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是中医术语,是指体内的血液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运行不畅,出现淤积、堵塞的表现,其主要临床表现、机理、临床意义、治疗如下所示:
1、临床表现:疼痛特点为刺痛,疼痛位置一般固定不移,且痛久拒按;肿块在体表者,可呈青紫色,在腹内者可触及推之不移的硬物;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血块,或出现柏油样大便,或妇女血崩、漏血;面色黧黑,皮下可出现瘀点、瘀斑,肌肤甲错;舌有紫色斑点、舌下络脉曲张,脉多细涩或结代;
2、机理:因瘀血内积、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所以可出现刺痛、固定、拒按等特点;血液不散而凝结成块,可见肿块紫暗、出血紫暗成块;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可见各种出血;血行障碍,气血不能濡养肌肤,则见皮肤干涩、肌肤甲错;脉络瘀阻,则见络脉显露、舌现斑点、脉涩等症;
3、临床意义:血瘀证多因气滞、阳虚、血寒、血热、湿热、痰浊、外伤出血等引起,可导致血行不畅、脉络阻滞不通。
血瘀证可阻滞于各种脏器、组织,引起心脉瘀阻证、肝经血瘀证、瘀阻胞宫证、下焦瘀血证、瘀滞脉络证等,并表现出各自脏器、组织的证候特点;
4、治疗:临床上应明确引起血瘀证的不同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理气活血、温经活血、凉血祛瘀、除湿活血、散结化瘀等,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标签: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