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农村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后半句才是精华,却令天下儿女反思

农村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后半句才是精华,却令天下儿女反思

2023-07-26 07:04:29 编辑:join 浏览量:552

农村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后半句才是精华,却令天下儿女反思

曾经被这首诗感动:

儿行千里母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

谁解乡愁问寒暖,此心不尽总难休。

一度难忘,却不曾知晓此诗的来路,只知道它带给了我无限的感动。

我也一度认为,这是一首完整的诗,表达的就是母亲对外出子女的割舍不断的牵挂。可后来我发现,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我们自古以来就不喜欢离别,也不善于离别,但却总会遇到离别。如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应景之作,深到不能自已的不舍与思念,哪句不是流传上千年。

对于亲人们来说,尤其是父母,离别,就意味着他们的牵肠挂肚,我们走向远方,他们万般不舍,嘴上却无奈地说着再见,为的就是不让我们担心。

今年的春节假期已经过完了,子女们又开始了外出的行程,这也是人生一大无奈之事,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听到父母对子女的千叮万嘱、絮絮叨叨,这时我们总会想起一句: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句话道出了天下父母相同的心境,令人万分感动。但其实,这句俗语的后面,还有后半句,这才是整句的精华所在,却鲜为我们所知。

它就是: 母行千里儿不愁。

是不是让人遗憾?是不是觉得讽刺?但这就是现实!或许我们不愿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自私,但是扪心自问,有几个人能真正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呢?

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到求学成人,我们什么时候不是生活在父母的关照之下?也许我们会习惯父母的付出,但我们绝不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绝不能用自己的成长消耗这世间最无私的爱,用自己的无知伤害这世间最淳朴的情。

我们听到这句话,是不是更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懂得了父母心?母行千里,我们为什么会不愁?

这个理由也不难解释。小时候我们不懂事,自然不会担心父母的远行,长大后我们忙于生计,没有过多时间去担心,成家后我们也成为了孩子的父母,开始了我们的父母曾经走过的人生之路,更多的是担心自己的孩子。

这样算下来,我们对父母实在亏欠太多,我们总以各种理由忽视亲情,从未体会过父母的用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反思自己讨厌父母的啰嗦,不愿倾听他们的声音;反思自己对父母的不耐烦,倾泻负面情绪;反思自己嫌父母老土,连智能机都不会用?

所以,你有没有想起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

标签:儿行千里母担忧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22600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