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单位“一贯钱”的`由来
中国古币大部分为方孔圆钱,为携带方便,一般都用绳索串起来。“贯” 的原意就是穿钱用的绳索。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钱的流通单位开始以“文” 计算,一个小铜钱称一文,1000个铜钱串在一起则称为一贯钱。这种计数方 法一直延续到宋朝初年。后来,由于铜、铁钱并行,以及折二、刍十型等钱 币的出现,宋代一度把一贯钱定为770文。清代一贯钱又称为一吊钱,开始 规定“一吊千钱,半吊五百”。清代后期的北京出现过“三十文为一百”的情况,一吊(贯)钱实际上只有300文钱了。《朝市从载》中有一首诗写道: “皇都徒把好名沽,大话连篇他处无,五十京钱当一吊,凭谁敏慧也糊涂。” 可见50文钱被冒充为一吊。
标签:一贯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10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