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属于食品范畴,不是药品。
消费者切勿抱有“吃保健食品能治病”的想法。
此外,应到合法经营企业或药店购买,并保存好票据以便维权。
保健品药品如何区分?
据专家介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批准文号和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的表达格式作了规定,统一格式为“国药准(试)字+1位汉语拼音字母+8位阿拉伯数字”。
其中,“准”字代表国家批准正式生产的药品,“试”字代表国家批准试生产的药品。
国药准(试)字后的1位汉语拼音字母代表药品类别,分别是H代表化学药品,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分装药品,T代表体外化学诊断试剂,F代表药用辅料,B代表保健药品,Z代表中药。
汉语拼音字母后的8位阿拉伯数字中的第1、2位代表批准文号的来源,其中10代表原卫生部批准的药品,19、20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药品也有数字代码。
如,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字代码就是42。
如何判断保健产品的成分
1、看广告
FDA药品评估与研究中心总监迈克尔·勒维说,这些保健产品在广告中宣称能替代药物,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其实,合法的保健产品不能涉及“疗效”,它们只是用来补充日常膳食未能提供的营养,因此只能含矿物质、维生素及其他膳食成分。
2、体会服后效果
如果服保健产品后“疗效明显”,要警惕可能掺了药。
例如西布曲明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抑制剂,如果吃减肥类保健产品后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厌食、失眠,可能就添加了这类药物成分。
使用保健品的2个守则
守则1:有需要时再吃
身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并非照单全收,吃得少反而会强迫细胞吸收。
每隔两三天吃一次,不但减少过量危险,也可补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慢性病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因为慢性病,如同处于高压状态中,很容易消耗维生素B族。比如咀嚼、食物摄取有问题的银发族,可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孕妇和儿童最好不要随便补充维生素。
至于该不该吃叶酸来预防宝宝神经方面的缺陷,建议先和医师及药师讨论后再使用。
守则2:注意药物交互作用
维生素和保健食品经常会与西药发生作用,建议心、肝、肾有问题的人使用前,最好先和医生讨论。
常见药物相互作用有鱼油、大蒜、银杏与阿司匹林同用会有出血危险。
纤维类保健食品,如车前草等会减少止痛药普拿疼药效,因此最好先服用西药,等两小时药物吸收后,再服用保健食品。
保肝类保健食品,如菇类等会启动身体解药基因,让药物失效,因此最好与西药间隔3~4小时后再用。
(责编:郑永仪 )
标签:保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