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省市地震部门获悉,截至昨晚8时,“7·20地震”后已发生62次余震,震级最高3.6级,大多数都在2级以下;地震烈度调查资料已汇总分析,初步认定震区地震烈度为5度-6度,个别异常为7度,震区震情基本平稳。
余震很小 不会造成危害
省地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振亚介绍,目前加密的地震台依然在震中附近监测,“2级以下地震人很难感觉到,即使2-3级也不一定能感觉到,只有借助专业工具才能监测到。”
余震大多数都很小,不会造成危害,但余震监测必不可少。张振亚称:“这些微不足道的余震,对于监测余震趋势有很大的帮助,能帮助专业人士对余震作出形势判断和把握,同时也能够为人们今后更好地把握地震规律提供宝贵资料。”
专家调查 正加紧震灾评估
“7·20地震”后,地震现场调查当晚就展开了。张振亚介绍,地震烈度调查资料已经汇总并成图,而震灾评估等也在加紧进行中。据介绍,参与地震调查的都是专业人士,共57人,这些人员除有省地震局和扬州地震局的专业人士外,还包括华东地震协作区的专业人士。
在走访过程中,宝应县夏集
镇双琚村群众反映地震前夕在水沟处看到了“红光”,并听到了像打雷一样沉闷的“轰轰”声,专家认为这应该是地震前奏。
初步认定 未发生在断裂带上
张振亚副局长告诉记者,近百年来,江苏除镇江发生过两次5级左右地震外,其余破坏性地震都是发生在黄海水域,最高震级为6级。江苏主要有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而扬州并不位于这两条主要地震带上。经过专家反复会商,初步认定此次地震并未发生在断裂带上,因为扬州附近的洪泽—汤沟断裂带、南亚—盐城断裂带距此有几十公里远。
据介绍,5级以上地震属于破坏性地震,这次是4.9级,但因为震源只有5公里,所以属于强烈有感地震。
积极支持 农村民居抗震改造
市地震局副局长李凤如介绍,目前,我市已完成了对危旧房屋的全部改造,农民安居工程也在积极推进,这使得房屋的抗震能力大大增强。
我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比较弱。建设、地震等部门将配合好各地政府对农村居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指导和管理。积极支持农民改造达不到抗震要求的住房,引导农民建设抗震安居房,逐步提高农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水平。
爱心行动
第三批救援物资送到震区
昨天上午,7辆装载着第三批救灾物资的卡车奔赴高邮、宝应震区,并及时将这些物资送到震区村民手中。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李新平向震区转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的200顶帐篷,省红十字会秘书长李玉宁代表省红十字会向震区捐赠蚊帐6000顶、夏凉被200床、家庭应急包500个。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董玉海出席活动并讲话。
据悉,截至目前,红十字会共发放救灾物资为:帐篷273顶、蚊帐6000顶、夏凉被214床、家庭应急包500个以及衬衫、牙膏、毛巾、洗发水等生活用品若干。医疗、心理、应急3支志愿队伍也在震区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部门应急
连夜排查震区20条公路236座桥梁——
桥梁公路未见明显异常
地震发生后,扬州交通部门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地震灾害,保证震区的道路畅通、航道安全。
地震发生后,市交通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连夜组成抢险突击队兵分4路,对高邮宝应境内5条251.3公里干线公路,高邮市境内15条290公里县道公路、236座桥梁、200座涵洞进行巡查,经排查,未见明显异常情况。
距离震中只有25公里的运东船闸,是京杭运河通往苏北里下河地区的重要水上通航设施,一旦在地震中遭到损害,倒灌的河水将危及里下河地区的百姓安全。如今运东船闸已经顺利度过震后40多个小时,工作人员对船闸全方面“体检”后的数据显示,各项技术指标正常。
运东船闸管理站站长崇玉峰介绍,目前工作人员正密切注意机械运行,一旦发现险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标签: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