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在历年教师考试考题里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在这个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记念刘和珍君》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本课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清文章线索,感悟重点词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作者的写作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明白作者愤怒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清文章线索,感悟重点词句。
【难点】
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明白作者愤怒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通过《一件小事》,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拿来主义》。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背景介绍
(1)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指政府提出抗议,又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结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2)“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
2.理清文章思路:给每一小节拟一个小标题。(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确定标题。)
明确:(1)写作缘起,纪念死者。(2)唤醒庸人,牢记血债。(3)作者认识的刘和珍。(4)刘和珍遇害。(5)刘和珍遇害经过。(6)“三一八”惨案教训。(7)惨案的意义。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第一节前两段主要讲了什么事?(交代写作的原因)
(1)开篇为何用如此详细的纪年?
明确:用“中华民国”纪年,包含了强烈的讽刺和愤慨。“民国”已经十五年了,而当局不但像历代统治者一样肆无忌惮地杀人,还杀到了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头上。“中华民国”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的“民国政府”,只是屠杀人民的机器。他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2)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反映了刘和珍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事迹①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②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体现:思想进步,渴望真理。
2.“只能如此而已”出现了两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刘和珍是追求进步、渴求真理里的好青年,无端遭惨杀,作者对此不能宣泄的悲与愤凝成“如此而已”四个字。运用间隔反复,表明了没有更好的形式来纪念逝者的无奈和伤痛。
(四)小结作业
猜想一下,接下来鲁迅会说些什么?下堂课继续学习,课下预习剩余的文章。
四、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模板,是由中公教师网收集整编,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公教育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 ·教育杂谈
回复“我要过面试”,获取试讲(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解题思路+说课稿资料
关注QQ公众号:教育杂谈,获取考试资讯!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标签: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