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儿肝硬化是一种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的肝脏疾病,患者多是少年儿童。
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以及门脉高压现象。
肝硬化临床症状差异悬殊,代偿期可能仅表现为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逐渐明显,患儿会逐渐出现消瘦、乏力,并出现门脉高压,腹水等并发症状。
其病理变化特征主要是肝脏的纤维化和假小叶的形成。
引起小儿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1、感染:感染是导致小儿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因为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肝脏后,逐渐发展成肝硬化。
①病毒感染:儿童中常见的有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因为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不完善,所以感染肝炎后易发展成肝硬化;
②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后,也容易引发肝硬化。
2、遗传性或先天性代谢缺陷:主要是由于某些酶的缺失,使得氨基酸、脂肪或者金属微量元素铜、铁等贮积在肝脏,进而导致肝硬化。常见的有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以上病症后期都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
3、其他原因:毒物及药物中毒、免疫异常、肝及胆管囊性疾病、淤血性肝硬化以及一些目前还不确定的原因。
①毒物及药物中毒:如砷、磷、铋、氯等中毒;
②免疫异常:在儿童得肝炎后肝硬化中,自身免疫性肝炎占病因的重要位置;
③肝及胆管囊性疾病:肝及胆管囊性疾病是一组先天性肝纤维化和胆管囊性病变疾病,也是肝硬化的病因之一;
④淤血性肝硬化:肝静脉血管异常造成长期肝淤血进而导致肝硬化。
⑤当然,不能确定病因的也并不少见。
小儿肝硬化的预防;
小儿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在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预防小儿肝硬化主要就是从上述原因入手,切断病情进展。
所以主要措施就是避免和及时治疗肝脏感染性疾病,积极治疗对肝脏有损伤的遗传代谢性疾病,避免接触,进食具有肝毒性的化学物质,食物和药物。
标签: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