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不同学者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进而形成了一些理论,在考试中,该考点多以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侧重考察理论和代表人物的对应,理论名称和理论内涵的对应,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以下三种理论较难理解:
1.人力资本理论
代表人物:舒尔茨。
主要观点:(1)总体资本可以分为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教育,教育可以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使人从可能劳动力变为现实劳动力,从低级劳动力变为高级劳动力,因此教育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潜在的投资;(3)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的收益,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基本评价: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有物质资本的束缚,提出了人力资本,把人的能力与物质资本等同,但是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此外,在人力资本理论的作用下,导致了学历膨胀,人们热衷于追求高学历,希望通过教育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但忽视了经济增长是受多因素变量制约的,教育仅是众多因素之一,也绝非决定性因素。实践证明,许多国家投资教育也并没有像该理论所欲言的那样带来丰厚利润。
2.筛选假设理论
代表人物:迈克尔·史潘斯。
主要观点:(1)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并不完全了解求职者,也不能确定对求职者的投资是否会带来回报;(2)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主主要依靠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生产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相当于是求职者的信号和标识;(3)教育成本与能力呈负相关,对于此,考生可以联想一下留级,假设一下一个学生学习能力低下,需要留级,那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学费、杂费等;(4)教育与工资呈正相关,教育水平越高,代表着求职者生产力越高,雇主也会愿意支付更多的工资。
基本评价:筛选假设理论解决了当时文凭膨胀的问题,但是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和筛选作用,认为教育只是反应能力,但不提高人的能力,进而认为教育能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3.劳动力市场理论
代表人物:皮里奥、多林格
主要观点:(1)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2)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相对稳定,有较多的晋升机会等,而次要劳动力市场恰好相反;(3)这两个市场之间具有相对的封闭性,较少流动。
基本评价:该理论并不认同上述两种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收入正相关的论断,认为一个人的工资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个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考点回顾:
1.目前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因此提出了“教育先行”的理念。下面关于“教育先行”说法正确的是( )
A.教育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
B.教育投资的比例和数额越多越好
C.教育一定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D.教育从属于生产力
答案:A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的推行导致许多国家盲目投资教育,但实践证明教育方面的高投资并不一定带来经济水平的提升,因此,B、C选项错误;教育的社会属性之一是其相对独立性,这个性质告诉我们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并非完全同步,因此,教育并非从属于生产力,D选项错误。
以上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可查看中公教师网-教育学频道。
中公教育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我要过面试”获取试讲教案(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解题思路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标签: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