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创 由于入院时间迟早不一,故入院时各病例创面情况有所不同,本组8例病例中,感染创面5例。
一般创面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感染创面,清创冲洗后用抗生素纱布湿敷10分钟。
2、暴露疗法 由于本组8例病例均属新生儿,均放入电保湿箱中采用暴露疗法。
用消毒压舌板轻轻地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创面上,厚约1mm左右,并超过创缘,早期隔3-5小时涂刮1次,后期涂刮次数可根据创面渗出物的多少而定,渗出物多则涂刮次数相对增多,直至痊愈。
3、抗生素的使用 新生儿免疫力低,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感染机会增多。
我们对本组8例先天性皮肤缺损的新生儿,常规应用青霉素240万u/d,用药一周后,病情稳定即可停药。
4、支持疗法 新生儿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对蛋白质的需求较多,低蛋白血症会影响创面的愈合。
所以,无论是促进创面愈合上看,还是从治疗新生儿黄疸上看,隔天给患儿输20%白蛋白25ml是很有必要的。
健康足月新生儿的皮肤是红润,光滑的,有的皮肤表面有少许胎脂,肩背部有少许胎毛,皮下有丰满的脂肪。
甚至有的宝宝生后头几天的皮肤好象很粗燥,甚至有脱皮,有皱折的地方还会有皲裂。
这是因为宝宝的皮肤长期在羊水中浸泡,出生后干燥,在还没有脱落以前,看上去非常粗燥。但是过几天之后就会很光滑了。
而早产儿刚出生时皮肤看起来很薄嫩,象凝脂般,透明,颜色红;皮肤发亮,可出现水肿;皮肤表面胎脂多,胎毛多;皮下脂肪薄,可有较多胎脂,象我们常吃奶油蛋糕上的奶油。
胎脂看上去粘粘的,是由皮脂腺分泌皮脂和脱落表皮细胞形成,具有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和保暖的作用,出生后逐渐被皮肤吸收。一般不要特意用水洗去或擦去,那样可能会削弱了胎脂对皮肤的保护和保暖功能,又很容易损伤皮肤甚至诱发感染。但如果耳朵后、腋下或其它皱褶处胎脂较厚,可在生后6小时后用熬熟冷却的麻油、豆油等植物油或有专门护理皮肤的宝宝皮肤清洁霜轻轻擦去。
1、生理性脱皮现象
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出现脱皮现象。
好好的宝宝,一夜之间稚嫩的皮肤开始爆皮,紧接着就开始脱皮,漂亮的宝宝好像涂了一层浆糊,干裂开来。
这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
出生时附着在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这就形成了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
生理性脱皮应该如何护理?
刚出生的宝宝因皮肤最表面的角质层太薄,肯皮和真皮之间连接的也不紧密,所以常常表现出脚踝,脚底及手腕部皮肤干而粗糙。
如果想撩撩皮肤表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全,温和的保湿品。
2、皮肤变色
刚出生的宝宝,真可以称为“变色龙”:新生儿变动体位,皮肤颜色出现界线分明的不同变化,这就是医学上称的皮肤变色。
(1)上身肤色和下身不一样
有些婴儿一出生,你会发现他的身体上半部是苍白色的,而下半部则是红色的。
正常的肤色可不是这样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由于婴儿的血循环未发育完善导致血液汇集在下肢的缘故。
这种上、下身颜色各异的现象可以通过移动婴儿的体位而很容易就得到矫正。
(2)左侧肤色与右侧不一样
当新生儿左侧卧位时,右侧上部皮肤呈现少血的苍白色,左侧下部皮肤呈现多血的鲜红色,也可能是紫红色。
当向相反的方向变换体位时,皮肤颜色也会变换过来。
(3)新生儿手或脚的肤色变蓝
作为父母,你可能会看见的宝宝的手或脚会出现变蓝的现象,特别是当他躺下的时候。
这同样是由于婴儿的血循环相对不足所造成的。
如果你将婴儿抱起或移动他的体位,这种皮肤颜色就可以改变。
蓝点亦称“蒙古蓝斑”,看来像挫伤,常出现在婴儿背部的下方并带有黑色的皮肤色调,几乎所有非洲和亚洲的婴儿都有上述斑点,这些斑点是无害的,并会自然地消退。
1、脸部护理
症状:宝宝经常流口水及吐奶。
护理:应准备柔软湿润的毛巾,替宝宝抹净面颊,秋冬时更应及时涂抹润肤膏防止肌肤皲裂。
2、眼部护理
症状:眼角发红,醒后眼屎分泌物多。
护理:每天用湿药棉替宝宝清洗眼角一次。
3、鼻腔护理
症状:鼻腔分泌物塞住鼻孔而影响呼吸。
护理:用湿棉签轻轻卷出分泌物。
4、脐部护理
症状:宝宝出院时脐带已脱落,有时脐孔稍湿或少量出血。
护理:不论脐带是否脱落,应在每天洗澡后清洁脐部,即用消毒棉签蘸75 %医用酒精,从脐部的中央按顺时针方向慢慢向外轻抹,重复三次,更换三根棉花棒,抹出污物、血痂,保持脐部干爽和清洁。
当脐部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5、臀部护理
症状:宝宝的臀部非常娇嫩,要及时更换尿片。
护理:勤洗勤换尿片,更换尿片时注意清洁臀部残留的尿渍、粪渍,然后涂上婴儿护臀霜。
6、身体和四肢
症状:宝宝经常出汗。
护理:应常备柔软毛巾为他擦干身体,以防着凉,并经常更换棉质内衣,每天给宝宝洗澡。
标签: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