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实用的乙肝知识

实用的乙肝知识

2023-08-01 20:38:36 编辑:join 浏览量:562

实用的乙肝知识

1、免疫耐受

慢性乙肝感染者大部分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母婴传播被感染,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不成熟,对进入体内的病毒不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病毒在体内不断的复制,也会通过某些机制下调免疫反应,加强免疫耐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免疫系统和病毒能和平相处,由于病毒本身基本不损伤肝脏,现在也没有能不依赖免疫直接清除病毒的药物,所以在免疫耐受期一般不进行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不断成熟,到了某个时候(一般是在20-40岁这个阶段),免疫和病毒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免疫系统开始识别病毒并进行清除,有的人这个过程发生得很缓和,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完成了病毒的清除,有的人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肝炎,但是病毒也能随着炎症的消退而逐渐清除,具体表现为HBV DNA定量检测为阴性,两对半检测为145阳,肝功正常,极少数人还会实现表面抗原转阴,这些都是乙肝感染者当中的幸运者,他们基本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再发病,这部分人占乙肝感染者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发生肝炎以后仍然不能清除病毒,由于免疫与病毒之间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以后肝炎还会反复的发作,这就需要治疗。

2、保肝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肝脏发生炎症,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想必大家都有体会。

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破坏了肝细胞,引起肝脏炎症。

肝炎发作的时候,大量肝细胞死亡,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肝星状细胞活化,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来填补肝细胞死亡后留下的空缺,形成没有任何功能的纤维组织,称为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为肝硬化,所以肝炎发生的时候要积极治疗。

保肝药物通过抗炎,抗氧化,解毒,稳定细胞膜,抗纤维化等一系列作用,来缓解炎症对肝脏的损伤,轻度转氨酶异常可以用口服药治疗,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防止病情加重,保肝治疗只是对症治疗,不解决病因,肝炎会反复发作,肝炎发生的病因在于病毒的活动,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针对病毒进行抗病毒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肝炎发作的病因,防止肝脏出现纤维化,现在公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两大类。

3、干扰素

干扰素能诱导肝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来抑制病毒,主要的作用是调节免疫,所以干扰素单独作用于病毒的效果很差,需要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的时候使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选择用干扰素来抗病毒治疗的时候,时机非常重要,这个时机如何来判断呢?

我们一般是用转氨酶(谷丙酶)高于正常值两倍来作为标准,达到这个标准,排除乙肝病毒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就可以视为免疫系统已经激活并开始清除病毒,但是光这样还不行,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一是看机体免疫是否能自行清除病毒(不是首次发病可以不考虑这个因素),二是防止转氨酶继续大幅升高,三是防止转氨酶很快恢复正常,只要谷丙酶在两倍值以上持续2-3个月,免疫没有能够清除病毒的迹象,在谷丙酶100-200这个区间(无黄疸),就可以上干扰素了。

干扰素是个副作用比较大的药,也有一些禁忌症,使用之前需要检查血常规,抗核抗体,甲状腺功能等,有的人不能用。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标准疗程是48周,停药后仍有持续效应,是大三阳肝炎首次发病的首选抗病毒方案,小三阳肝炎使用干扰素复发率太高一般不推荐使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有的大三阳,E抗原定量(雅培或者罗氏定量)很低,其实是体内C区变异病毒占多数,这种大三阳用干扰素也很容易复发。

干扰素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长效干扰素是在普通干扰素分子上链接了一个聚乙二醇大分子,这样不容易被肾脏排泄掉,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血药浓度,所以效果更好,但是副作用也更大。

由于感染时间长短,自身基因,病毒基因,自身免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干扰素抗病毒只有部分人有效,短效干扰素有效率(肝功正常,E抗原转换,病毒转阴)约为1/3,长效干扰素有效率比短效高10%,但是价格昂贵,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理性选择。

如果干扰素无效,病毒没有能清除掉,肝炎再次发作,那我们就要选择口服核苷(酸)类药抗病毒。

4、核苷(酸)类药

核苷类药进入肝细胞内,可与细胞内核苷竞争性地结合逆转录酶,使逆转录酶从结合点断裂,从而终止逆转录反应,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因为是直接作用于病毒复制环节,所以基本上人人都有效。

由于对病毒复制的模板cccDNA没有直接作用,也没有免疫调节的作用,一旦停药,病毒又会大量复制,所以难以停药,时间长了由于病毒变异,又存在耐药的风险,所以核苷类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慎重。

跟干扰素一样,也需要谷丙酶高于两倍值(小三阳的标准是1.5倍),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异常,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才能使用,因为核苷类药需要长期服用,所以一定要避免耐药的发生,“用最强的药物,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病毒降到最低”是防止耐药发生的首要原则。

目前已有的核苷类药,抗病毒活性从弱到强依次是:阿德<拉米<替比<恩替<替诺。耐药屏障从低到高依次是:拉米<替比<阿德<恩替<替诺,首选抗病毒活性最强和耐药屏障最高的药,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耐药。

5、耐药的发生及应对措施

乙肝病毒复制缺乏校对机制,在复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位点突变,不在关键部位的变异没有意义,而发生在病毒C基因的变异(145阳,15阳肝炎)和S基因的变异(

1,2同时阳性或者1阴性而病毒阳性)使病毒容易逃脱免疫的清除,核苷类药作用于病毒P基因,发生在P基因的位点突变就会引起耐药。

变异在复制过程中发生,抗病毒活性强的药物能最大程度抑制复制,也就减小了变异发生的概率,高耐药屏障的药需要病毒有多个位点的变异才会发生耐药,所以首次用核苷类药要尽量选用抗病毒活性强和耐药屏障高的恩替(替诺还未正式上市)。

有的病友会想,我一开始就把好的药用了,耐药了就没有药用了怎么办?

核苷类药虽然有几种,其实分为核苷(拉米,替比,恩替)和核苷酸(阿德,替诺)两类,同一类会交叉耐药,比如你先用拉米(耐药率以约20%概率逐年递增),耐药之后换用恩替,也会很快耐药,如果一开始就用恩替,5年累积耐药率只有1.2%。

任何一种核苷类药耐药,都会使其他核苷类药的敏感性降低,拉米耐药,如果换用不交叉耐药的阿德,也会使阿德第一年的耐药率升高到9%。

如果发生耐药,有条件最好先查清耐药位点,根据耐药位点调整用药,弄清耐药位点也有利于以后的治疗。

拉米,替比耐药,最好的办法是换替诺,其次是加阿德。阿德耐药,如果181位点突变,加用恩替,没有181变异换用恩替。

6、核苷类药停药

骆老做过实验,在要求停药的病人中挑选了一些表面抗原<250iu/ml,HBV DNA定量<20iu/ml的人尝试停药,大三阳病人(共8人)中有2人停药1年以上未复发,其余的大三阳病人和所有的小三阳病人病毒定量很快上升到20iu/ml以上,又重新开始服药。

核苷类药确实难以停药,时间长了又有耐药的问题,停药反弹或耐药反弹甚至会发生爆发性肝炎,使得很多病友望而生畏。

核苷类药虽然对病毒复制模板cccDNA没有直接作用,但是能减少cccDNA的补充,病毒的有效清除也有利于免疫重建对病毒的控制,一旦免疫对病毒建立起有效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平稳停药的目的,有一些病友在长时间服药的过程中实现了表面抗原转阴。

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首先实现的是病毒转阴,肝功正常,大三阳会接着实现E抗原转换,之后就是表面抗原的降低,表面抗原越低,停药的成功率就越大。

现在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停药标准,但并非意味着需要终生服药,医学界在不断的摸索这个规律,以后也不断会有新药问世,现阶段暂时不要考虑停药的问题,也不要轻易去尝试停药,一旦停药失败或者发生耐药,之前的治疗都白费了。

7、大三阳与小三阳

乙肝慢性感染者最初多是大三阳(感染e抗原阴性病毒的成人和幼儿会急性发作),体内绝大部分是能合成e抗原的野毒株,在不断的复制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变异的病毒,变异病毒通常复制性较弱,所以总是复制性强的野毒株占优势。

随着免疫对病毒的识别及清除,野毒株最先被清除掉,C区变异的病毒不易被识别清除,免疫功能不够完善就会使这些变异病毒逃脱被清除而存活下来,慢慢的复制,壮大,最终成为优势株,表现为E抗原阴性而病毒阳性的小三阳(小二阳)肝炎。

大三阳由于有e抗原这个耐受原的存在,肝功正常的情况下基本没有肝损伤,小三阳(小二阳)肝炎由于没有了免疫耐受,病毒复制(阳性)就会引起肝损伤,肝损伤程度与病毒(HBV DNA)定量成正比,所以小三阳(小二阳)肝炎要积极治疗,尤其是病毒量

3,4次方,肝损轻微,容易被忽视,长时间轻微但持续的肝损累计下来,也会使肝病变进展到严重的程度。

小三阳(小二阳)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转氨酶标准是正常值的1.5倍,如果病毒≥5次方,年龄超过40岁,S2以上纤维化,相应下调转氨酶标准,肝穿G2S2以上可以直接抗病毒。

8、病情轻重与检查指标

很多新病友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病情,常常对于检查结果和身体上的一些异常感到惶惶不安,如果你一直有定期检查,指标也都正常,没有发过病,没有不良生活习惯,年龄不超过30岁,那么你的病情一般都比较轻。

如果没有定期检查,发病以后也没有正规治疗,时常熬夜喝酒,那就只能从检查上来判断了。

转氨酶能灵敏的反应肝脏的炎症,如果只是转氨酶升高(谷丙>谷草,如果谷草>谷丙,说明严重),一般情况并不严重,及时治疗就能恢复。

如果转氨酶合并胆红素,转肽酶(GGT),磷酸酶(ALP)升高,说明肝细胞已经有实质性损伤。

B超(彩超)能比较准确诊断肝占位性病变(血管瘤,囊肿,肿瘤)以及脂肪肝,但是对于早期硬化以下的肝病变不能准确诊断,慢乙肝B超检查常见“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回声欠均匀,弥漫性病变”等超声描述,只能说明肝脏有一定的炎症或者纤维化,不能准确判断程度,如果同时提示门静脉增宽,脾大,就需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做进一步检查来明确,CT,磁共振对肝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

另外还有一种肝脏弹性值测定,可以结合B超来判断,但是这个检查要在肝功正常3个月以后做才会比较准确。

肝病变最直接的检查方法是肝穿刺,直接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但是这个检查花费昂贵,操作不好对肝也有一定的损伤,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要做。

个人认为需要做肝穿的两种情况:明确炎症等级是否符合抗病毒条件,明确纤维化等级是否需要抗病毒。

9、乙肝与免疫力

慢性乙肝感染者常常是在婴幼儿时期被感染,免疫与病毒的双重因素导致了很强的免疫耐受,经过长时间的免疫耐受期,免疫耐受逐渐被打破,但是这种打破常常是不彻底的,有了部分免疫清除能力,但还有部分免疫耐受,称为不完全免疫耐受。

与正常成年人急性乙肝感染清除机制相比,这种不完全免疫耐受期的清除表现得不完整,功能低下,有缺陷,清除的过程中不断有病毒逃脱,导致这种清除(肝炎)反复发生。

慢性乙肝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免疫低下,只是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有缺陷,普通增强免疫的东西对病情没有多大用处,但这并不是说免疫力不重要,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孱弱的机体里面能有一个正常的免疫系统,我的看法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嗜烟酒,充足睡眠,清淡而有营养的饮食,肝功正常期间适当有氧运动)和良好的心态,把自己的免疫系统调节在正常的状态就可以了。

10、对部分年轻病友的一些建议

有一些年轻病友,对突如其来的肝炎感到不安,对未来感到迷茫,渴望爱情又缺乏勇气尝试,对这些我都深有体会。

对疾病要正确面对,定期检查,不能讳疾忌医,遇到突然发病,如果刚刚或者还没有踏入社会,没有经济基础,治病又需要高昂的花费,这个时候可以寻求家人的帮助,因为你这个时候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不必因此感到羞愧,正规治疗,病情稳定了,身体好转,就可以努力学习,工作,为自己以后打下基础,同时回报家人。

我们不能从事劳累的工作,但是也有很多我们可以胜任的工作。

身体状况良好的时候仍然不努力,就不能怪上天不公了,有乙肝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倍努力来弥补这个缺陷,能拯救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标签:乙肝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24025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