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去年微调高中国文和社会领域课纲,预计今年8月1日正式上路。其中部分内容,特别是历史课纲的部分引发争议。部分社会团体及高中生质疑黑箱作业,并有"去台湾化"的嫌疑,要求撤回课纲,建立课纲审定的公共参与程序。
今年4月20日部分高中老师、大学教授、教育团体、家长团体,组成"反黑箱课纲行动联盟",5月起渐渐有高中学生加入行列,陆续发动抗议活动。教育部因此也作了某些让步,如新、旧课纲可以并行,有疑问的部分大考时不会考。
7月23日深夜,一群反课纲的学生和群众闯入教育部,共33人遭警方逮捕,其中11人未成年。教育部24日表示将提出告诉。7月30日,反课纲微调北高地区发言人林冠华在生日当天,自杀身亡,更激化学生的抗议情绪。如今,抗议学生除要求撤回课纲,还要求撤消对学生的提告、教育部长下台。教育部长吴思华后来出来面对群众,但双方不欢而散,吴思华也没有回应辞职的要求。学生和警方仍持续对峙,学生高喊"课纲不退、我们不退"。
去台湾化?
课纲是台湾学生考试与教材依据的指标,教科书和课本也是根据课纲来进行审定。因此,在课纲做调整的时候,学生、老师和家长都会特别关注,希望不要更动太多,以免学生为了升上好的大学,必须读更多的书,造成他们的负担。但此次的课纲调整不止是"微调",还引发了其他的争议。不少学者认为台湾史的部分,有 "去台湾化"的嫌疑。
新台湾国策智库副研究员林雍升对德国之声说,这次的课纲微调当然有"去台湾化"的嫌疑。但是学生原先抗议的重点,其实不在"意识形态",而是抗议程序不公开,黑箱作业。严格的说,是他们抗议政府违反程序正义,藉此对政府表达严重的不信任。
而远景基金会的副执行长孙扬明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则表示,新的课纲其实是比较合理。他举例说明:日本在台湾的统治当然是殖民统治,所以将"日本统治"改为"日 本殖民统治";或者将"慰安妇"改为"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都是应该的。孙认为,没有"去台湾化"的问题,只有"事实与否"的问题。孙呼吁:大家可以有不 同的历史观,但是对历史的事实要尊重。
-------------------
2015年7月8日,马英九总统在政治大学的座谈中,称这次修改造成的争议有一百多处,并举出以慰安妇、光复及接收用词、台湾人抗日、228事件及白色恐怖等例子,认为以比例原则来说,不需要重修。7月9日,国教院发出新闻稿,认为以主题来说,此次修改造成的争议共有17处,分别为:
“原住民”改为 “原住民族”,有忽略平埔族的争议:原住民族为法定用语,指台湾14个被政府认定的原住族群,但其中不包括平埔族等已经消失,或是未获法定地位的民族。
“国际竞逐时期”改为 “汉人来台与国际竞逐时期”
“郑氏统治”改为 “明郑统治”
“日本统治”改为 “日本殖民统治”
“接收”台湾 改为 “光复”台湾
当代台湾架构从主题式,改为依时序脉络叙述
“大航海时代”改为 “汉人来台与大航海时代”
“荷西治台”改为“荷西入台”
新增 “台人与抗日战争”
“多元文化发展”改为 “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
删除滨田弥兵卫事件、麻豆溪事件
“清代治台政策”改为 “清廷治台政策”
鸦片战争迫使清廷在台湾开港通商的叙述争议:在英法联军之役后签定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清朝才将台湾纳入开港通商。
台湾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省份,说法有争议:在这个叙述的背后,没有完整历史研究作为支持。
台湾与甲午战后晚清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之互动,包括孙中山来台寻求台人支持,以及台人参与革命及中华民国之建立。
新型态本土知识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作为
“慰安妇”改为 “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
标签: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