会想,只会看。”电视技术是现代科技的缩影,一方面技术进步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达,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也摧毁了人类灵魂中与生俱来的质朴与纯真,剥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从生命的角度来看,人类反而退化了。

这部童话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电脑还远远未能普及,电视是当时最具领先意义的电子技术,这部电影拍摄于2004年,智能手机尚未进入大众视野,如果按现在的立场,还应该加上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危害,这也意味着麦克蒂维的主题——如果不是为了人性服务,如果不能有利于生命的进化,现代科技同样没有未来。降低一下,沉溺于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的孩子没有未来。

以上四个孩子都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这既是游戏的结果,也是作品对他们的小施惩戒。因为毕竟是游戏,毕竟是孩子,电影不可能给他们更坏的结局,最后还让他们恢复常态,但在导演真正的设计中,焚化炉象征地狱,四个孩子的下场都是地狱,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这四个孩子代表了四种人格类型和成长模式,事实上他们几乎概括了所有孩子的成长道路,谁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占据上风,谁能成为赢家实现理想的人生呢?引申一下,哪种人格类型和成长模式更能代表人类的未来呢?贪吃的孩子没有未来,狂妄自大的孩子没有未来,骄纵跋扈的孩子没有未来,高科技也不能赢得未来,只有人性才是人类发展的目的和方向,只有最美的人性才能赢得未来,所以只有查理才能在竞争中胜出。相比前面四个孩子,查理没有贪吃,没有狂妄自大,没有骄纵跋扈,没有沉迷于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贪吃、狂妄自大、骄纵跋扈、沉迷于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等是儿童中最常见的不良习惯和人格缺陷,所以他们在前四个关口败下阵来。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查理善良纯真聪明懂事灵魂谦卑心怀感恩,优秀的人格品质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运的孩子,他在每一个关口都能避开机关逢凶化吉,有美德的孩子理应受到奖赏,于是查理成了唯一的获奖者,然而对他的考验还没有结束。

威力·旺卡提出必须抛弃家人才能继承巧克力工厂,遭到了查理的断然拒绝,

他宁愿放弃亿万财富也要和家人在一起,如果没有爱,财富又有什么用呢?这是查理的第五个考题,查理对于亲情的坚持成了这个考题的最佳答案。

因为有爱,因为对家庭充满信心,因为一家人同心同德互相支撑,哪怕没有继承工厂,查理一家也开始走向兴旺。糊涂的外婆开始说话清楚,爷爷不再经常卧床,屋顶的漏洞得到修补,连爸爸都重新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巴格特一家人日子过得好极了。大富豪威力·旺卡就没那么好过了,因为没有家人,他的心情变得沮丧,因为没有爱,连他新发明的糖果都不甜了。他找到了查理,查理告诉他,沮丧时把心情变好的方法是“和家人在一起”,有爱才有好心情。

威力·旺卡童年时期,身为牙科医生的父亲为了保护他的牙齿而禁止他吃糖,进而给他戴上极夸张的牙齿矫正器,

感到处处被限制的小威力·旺卡出于反叛而离家出走,出于对父亲的抗拒而创立了自己的糖果帝国,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尝到过真正的幸福,更因为一个坏工人的出卖,威力·旺卡对人性几乎是绝望的,这也让他变得不近人情。然而他心中的爱并没有完全熄灭,他的内心对孩子们保留着希望,巧克力是孩子们的最爱,工厂是为了孩子们开的,只想着巧克力,说明旺卡是个爱孩子的人,他也因此在孩子们中间寻找继承人。然而现代教育让孩子们变得不再是孩子,他们的心灵沾染了成人世界的肮脏,贪吃、狂妄自大、骄纵跋扈、沉迷于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等品质就是庸俗教育的恶果,而只有查理,心灵纯洁没有被污染的查理,才能成为爱的天使唤醒威力·旺卡内心沉睡的亲情,也只有查理才配得上做巧克力工厂的主人。当成年的威力·旺卡躺在父亲的手术台上的时候,凭着一口完美的牙齿,父亲认出了面貌大异童年的威力,儿子回归了。威力·旺卡此时才明白外严内慈的老父对自己的爱有多么深沉,父亲外表的严厉不是对自己的压制,而只是为了保护他,有关他的报道被父亲精心剪裁后做成匾额挂满了墙壁,原来父亲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他。父子俩终于重新找回了久违的亲情,而这是因为查理的陪伴,是人性的感召。

最后查理·巴格特得到了一家巧克力工厂,但威力·旺卡得到了更好的礼物——一个家,他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天堂。

从浅显的地方看,这部电影讲的是教育问题,什么样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好孩子和熊孩子,但这些只是影片的表象,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这个主题之上还藏着一个更大的主题——谁能承担人类的未来?这是人类文化的建设问题。在这部电影里,查理象征着爱,象征着完美的人性,只有充满爱的心灵,只有完美的人性,才能战胜邪恶,才能唤醒迷失的心灵,因为他代表了人类的根本出路,贪吃、狂妄自大、骄纵跋扈是罪恶的,他们的下场只能是地狱,如果没有爱,如果没有美好的人性,现代科技照样不能为人类找到出路,所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核心都应该首先注重爱的课程和人性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找到幸福——天堂。这就是这部童话电影的思想价值和人文追求。

一部童话电影能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此开阔的文化视野,令人肃然起敬,但是也存在一些小缺憾。比如查理给威力·旺卡擦鞋时,

背后非议旺卡,猛然发现眼前这位客人就是旺卡本人,居然没有尴尬或惊讶,而是直接接过了对方的话茬,就像他本来就知道这是旺卡本人似的,表演很显然是不准确的,当然责任不在于儿童演员,小演员已经很有天才了,这是导演的疏忽。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的失误,揪着这个小细节不放未免显得吹毛求疵,但是有一个细节实在是让人不能原谅,那就是查理捡到十美元钞票,对一个诚实的孩子来说,捡到钱物是要寻找并归还失主的,而剧中查理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拿钱去买了一盒巧克力。如果这个细节成立的话,查理作为童话主角的形象实在让人无法接受,他的品质出现了问题,他的好运建立在不诚实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相信童话吗?这不是教孩子们不诚实吗?这一处败笔直接损害了影片的价值观。我觉得,倒不如这样修改: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平安夜,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也为了挣到买巧克力的钱,查理在严寒中辛苦擦鞋,获得报酬后突然发现客人付钱时掏掉了一张十元钞票,诚实的孩子捡起来追上客人,而客人感动于查理的纯真与诚实,愿意把这张钞票作为奖励和圣诞礼物送给查理。这样改的话,不但剧情合情合理,而且查理的形象也真正完美了起来。还可以再进一步,这位客人碰巧就是老之将至因思念而寻找儿子不遇的老旺卡先生,这样设计,结构更加完整了,也是老旺卡对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的一种重新认识,之后父子和好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当然我的浅见不见得就是最好的创意,但是查理捡钱是个明显的硬伤,实在是这部精彩电影的一大遗憾。

标签:巧克力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26762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