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问答>哲学基本常识

哲学基本常识

2023-07-12 11:56:15 编辑:join 浏览量:608

哲学基本常识

1.哲学常识

辩证唯物论: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唯物辩证法: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因果联系;整体部分辩证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量变质变辩证关系;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客观性、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个人利益和 *** 利益的辩证关系;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哲学基本知识梳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①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互相分离的。唯物主义也只存在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上,总体上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统治地位。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因而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在同其他各种学说的比较和斗争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具体地说:第一,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第二,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第三,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它的强大功能;第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3.哲学与科学、常识的关系理解

常识与科学、哲学构成人类知识的三种主要形态,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哲学与常识的区别: 1、哲学属反思性思维,常识和科学属构成性思维.所谓构成性思维就是以确定的思想形式(如感觉、知觉、直觉、想象等)去把握思想形式所能把握的相应对象而形成确定的思想和知识;所谓反思思维就是跟随在构成性思想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 哲学不提供任何常识和科学意义上的具体知识,它只是跟随在人类全部活动及其结果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黑格尔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知识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黑格尔还把哲学形象地比做密涅瓦的猫头鹰(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猫头鹰总是黄昏时追着落日方向起飞). 作为反思思维,哲学不停留于任何固定的、有限的思想形式及其对象之中,不受其束缚.因而哲学思维乃是无限的、自由的思维.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停留于各种直接的、有限的思维形式及其对象之中,那么它就总是一有限的、不自由的思维. 常识以直观为形式,以表象为内容.常识受到它所固有的形式和对象的束缚,不能超越直观和经验的范围.因而常识乃是有限的、不自由的思维. 2、哲学属概念思维,常识属表象思维. 所谓概念思维,即以概念为单位,活动于概念中的思维;所谓表象思维即以表象为单位,活动于表象中的思维.例如,对于“圆”,没学过圆的理论的人只能以圆的东西,如圆盘、太阳之类的表象来把握,除了这些圆的表象,他对于圆往往难以说出更多的东西,此即表象思维;而对于学过数学的人而言,圆就是绕空间一点等距直线所划过的轨迹,他就可以凭借概念来把握,而不借助于任何表象. 常识以直观为形式,而直观所能把握的对象只能是表象,所以常识总是活动于表象之中,离开经验表象的范围,它就会感到原来坚如磐石的世界好象忽然从根本上动摇了,它就不知道意识究竟走到世界的什么地方了. 哲学和科学与常识相比,同属概念思维,二者都表现为组织化的概念体系、逻辑体系.但严格来说,只有哲学才属于真正的概念思维.科学中也有概念,但科学概念与哲学概念不仅抽象程度不同,而且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抽象.任一科学概念和理论都不能离开表象,都能在现实的物理时空中找到它所指称的对象,能够得到经验证实或证伪.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也属于表象思维.而哲学概念不能还原为任何经验中的表象,不能得到经验证实或证伪,它是完全超验的,它活动于纯粹概念之中.所以对于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我们必须以概念来规定概念,而不能借助于任何表象.一旦我们试图借助于表象来把握哲学概念和理论,就将立刻失去它的本义,从而不能正确理解哲学问题.通常所认为的哲学的难懂性、晦涩原因就在这里.说哲学难懂、晦涩并不意味着哲学不可理解,而往往仅仅意味着我们不惯于作纯粹的思想,不惯于不借助于表象来把握问题.例如,对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的有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在常识等表象思维那里,一说到有无、存在和非存在,人们就往往立刻会搜求头脑中熟悉的流行的关于有无的表象,进而借助于这些表象来把握它们的性质和关系.但若从表象出发,我们就完全不能理解有无的统一,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这句话.“有”概念就其思维内容来看,没有别的,只是“无规定性之直接性”,而“无”只是一绝对的否定性.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二者彼此同样的空虚,毫无内容.所以,每一方直接地就是它的对方.哲学与常识、科学的区别,同时也就构成了它们的联系.它们代表了人类思维的两种维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哲学作为反思,以人类全部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常识和科学都是它的当然反思对象,并以次达到对世界的间接把握.因而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也不可相互替代.。

4.哲学的基本常识

(philosophy)

哲学是人类对于存在的思考与探索.

1.探求有关世界和人的智慧·原理的学问。包括:存在论、认识论、实践论、感性论等部门。

2.个人基于自身经验等得出的基本认识,人生观。

哲学是一门反思性与前瞻性并存的学科,它所关心的是探讨具体事物背后的抽象本质。由于这些特点,使得哲学这门学科的内涵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争议。

不少的哲学家认为别人的哲学不是哲学。事实上,我们可以概括的说,这些哲学家的批评,是批评对方对于真理的认识有所偏差。不过,即便是错误的理论,也常常被后来的学者所讨论,并且增进我们对于真理的认识。

5.哲学基本常识

思路分析] 这样做不是很妥当的,对哲学尝试部分,关键是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尽管这样,还是按照你的要求列了些 [解题过程] 1. 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答: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答: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答: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 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答: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8.静止的两种情况?答: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0.规律的含义?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12.矛盾的含义及矛盾统一性的两种表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13.矛盾普遍性的表现及方法论意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4.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及方法论的意义?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务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意义?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 相互衔接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 二者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1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及统一关系? 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是紧密相连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重点谈两点或是离开两点谈重点,都是错误的。 18.内外因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重视内因,对外因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19.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20.新事物为什么能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领域里,因为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1.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个艰难曲折的过程?:①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旧事物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

6.哲学基础知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会对社会存在产生影响.

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是由掌握资本的阶级的创造的,而不是由被雇用的阶级创造的.

这当然不是说后者在这个过程中不起任何的作用,而是恰恰相反,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得不到承认.因为这不在它们的意志下完成的成果.而且,这个成果也同样不属于它们.

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是由掌握资本的阶级的创造的,由此,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也同样是属于这个阶级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

在现实中的中国,生产资料不是由工人阶级所掌握,所以这个物质文明也就同样的不属于工人阶级.而在这上面的精神文明,也就同样的不是工人阶级的精神文明.这一点,在现实中也是非常的清楚的.

标签:基本常识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nswer/20589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