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知识>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海啸

2023-12-18 00:06:37 编辑:join 浏览量:613

印度洋海啸

(一)印度洋海啸概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晨7点5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3°19'N、95°19.47'E)海底40km处发生里氏9.1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使印度洋周边的十几个国家受灾,造成约30万人死亡,600万人无家可归。受灾严重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索马里和塞舌尔等。海啸还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灾区很多水井和泉水源头都受到了海水的冲击无法使用,土地盐碱化,海岸受到侵蚀,海草、红树则桥林沼泽、珊瑚及海洋动物等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和影响。

(二)印度洋海啸原因

引发印度洋海啸的苏门答腊地震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发震断层沿板块边缘延展1200km,断层上下盘平均错距15m,地震活动强烈。

海啸的破坏力来自高大海浪强烈水平冲击和水位突然升高引起的淹没。海啸沿海岸线呈带状分布,直接袭击低平的河口与海湾等。对房屋、桥梁、供排水、供电、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和船只、车辆、农田、果园、风景区、盐场等造成破坏。印度洋海啸灾损严重还在于或吵:灾区人员(包括游客)密集、居民缺乏有关海啸及逃生的知识、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海啸预警系统等。

(三)救援情况

灾后,联合国、中国、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向受灾国提供了包括捐款、援助物资、医疗和救援人员、损失评估专家等救灾援助。

(四)灾后重建

灾后各国援助受灾国建设学校、医院、饮水及卫生设施、基础设施工程。2007年教育领域投入资金达到1.5亿美元,建成了100多所学校,仍有250多所学校正在建设中。其他方面如儿童保健及营养、防治艾滋病等工作也有所成效。

(五)减灾对策

1.合理规划

海岸地带参考本次海啸受灾范围,发生海啸频度与强度、距海岸线的远近、地势高低等因素,规划建造永久性居住区时避开容易遭受海啸灾害的区域,将房屋布局在海拔较高且有适宜的逃生通道的海岸高衫盯侍地。房屋主体结构、附属构件以及相互连接要有足够的强度,靠近海边的房屋尽量建3层以上,底层不能住人等。

在用地规划上考虑给海浪留出若干通道,通过分流可以有效降低水头。

2.消减海啸水头

海滩上种植红树林,沿岸低平地带,按一定宽度相间种植高密度的椰树、蒲葵、槟榔等乔灌木,可以有效地消减、阻挡海浪的涌入。

标签:海啸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32488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