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春秋时吴国都城。秦置县,为会稽郡治。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东汉为吴郡治。南朝梁太清二年(549)为吴州治。隋开皇九年(589)徙治今苏州西南横山东五里,为苏州治。大业初复为吴州治,不久改为吴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苏州治,七年(624)还治今苏州市。天宝元年(742)复改吴郡,乾元元年(758)仍为苏州。宋为平江府治。元为平江路治。明为苏州府治。民国初为江苏苏常道治。1927年直属江苏省。
古旧县名。秦置县于春秋吴国故都。治今江苏省苏州市旧城区(惟隋代曾移治市西南横山下,唐还旧治)。秦与西汉为会稽郡治。东汉永建以后、三国吴、晋、南朝为吴郡治,梁、陈又为吴州治。隋、唐、五代、宋初为苏州(隋大业、唐天宝为吴郡)治。宋政和以后为平江府治,元为平江路治,明、清为苏州府治。两汉、三国吴时辖有今苏州市、吴江市、常熟市地。西晋割出今常熟市地置海虞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分县境东北部置长洲县,与吴县同治苏州城内。五代时吴越又割出今吴江市地置吴江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长洲县南部置元和县,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同治苏州府郭下,吴县辖有今苏州市区及西南部分,东起鲇鱼口,北起马山、东渚、华山,西南包有太湖中洞庭东、西山及附近诸小岛。乾隆元年(1736年)分出洞庭东西山置太湖厅,治东山镇,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分太湖厅洞庭西山置靖湖厅,1912年并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和太湖、靖湖二厅为吴县一县。1995年撤县,改设吴县市。
吴的字典解释 吴 wú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6*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明洪武初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九年 1376 改为夷陵千户所。
标签: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