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知识>雍正王朝:“八王议政”时弘昼表现如何?他是真傻还是装糊涂?

雍正王朝:“八王议政”时弘昼表现如何?他是真傻还是装糊涂?

2023-07-28 10:26:08 编辑:join 浏览量:548

雍正王朝:“八王议政”时弘昼表现如何?他是真傻还是装糊涂?

实际上在“八王议政”中,弘昼做的并不到位,甚至差点捅出大篓子,幸亏他找到他十三叔胤祥补救了一下,他也是被这次“八王议政”中,哥哥弘时的狠和父亲雍正的狠给吓到了,所以“八王议政”后他演了一出活出丧的戏,演给弘时看,同时也演给雍正看,演完之后找雍正表白,弘昼为了表现出无意皇位之心,情急之下才说出了“儿臣是百无一用”这样的话。

父与子之间的较量与测试

弘昼在“八王议政”之前被弘时坑了一道,主要就在于他被弘昼利用,误传了雍正旨意。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想密谋以整顿旗务为名义,招来关外的四位旗主王爷,然后联合他们搞“八王议政”架空雍正,之后又找到隆科多,把隆科多手中的步军统领衙门,也就是九门提督麾下戍卫京畿的军事力量掌控过来,然后拉拢弘时,以弘时继位为名头让弘时和隆科多一同成为他们的棋子。

而胤禩在执行这一计划时,最关键的就是掌控兵权,北京城内掌握卫戍兵权的隆科多已经被他拉拢过来,那就差北京城外驻防护卫京师的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那如何把这两大军事力量掌控起来呢,这就得靠弘时出面了,毕竟弘时可是雍正的亲儿子。

胤禩先是带着四位旗主王爷前去两大营告诉他们皇上有旨要四位旗主王爷接管大营的防务工作,实际就相当于索要军事指挥权。两大营统领当然不会轻易交出来,胤禩也就料到如此,所以他就安排了弘时出面,而弘时还带上了弘昼。

结果弘时当然是站在胤禩这一头,他故意也说雍正是让四位旗主王爷接手大营防务,还特意拉出了弘昼来做肯定,弘昼当时也应承了弘时,向大营的都统确定了四位旗主王爷接手大营防务。

而雍正实际真正的旨意是让四位旗主王爷协助两大营的兵务,也就是帮助两大营操练军事,也就是“整顿旗务顺便整顿旗营兵务”,雍正是想让四位旗主王爷接手军事管理权,并不是接手军事指挥权,因此弘时就这么把弘昼给坑了进来。

事后弘昼也隐约觉得不对,这也是弘昼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此说他在“八王议政”中的表现并不是很好,不过好在的是弘昼后来还是机警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十三叔胤祥。

因此胤祥才能及时的掌控两大营的军事力量,在“八王议政”的关键时刻带兵为雍正保驾护航。

在这件事中弘昼表现肯定不是很好,不过好在他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及时把消息报告给了胤祥,才让胤祥最终能带兵及时出现。

但这件事之后雍正也开始在猜测弘时和弘昼到底是谁在捣鬼,谁真正有野心。由于一开始弘时把锅甩给了弘昼,所以雍正最先猜测的是弘昼,随之而来就是弘昼应对雍正的猜测,其实这可以说是雍正对弘时和弘昼父子三人之间的猜测与较量。

雍正派老三胤祉和弘时以及弘昼去查抄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府上时就是对他们两兄弟的试探,也包括试探老三胤祉。

胤祉和弘时遵从了雍正的旨意,而弘昼则没有,他已经被弘时坑过一回了,他怎么可能在被坑第二回,所以弘昼坚决没去,而且还找了一个很荒诞的理由,那就是活出丧。

弘昼躲过了弘时,紧接着就是要面对雍正的考验,雍正召他进宫,问他误传圣旨的事情缘由,在弘昼入宫前他就已经表现出十分紧张了,戏中他给了大太监李德全一张银票,还叮嘱李德全“下不来的时候,替我圆圆吧”,这都充分说明了弘昼当时内心也是比较惧怕雍正,他最怕的就是让父亲觉得他有野心,他参与进了争夺皇位之中。

所以当弘昼见到雍正之后,父子俩做下来交谈,雍正一再试探弘昼,最先是雍正说“看你整天跟和尚道士搅在一起,比跟那些朝廷大臣结交要好得多,小小年纪就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这一点比你阿玛都强啊”。

雍正直接指出弘昼装傻充愣是为了明哲保身,并且还很直接地对弘昼说他比自己还强,这是什么意思,这意思就是告诉弘昼,你玩的这些都是你爹我当初韬光养晦玩剩下的。

弘昼一听这话就急了,他知道他再不向父亲雍正表白,那很可能自己就会受到父亲的猜忌了,所以弘昼赶紧说“儿臣百无一用之人,难以望皇阿玛项背”,其实弘昼这个“百无一用”真是被雍正逼急了,他是急于向雍正表明自己无意于皇位,不想参与政治。

但即便弘昼如此表白,雍正依旧没有放弃对他的试探,雍正又接着拿话点弘昼,说他很像自己,而自己当初也是像弘昼一样没有野心无意于争夺皇位,没办法老爹康熙把这副担子非教给他。

雍正向弘昼讲这番话含义大概有二,第一,雍正想告诉弘昼,你不参与政治不代表你对皇位没兴趣,就像自己当初也不过多与朝臣结交,不也是当了皇帝;第二就是想告诉弘昼,皇位继承人肯定是皇帝选的,如果真欣赏你这把皇位交给你也是躲不掉的,但关键在于皇帝,就是告诉弘昼争抢没有意义,还在于皇帝想不想让你当继承人。

弘昼一听这话赶紧连忙说雍正是天上的太阳一般耀眼,而自己不过是萤火之光,怎能与父亲相提并论。这番话一说完,爷俩都停顿了片刻,这时雍正也是发现其实自己的这个儿子并不荒唐,所以雍正还得继续摸摸弘昼的底。

于是雍正又把川陕总督岳钟琪上的禀告曾静劝他造反的折子给弘昼让他看,并说世人可从不这么看,都认为自己是暴君、昏君。

如果弘昼看了折子那他之前的表现就白搭了,这说明他想参与进政治中,那他之前就完全都是在表演作秀,掩饰自己。而弘昼在这方面表现得很好,他看都没看折子,还劝雍正也不要看,并称曾静的话是狂犬吠日之言。

后来雍正又详细问弘昼如何误传圣旨,当雍正问起弘时当时怎么说的时,弘昼又是没有把事全推到弘时身上,而是说忘了弘时说了什么,这也是弘昼高明之处,虽然弘昼没有说弘时具体说了什么,但是他已经让雍正明白了在误传圣旨这件事中弘时肯定扮演了不是很好的角色。

弘昼的这一番表现让雍正十分满意,也让雍正相信了弘昼是对皇位没有太大觊觎之心的人。

之后雍正通过心腹侍卫图里琛布置的眼线得知参与“八王议政”已经被捕入狱的隆科多在狱中受到折磨,雍正去探望隆科多,在狱中隆科多向雍正坦白了勾结胤禩的皇子其实是弘时。

于是才有了后来李卫坚定了雍正决意赐死弘时的决心,雍正为了给弘历也就是乾隆传下一个稳定的基业,他与另外两个儿子弘时和弘昼进行了较量和测试,最终弘昼通过了测试,而弘时则被雍正识破赐死了。

所以说弘昼当时说出“儿臣百无一用之人”的话是急于向雍正表白自己没有野心,对皇位既没能力也没兴趣,当他说这话的时候急促的语气,都足以说明弘昼想急于证明自己,他真的害怕卷入皇位之争。

历史上的弘昼也是荒唐的背后蕴藏着明哲保身

其实历史上的弘昼也是像电视剧中这般在荒唐的外表下蕴藏着明哲保身,不过历史上不同于电视剧,因为雍正从来没猜忌过弘昼。

弘时是雍正第三子,弘历和弘昼分别是第四子和第五子,但弘历和弘昼是同年生人,弘历只是生日比弘昼大了几个月所以是哥哥,但是弘时则要比他们俩大7岁。

弘时早在雍正继位初期就已经参与政治,而弘历和弘昼当时年纪还都不大只有10多岁,所以他们俩是在雍正中后期才逐步参与政治,所以历史上不存在弘时与弘历争位的事情发生。

弘时与雍正父子闹翻主要在于父子俩性格不合,雍正虽然采取了秘密立储的办法,但他隐藏的并不好,两次康熙忌日雍正都派了弘历前去祭奠,这都代表着雍正秘密立储的人选极大可能是弘历,所以这让年长的弘时非常郁闷。

由此弘时对父亲雍正有了怨言,之后雍正严惩胤禩一党,弘时自幼与胤禩感情还比较深厚,于是弘时为胤禩替雍正求情触怒了雍正,被雍正一气之下将他过继给了胤禩,并将他圈禁起来,雍正五年(1727年)被圈禁之后的弘时一年多就抑郁而亡,所以说这时候弘历与弘昼年纪还小,不存在互相争位的事情。

后来弘昼年纪渐长,他也看透了皇家争权夺利的残酷争夺,而且还有了哥哥弘时的血泪教训,所以弘昼不管在雍正朝还是在乾隆朝都对政治展现出不感兴趣的样子。

但是弘昼是从乾隆时期才开始装傻充愣,开始韬光养晦的。电视剧中弘昼的活出丧其实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事,只不过活出丧的时间点并不是雍正时期,而是乾隆时期。

在乾隆时期,弘昼殴打军机大臣讷亲,在朝臣之中十分不得人心,又玩活出丧,这让朝廷大臣对弘昼是敬而远之,不过弘昼这一番表现要的就是这效果,他是故意为之,他就是想制造出一副荒唐的嘴脸,好换取哥哥乾隆对他的信任。

事实证明弘昼很成功,乾隆对弘昼这个弟弟果然不是过度防备,后来更是将雍正潜邸时雍和宫的财物都赏赐给他,可以看出乾隆对弘昼这个弟弟也是十分友爱。

弘昼其实本身还是比较有才华的,他比较工于诗词和书画,但是为了掩饰自己的锋芒,他很少在外人面前展现自身的才华,他更多的是留给后人一幅荒唐王爷的形象。

弘昼曾经在酒后给哥哥乾隆写过一首《金樽吟》: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弘昼写的这首诗也被后人尊称为保命诗,这首诗代表着弘昼向乾隆臣服,自己只愿意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已。

历史上的弘昼用殴打大臣、活出丧等荒唐不羁的表现获取了哥哥乾隆对他的信任,也为自己换来的终生的富贵,历史上的弘昼一直活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才去世,享年60岁,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标签:八王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23097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