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西医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感染原因,在炎症的不同时期,注意治疗和局部治疗的结合,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1.全身治疗一般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治疗。大环内酯、头孢菌素和奎诺酮也是首选药物。
如果病情严重,应使用静脉滴注。用药剂量应足够大,浆液期炎症可控制和消散。
由于目前青霉素的产生需要增加菌株,所以在用药1-2天后,如果病情没有好转,应及时更换抗生素,或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性实验,以调整抗生素。
对于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等厌氧菌感染,甲硝唑类药物可以先用静脉滴注,病情改善后再口服。该药物与其他抗生素无配伍禁忌,不诱发双重感染和菌群紊乱。清热解毒剂可用于中药。
2、局部炎症治疗早期可外用药物、针灸、封闭理疗,具有验证、忠诚、解毒、止痛的作用。
常用的外用药物有金黄色散剂和六合丹,敷在受影响部位的皮肤表面,可以消散或限制炎症。
炎症局限于脓肿的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其目的如下
(1)脓液排出脓液和坏死感染物,减少毒素吸收。
(2)缓解局部肿胀、疼痛和张力,缓解呼吸道和咽腔的压迫,避免窒息。
(3)可防止感染蔓延到相邻间隙,防止颅内、纵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
(4)可预防边缘性骨髓炎。
切开引流指征:
(1)发病时间一般为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天-抗生素治疗7天后,白细胞总书记中性粒细胞仍高热不退;
(2)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3)局部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液;
(4)腐败坏死感染应早期广泛切断引流;
(5)脓肿已破裂,但排水不良。
急性炎症消退后,应及时清除病变牙齿,避免感染复发。
如果瘘管长期不愈合,应考虑瘘管或死骨刮伤。
标签: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