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肠炎的治疗
【西医】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
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
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
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
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
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中医】
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
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2胃肠炎的危害
1、大量便血: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降及血色除低,需要输血治疗。
2、肠狭窄:临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
3、肠穿孔: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中毒性扩张: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病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人,死亡率可高达44%,易并发肠穿孔。
5、结肠癌:约5%病例发生癌变。
6、腹泻:因炎症刺激所致,程度轻重不
一,腹泻为本病最主要症状。
轻者每天3-4次,呈软便或糊状便,可混有粘液和脓血;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7、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
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能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8、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9、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严重者有可发热,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贫血,失水,电解质平衡推敲和营养障碍等表现。
3胃肠炎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1、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乙醇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层,对胃黏膜有较大的损 害,人们在吸烟时候,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并附着在口腔、咽喉部,随吞咽进入胃内,这些有害物质对胃黏膜也有很大损害。
因此,急、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戒除烟酒,以免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恶性变。
2、忌饮食无规律:胃炎的饮食原则上应清淡、对胃黏膜刺激小的为主,但并非清淡饮食就能缓解病人的症状。
应以饮食规律,勿过饥过饱,少食多餐为原则。尤其是年老体弱,胃肠功能减退者,每日以4~5餐为佳,每次以六七成饱为好。
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注意维生素等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含量。
3、忌不洁饮食:胃炎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要吃变质食品。因为被污染变质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对胃黏膜有直接破坏作用。
放在冰箱内的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如发现变质,要坚决扔掉,禁止食用。
4、忌过冷、热、硬食物:过凉的食物和饮料,食人后可以导致胃痉挛,胃内黏膜血管收缩,不利于炎症消退;过热的食品和饮料,食入后会直接烫伤或刺激胃内黏膜。
胃炎病人的食物应软硬适度,过于坚硬粗糙的食品、粗纤维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烧烤的食品,食用后可加重胃的机械消化负担,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损伤,加重黏膜的炎性病变。
4胃肠炎的症状
1、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
2、腹痛:上腹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
少数病人出现剧痛。
3、呕血与便血:少数病人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说明胃粘膜有出血情况。
4、脱水: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5、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亢进。
5胃肠炎的食疗养生
1.梅子
把已黄或半黄的梅子,经草灰处理后,用笼屉盛了加以熏蒸,晒干后即成乌梅。
乌梅有敛肺涩肠,止久咳,消肿等多种功能,果汁可治肠炎、痢疾等。
《本草逢源》中记载说:“乌梅酸收,益津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惴、定蛔、治血痢必用之。”
(1)糖渍青梅
青梅5000克,自糖100克,食盐、明矾各适量。
将青梅用清水洗净,去杂质及小石形成的果实,放人盆中,加人食盐、明矾和适量清水拌匀,待青梅颜色转黄后捞出;给每个青梅刺上10一15个孔眼,用清水再泡6小时左右,取出沥干水分;倒瓦盆中,加人自糖搅拌均匀,待糖溶解后,糖渍,每隔两天上下翻动1次,逐步加糖,待糖液浓度呈饱和状态即可。本方具有生津止渴,涩肠止痢的功效。对于治疗肠炎,烦渴,心神不安,消渴,痢疾等病症有很好的作用。
(2)乌梅甜汤
乌梅10个,红糖少许。将乌梅洗净,加水500毫升,煎汤,然后加入红糖,即可饮有。每日4次,每次1杯,连服3日。治结肠炎。
2.柿子
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柿饼。
柿饼性味甘涩、寒,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功效。
《本草通玄》认为柿饼“止胃热口干、润心肺、消痰治血淋、更血”。
配以活血、止血、益气强身的木耳可治疗肠炎、痢疾、吐血、咯血、血淋等症。
干炸柿饼:干柿饼8个,鸡蛋2枚,花生油750毫升,绵白糖、面粉、干淀粉、青红丝各适量。将柿饼去蒂、核,洗净后切成柿条,裹上干淀粉待用;鸡蛋打人碗内,加人、面粉及少许清水,调成蛋糊待用;往锅中加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将柿条逐条裹上蛋糊,放人油锅内,炸至呈淡黄色时捞出;待油温达八成热时,再放人柿条复炸至呈金黄色,外壳变脆时捞起沥油,装人盘内,撒上青红丝、绵白糖即成。此方适用于久泻虚痢,胃弱食少,慢性肠炎等病症。
标签: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