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问答>耶酥到底怎么死的?

耶酥到底怎么死的?

2023-08-19 03:58:05 编辑:join 浏览量:552

耶酥到底怎么死的?

耶稣是历史上最卓越不凡的人物,是西方文化的轴心——我们今天采用的历法,就是以耶稣的出生为划分:耶稣出生之前的年份称为:“主前”(Before Christ,简称BC);耶稣出生之后的年份称为(Anno Domini,简称AD)。

耶稣为什么降世为人?

耶稣是唯一一个自己决定要来到世间的人,也是极少数甘愿受死的人。耶稣曾经说过,他降世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我们死:“人子来……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 10:45)

十字架是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残酷刑具。历史学家西塞罗(Cicero)形容十字架的刑罚是“酷刑中最残忍可怖之酷刑。”

耶稣被钉十字架前,要先被绑在一条柱子上受鞭打;那鞭子不是普通的皮鞭,而是4、5条镶有尖刺铅粒的皮条带合成的鞭子。主后三世界教会史学家西比乌斯(Eusebius)这样描述罗马人的鞭刑:“犯人皮开肉绽,肌腱与内脏尽现!”

耶稣受完鞭刑,还要被迫把六尺长的十字架背到受刑的山上去(耶稣途中不支倒地)。耶稣到了钉十字架地地方,兵丁用六寸长的大钉子,猛力去钉耶稣的手腕和脚,钉牢了,就把十字架竖起来。耶稣悬挂在十字架上有六个钟头之久,他的生命在难以言喻的剧痛中,一点点的流逝。

可是耶稣受的最大痛苦并不关于肉体,甚至不关于精神,却关乎灵性——耶稣背负我们的罪,不得不与至圣的父神上帝暂时隔绝。

34、耶稣复活后谁在空墓旁边?

太28:1抹大拉的马利亚,那个马利亚和一个从天而降的天使。可16:1抹大拉的马利亚,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和一个坐在坟幕里的少年约20:1抹大拉的马利亚,西门彼得,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和两个坐在坟幕里的天使。

●光明顶解释:耶稣复活后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到现在已经两千年。除了当时有上述的几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空墓旁之外,还有十字军东征、朝圣的基督徒、回教徒、以及现代的观光客。(虽然他们可能去的空墓,有可能不是原始的空墓。)再加上许多无心经过空墓旁的人。这些人都是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空墓旁。由上述的三段经文来看,抹大拉的马利亚停留在空坟旁最久。其它人都是来来去去。但是连抹大拉的马利亚最后都离开了。所以方舟子问:「耶稣复活后,谁在空墓旁边。」我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空墓旁边出现过。而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人,不同的组合。这一点我一点也不明白方先生的论点在那里。因为人是活的,会运动,会离开。就算是当天听说耶稣尸体不见了,一定也会有许多人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没有记载在圣经中的其它组合一定也曾经出现。只是我们不知道。这种论点一点也不能证明圣经有错。只能证明发问的人已经迷信圣经有错到一个饥不择食的地步。

35、犹大是怎么死的?

太27:5"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徒1:18"这人(犹大)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了出来。"

●光明顶解释:

犹大吊死以后,有一段时间没有被人发现。所以他的尸首在绳子上腐化,跌下来的时候,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看见的人,有些只报告吊死,有些报告肚腹崩裂,肠子流出来。人死了以后,什么事都会发生,别人对他的死因,也是各有各的说法,这种现像,除非当事人出面,谁都没有办法澄清。而死人又不会讲话。让他去吧!

至于使徒行传1:18的话,又是希腊文的断续过去式。前面已经说过。这几件事都不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不是同一人个做的。使徒行传1:18用简单的描述方法,在一句话里把整个事件都报告出来。

36、是谁买了血田?

徒1:18"这人(犹大)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了出来。住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都知道这事,所以按着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田起名叫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太27:5"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作'血田'。"

●光明顶解释:这里又有一个希腊文的文法问题。希腊文除了断续过去式、现在式、完成式、将来式之外,还在每一种时态中,都有反身和被动式。也就是说,一件事,如果用了这种字尾,就表示这个动作有自己做的,和别人做的两种可能性。很多时候,这种情形不太明显。例如,如果说:我去吃饭。在希腊文中,有可能是我自己去吃的饭。也有可能是别人叫我去吃饭。要看上下文才能知道到底是反身,或者是被动。犹大出卖耶稣的价银,很清楚的已经被他交还给犹太人。出面买血田的是犹太官府。但是买的时候,用的名字是犹大。因为官府不愿背负出买耶稣的罪责。你说,是谁买的田吧!

37、鸡叫了几遍?

可14:68"于是出来,到了前院,鸡就叫了。......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太26:74"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路22:60"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晓得你说的是什么。'正说话之间,鸡就叫了。主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约18:27"彼得又不承认。立时鸡就叫了。"

●光明顶解释:

如果只是单纯的问我,这几段经文,那一段作准,我会说:马可是彼得的秘书。通常解经学者都说,马可福音就是彼得口传福音的文字本。彼得自己当然比谁都清楚鸡叫了几遍。所以应该是鸡叫二遍以前,他三次不认耶稣。但是这鸡叫二遍以前,三次不认耶稣,太过绕口。当年的人没有我们这种福气,可以一人一本圣经拿在手上,到里面去找矛盾。他们完全靠背诵圣经,才能把福音传出去。在这种情形下,简化内容非常重要。我最近教人背诵一分福音的大纲。最大的问题就是记不住。如果再加上鸡叫二遍以前,三次不认耶稣这种绕口令,就真会让人气结。所以简化本的作者就说,鸡叫二遍真的那么重要吗?三次不认耶稣才是重点。就算只背诵「鸡叫之前,三次不认耶稣。」也不否认在这次鸡叫之前还叫过一次嘛!所以就这么定论了。

38、只看到光还是只听到声音?

徒9:7"同行的人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听见了声音,却看不见人。"徒22:8"我回答说:'主啊!你是谁?'他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稣。'与我同行的人看见了那光,却没有听明那位对我说话的声音。"

●光明顶解释:

这里又是希腊文文法的问题。他们的名词有一个属格,英文没有这种属格。中文也没有这种属格。这种属格,翻译作:「听见,却没有听明白。」「看见却没有看清楚。」其实只是一个字,加上一个字尾。就把这个字,变成听见,却没有听明白了。而这两节圣经里,这种属格就出现了不下四次之多。如果再加上名词、冠词的属格变化,这一句里至少有十二次这种「有听没有见」「有看没有见」的字尾变化。如果一一都翻译出来,你可以想象这短短的几个字,可以变成多少中文。保罗说到那些人听见没有听明白,看见没有看清楚。也说到他自己听见又听明白,看见又看清楚。每一个人都加上了说明。可以说是小心到极点。因为他是在国王面前或法官面前申诉。必须字字小心。研究希腊文的时候,这一句话是最清楚的genitive case的学习。几乎每一个学希腊文的学生,都一定要学这一句话。翻译最贵简洁。所以难怪这两节圣经翻得简单明了了。至于光和声音,按照希腊文看,是又有光,又有声音。这两节圣经,应属于了解或征询的问题,对信仰完全不起冲击的作用。按方先生的意思,他选这两节,是觉得这里有一个大冲突。但是他既然没有多加说明,我也猜不出来冲突在那里。

39、做好事要不要让人知道?

太5:15"(耶稣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了一家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6:3"(耶稣说)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光明顶解释:

耶稣要基督徒做好事,但是不要把光荣归给自己。连马太福音6:3也是用同样的一个原则开始的。耶稣用施舍的财主在施舍的时候在前面吹号作起头。所以我们就看出耶稣的目的,在于行善不欲人知。他用了左手行善不要叫右手知道作比喻。当然世界上绝对不可能有一个人左手行善右手不知道。由此可见耶稣是在作比喻。基督徒行善,要把荣耀归给神。不要归给自己。这是耶稣作这个说明的原因。

40、耶稣首次布道是在山上还是山下?

太5:1"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布道内容略)”路6:17"耶稣和他们下了山,站在一块平地上;同站的有许多门徒,又有许多百姓,......耶稣举目看着门徒,说(布道内容略)”

●光明顶解释:

圣经学者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两段圣经的相似。他们把马太福音的这段讲道,称为登山宝训。路加福音的讲道,叫做耶稣讲道。两者有显着的不同。讲道的地方不同,时机不同,内容不同,重点强调不同,连听众也不同。所以是完全不同的两次讲道。方先生问:耶稣的首次布道是在山上还是在山下?我猜他的目的,不是要人确定是在山上还是山下,而是要证明圣经自相矛盾,连讲道的地点都拿不定主意。但是方先生一开始就问错话了。因为耶稣的这两篇讲道,都不是他的第一次。先从马太福音来看,登山宝训的前一章廿三节就说:「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他的名声就传遍了

历史上耶稣的死总共有以下几类人当负责

1,犹太(由于贪财而出卖自己最亲密的老师)

2,祭司长(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指控耶稣)

3,彼拉多(为了政治利益而不行公义,否定真理)

4,犹太群众(并不真正了解耶稣而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喊着“钉死他,钉死他”)

5,罗马兵丁(表面是履行公务,实际是残忍的执行者)

试看今日的芸芸众生:

1,有几个不为财利出卖朋友,出卖良心

2,又有多少为维护所谓的权威和偏见而否定真理,否定神——耶稣基督

3,何曾有真正禀行公义实行真理的当权者

4,看了那么多“回答”就可以看出有几个是真正读过圣经,思考过真理的呢?多数都是人云亦云,标新立异。

5,很多人岂不是在违背着良心,违背着道德,从事自己的职业而残害真理

所以耶稣并非仅仅是当时的那五类人把他置于死地的,我们看到全人类都有份。耶稣在十字架上说:“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这句话正是耶稣基督来到世界的目的,要赦免这些违背真理残害真理的人。是全世界的人杀死了他,因为如果人没有犯罪,神——耶稣基督就不必来到世界上替人类的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今天的人们依然和当年的罗马士兵一样嘲笑耶稣,戏弄他,拈阄分他的衣服。今天的人们和当年的犹太人一样,狂热的否认他是神,否认他就是救主,否认他是基督。口里也一样悖逆的喊着“钉死他”。所以全人类对他的死都负有责任。

According to Jewish callenda, Jesus Christ was crucified on Friday, 14th day of 1st month.

耶稣基督是犹太历一月十四日礼拜五被钉死于十字架的。

13 is an unlucky number, because the number of men who were at the last dinner of Christ was 13.

13是不祥的数字,因为耶稣基督最后的晚餐出席人数是13。

3 is a lucky number, because God has only one being but three persons.

3是吉祥的数字,因为上帝只有一个本体、而有三个位格。

圣经和中华传统文明对假洋鬼子嘁哩喀喳的回答:

一、天国已经降临在人间,就在基督徒心灵内;但是天国的完全展开要等到世界末日耶稣基督复临。

二、圣经说:“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20世纪的确存在有基督徒意外喝毒药没死的个案,但是喝毒药给人看,就是试探上帝了。嘁哩喀喳以为自己是谁呀?!

三、首先,如今基督徒没有那么大信心;其次,这是一种比喻,难道嘁哩喀喳没读过“白发三千丈”的诗句吗?再次,基督徒挪动喜马拉雅山做什么?为了满足嘁哩喀喳的好奇心?

四、圣经说:“你们得不着,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因为你们妄求,都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圣经又说:“你必要汗流满面才能糊口。”

五、圣经里的“信”不是自负,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是流浪的理性回归真理、迷失的感情回归圣爱、失丧的意志回归圣旨,是与上帝同在同行,当然知道如何按照上帝的心意去祈求。

The answers to other questions are here in the link.

其他问题的答案在此超级链接内。

他是为我们而死的。被钉了十字架。但是死的只是他在凡的肉身。他没有真正的死。他去了另一个地方而已。

新约时代和旧约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救恩和律法,在旧约里,有罪的一次次被灭,以至于以色列人向上帝哭诉,你为什么要如此严厉的对我们。新约时代,耶稣派遣了他的儿子耶稣下凡,道成肉身也就是投胎到一个童贞女玛利亚的体内,出生在最卑贱的地方马槽里,长在当地最差的小城拿撒勒。历经众多苦难,羞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为的是要替世人抵罪,同时把福祉传给世人。让世人知道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3章16节)

耶稣是为我们的罪而死

标签:耶酥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nswer/27499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