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轰5也就是伊尔28,是苏联上世纪40年代末生产的战术轰炸机。
它的性能才当时还算不错,是喷气式轰炸机,最大时速900多公里,最大航程2000多公里,可以携带3吨炸弹。
就那个年代来说,轰5是很牛逼的,也足以完成前线战术轰炸任务。
伊尔28和轰5一共生产了大约6000架,数量也很惊人。
不过,苏联在1955年就已经停产了轰5,它有更为先进的战术轰炸机,不需要慢速且不能空战的轰5。
其实,轰5设计在五六十年代已经过时,最明显的是它同二战轰炸机一样装备两门尾部机炮炮塔。
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战争的要求。依靠这种机炮,根本不可能击中敌人来袭的喷气式战斗机。
不过因为伊尔28具有一定的战术意义,载弹量又大,还是在很多国家成为主力。苏联也是到了80年代,才将所有的伊尔28退役
埃及的伊尔28一直用到70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至于中国,资料这么写:向中国出口的首批60架伊尔-28轰炸机于1952年10月在齐齐哈尔交付。至1956年,对中国出口171架。曾参加了中国的空投核武器爆炸试验。中国的仿制型号轰五于1963年开始仿制,1966年首飞,1967年量产,1984年停产。伊尔-28/轰五在中国的各种改型有照相侦察机、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机、鱼雷机、教练机(轰运教五)、投放照明弹引导歼击机的照明机。轰五甲核弹投放机的改装代号“2152工程”,1968年完成。1971年起分两批向罗马尼亚出口了12架轰五,后来又出口了2架轰教五教练机。
目前中国的轰5基本退出现役,只有少量库存在二线作为战场预备使用。
1965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八师廿二大队(团)的飞行员李显斌驾驶的一架编号为0195的轰五从杭州笕桥机场起飞后叛逃到台湾,降落于桃园军用机场。。这是冷战期间西方阵营得到的第一架完整的伊尔28。
首先你得理解战轰的含义,是指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远程轰炸机。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量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和构成核三位一体的一极之一。它既能带核弹,也能带常规炸弹;既可以近距离投放核炸弹,又可远距离发射巡航导弹,可做战略进攻武器使用,在必要时也遂行战术轰炸任务,支援陆、海军作战。
再说到轰5 这种轻型的玩意儿,不算战轰。
您可以去关注下我回答的另一个有关战轰的原创作答,那里面有 目前世界上 六个相关国家飞机型号的介绍,现有战轰型号一个手差不多能数的过来。
前言:
轰5轰炸机是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仿制于苏联伊尔28的一款前线战术轰炸机,并且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在轰5轰炸机的基础上,更是研制出了轰5鱼雷机、轰5-侦察机等多种衍生型号。轰5轰炸机采用的是双发3座布局,采用的是两台涡喷发动机,单台发动机的最大推力达到27千牛左右。在轰5轰炸机服役的几十年,我国空军一共列装了超过500架的各系列型号轰5,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一款战术型轰炸机,该款轰炸机一直服役到了2009年才正式退出现役。
从1950年开始,在往后的20多年时间内,伊尔28轰炸机战术轰炸机,一直都是苏联海空两军,最为主要的一款喷气式战术轰炸机。
我国轰5轰炸机的研制背景
在建国之初,当时我国国内百废待兴,而那时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更是简陋,根本就没有有效的重火力武器支持,更多使用的还是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武器。在此后的亚洲东北方向那一场战争中,面对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我国军队在出国的这一仗当中打的可是相当艰难。而当时的我国志愿空军部队,还是依靠苏联一手援助而建立起来,所有的作战飞机都来源于当时的苏联。在这一战当中,我国同样使用了苏联所援助的伊尔28轰炸机,对当时“联合国军”的地面部队、以及某些海上舰只进行了有效的战术轰炸。
也正是在这一场战争当中,我国军队清晰地看到了轰炸机对于地面战斗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以后无论如何都要造出自己的轰炸机。
▲苏联当时的伊尔28前线轻型轰炸机
所以在50年代初的那场战争后,我国就开始了,着手研发自己的各型军用飞机,这其中像伊尔28这样的轻型轰炸机也包括在内。而当时的我国国内军事工业体系完全还没有建设,并且缺乏各方面的军工技术人员,所以想要自己研发制造军用飞机的话,那么我国也就只能够像当时的苏联“求助”。在伊尔28型轰炸机上,我国曾经就向苏联提出过授权生产,并且也希望苏联帮助在国内建立起伊尔28型轰炸机的生产线。不过,还没等我国完全与苏联展开这一系列的谈判时,就于当时的苏联发生了某些矛盾,甚至到后来一度发展到了两国关系破裂恶化的境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根本不可能拿得到伊尔28战术轰炸机的技术资料,甚至苏联当时更是撤回了全部在我国国内的科学技术人员。
▲上图为我国列装的轰5轰炸机机群,我国所装备的轰5型战术轰炸机数量真的并不在少数
没有了苏联的技术支持,我国就只能依靠曾经进口的伊尔28进行仿制工作,而这一仿制工作就由当时的哈尔滨飞机维修厂所担任。因为哈尔滨飞机维修厂,曾经在50年代初期我国对外的那场战争当中,大量的维修保养过伊尔28战术轰炸机。所以当时的我国航空部门,就将仿制伊尔28战术轰炸机的任务交给了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这也是我国首次开始接触研发新型喷气式轰炸机的先例。值得一提的是,在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仿制伊尔28轰炸机时,在得不到苏联方面对这款轰炸机详细技术参数的情况下,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只能依靠部队中飞行员所反馈的使用数据,进行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改进。
到了1966年,第1架我国仿制苏联伊尔28轰炸机的轰5正式试飞,到了第2年就实现了大量生产,并紧接着装备我国空军部队。
轰5轰炸机的各方面技术性能
我国仿制的轰五轻型战术轰炸机,所采用的是平直上单翼的机身布局,在当时也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轻型战术轰炸机。甚至在那个年代,我国可是赋予了轰5轰炸机搭载原子弹的使命,是我国那时少有的核武器投放平台。当然了,轰5型轰炸机最大的用处还是在于战术轰炸,用它去投放原子弹也只是迫不得已罢了。这款战术轰炸机最大的载弹能力为三吨,虽然这样的挂载能力看起来非常小,但是大家要清楚,这只是一款前线战术轰炸机,而不是咱们所熟知的那些载弹量几十吨的战略型轰炸机。
▲上图为轰5轰炸机当时所配备的涡喷5型发动机
当时我国在研制轰5轰炸机的时候,在其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上,所采用的是参考歼5战斗机所使用的涡喷5型,并且在这一发动机上升级改建出了涡喷5甲型,而轰五轰炸机当时所采用的,正是两台改进过后的涡喷5甲型发动机。而轰5轰炸机与原型伊尔28一样非常有特点,主要就是驾驶员位于机头上方类似于鼓包的驾驶舱内,这样的布局更像是一款战斗机。
在武器系统方面,轰5除了外部机翼下拥有8个弹药外挂点外,更是在机体内部还有弹药舱,并且作为轰炸机在前后各配备了两门两联装23毫米的机炮。
轰5型轰炸机在尾部同样配备有机炮,目的就是为了在被敌方战斗机咬住的时候,由于机动性能差,就只能依靠尾部的机炮将敌方战机驱逐甚至击落
我国在当时仿制轰5的时候,实质上是进行了非常重要的改进工作,甚至改进的比例已经占到了40%以上。就比如在发动机上,轰5采用的是歼5发动机的升级改进版,这与当时伊尔28轰炸机所采用的离心式涡喷发动机大不相同。而在机载电子设备上,轰5轰炸机上的电子设备大多数都可以与轰6通用,在机尾的炮塔上面更是与当时轰6一模一样。其他的还有雷达、瞄准设备以及观察设备等等,轰5轰炸机都得到了大量的修改升级,这让当时这款轰炸机的某些性能,甚至已经超过了原型号的伊尔28轰炸机。
轰5的各种衍生改进型号
轰5-甲
轰5-甲轰炸机是在原型轰5身上改进而来,因为当时我国的第1枚原子弹爆炸不久,世界各国都嘲笑我们“有子弹没枪”的窘境。所以在1967年国防军事部门下令,将原有的轰5型轰炸机改造成为可投放原子弹的平台,也就是后来,咱们所熟知的轰5-甲型(H-5A)轰炸机。这样的改进型号可搭载试验原子弹的轰5-甲型轰炸机,我国在那个年代分三个批次陆续装备了6架。也为我国当时从空中投放原子弹情况,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为我国的核武器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轰5轰炸机与原型的伊尔28轰炸机一样
,也都发展出了后续的侦查版本,也就是后续的轰侦-5侦查机,这一型号的侦察机所搭载的是两部“航甲12-75”航空照相机
轰侦-5侦察机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空军根本就没有中短程的侦查机,所以那时候国防军事部门决定在轰5的基础上,研发出后续的轰5侦察版本。轰侦-5侦察机可以在中高空领域,并且在白天与夜晚都可以执行多种方面的空中侦查任务。改进过后的轰5侦察机取消了一切的执行轰炸系统,在空出来的位置上加装了航空照相机、以及某些雷达照相机等等系统。但是改装过后的轰5侦察机,依然保留了前后两座两联装的空中机炮,这也能够让这款侦察机在近距离遭遇敌机时,能够有一定量的自卫能力。
并且改装为侦察机的轰5,取消了所有轰炸系统,所以在机翼上的轰炸武器外挂点也都空了出来,这也能够让轰5侦察机在这一空出来的位置挂载副油箱,在整体的作战半径上更是增加了一半。
轰5-鱼雷型无论是在弹仓内部,还是在两侧机翼上,都是可以挂载当时的鱼-2型鱼雷的,在鱼雷的搭载量上的确不弱
轰-5鱼雷机
同样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海军航空兵似乎也看到了轰5轰炸机的优秀之处,所以提出了要将轰-5轰炸机改装为鱼雷机的需求。到了1971年,改装成功的轰-5鱼雷机正式研制成功,并且紧接着就装备到了海军航空兵部队。这一型号的鱼雷机,主要搭载的是射程为5公里左右的“鱼-2型”鱼雷,鱼-2型鱼雷使用的是火箭发动机推动,发射后最高的攻击速度已经达到了70节左右。虽然鱼-2型鱼雷等射程并不大,但是其最大的优点还是在于攻击速度极高。如果轰-5鱼雷机能够尽可能地,突防至敌方舰艇附近再投放鱼-2型鱼雷的话,以这款鱼雷的高航速而言,被瞄准的敌方舰艇几乎没有可逃之处。
结语:轰5型飞机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一直都是我国空军中、近程主要的空中作战力量,并且那时候由于各部队的作战需求,以及国内可选择的空中作战平台极少,所以轰5型飞机更是衍生出了大量的其他型号。比如:轰电-5、轰-5雷达试验机、轰-5教练机等等,这一系列型号的轰5型飞机,为我国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军器战位”
首先你得理解战轰的含义,是指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远程轰炸机。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量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和构成核三位一体的一极之一。它既能带核弹,也能带常规炸弹;既可以近距离投放核炸弹,又可远距离发射巡航导弹,可做战略进攻武器使用,在必要时也遂行战术轰炸任务,支援陆、海军作战。
再说到轰5 这种轻型的玩意儿,不算战轰。
现有战轰型号一个手差不多能数的过来。
轰5是战术型轰炸机。轰-5飞机是中国国产第一种轻型战术轰炸机,实现了轰炸机由螺旋桨式向喷气式的成功过渡。轰-5轻型战术轰炸机是我国从苏联引进的伊尔-28(IL-28)喷气轰炸机的仿制品。该机采用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平直翼型,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空军装备372架,海军92架,援外41架。
什么是战术型轰炸机呢?战术轰炸机的主要任务是支援前线作战,攻击敌人的军事目标。主要特征是航程近,载弹量小,代表机型有美国的B-45、F-105、F-111“土豚”、F-117,英国的坎培拉和前苏联的苏-24“击剑手”战术轰炸机。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来看看轰5的数据。最大平飞速度(高度4500米):902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高度5000米)696公里/小时,(高度10000米)559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2500米
最大航程:2400公里
作战半径:560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980米
着陆滑跑距离:930米
一般载弹量:1000公斤
最大载弹量:3000公斤
从作战半径和载弹量来看,轰5的设计目标即为支援前线作战,是一款标准的战术型轰炸机。
只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连是否战术都称不上,它解决了有没有喷气轰炸机的问题,有什么就用什么,能飞什么战术就用什么战术。
标签:轰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