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即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观和主观愿望做出临床决策,以及决策实施后的回访与管理。循证医学的主要步骤及方法:
1.依据PICO原则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
2.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依据证据的分类、分级与推荐,找出最佳证据;
3.应用最佳证据,结合病人主观意愿,实施临床决策;
4.决策实施后的疗效结果与后续回访评价。临床工作中,大多数人较为关注如何进行文献检索与证据收集;实际上,临床工作中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及意愿,实施医疗决策及后续管理是一件极具难度与艺术性的事。
与病人沟通是一门艺术,不同个体病患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医生因其掌握的专业知识的素养以及临床经验的不同,交流过程中处在不同的层面,期望采取的治疗倾向也不同,尤其是在当今网络医疗快速发展,医生素养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循证医学的运用尤显重要,试想,如若没有框架性指导,临床中如果没有循证医学的应用,那么很可能是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医生面前的到了不一样的治疗方案,最终导致病人的茫然而不知所从,最终只能选择相信权威专家,甚至于选择自己获取相关知识自己治疗,如此,一方面潜在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促生医患矛盾的增加,以及大型医疗机构的负荷量。
因此,如何在临床决策的过程中,让病人尽可能的知晓治疗方案的选取,极为考量医生的沟通能力。病人同样也是治疗过程中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决策接受者,治疗是一个医生、病人、疾病三方博弈的过程。
古语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疾病的萌芽初始阶段,预防干预措施起着很大的作用。人生天地间,既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环境,又与外界环境相交互,相互影响,处于一个平衡的稳态。当机体的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即产生了病态。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借由医疗手段,帮助机体恢复这种平衡。
因此,不能简单强调医疗手段的作用,“外在”的因素同样显得重要,包括个人的生活方式、习惯,生活环境,以及精神心理状态等。
因此,在临床决策实施之后的随访指导管理(包括医嘱的执行力,生活方式、习惯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2014110806005
标签: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