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洞原名“打鸡洞”,每年二月初十、十一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跳花节,世居在这一带的苗族同胞喜欢在这两天来到这答桥里,在洞口的空地上比赛踢毽球(俗称“打鸡”),故名打鸡洞。 由于该洞位于织金县,因此又称织金洞。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总面积307平方公里,由织金洞中心景区、织金古城区、东风湖(裸结河)峡谷景区、碧云洞休闲度假区组成。 整个洞区近似圆形,参差不齐的锥状峰林,有的高达60余米,千奇百怪的开花石笋群落,形状和色彩都异常俊美,多层次地在洞中盘桓交错,伸延向四面八方。“织金归来不看洞”,这是我国已故著名散文家秦牧浏览织金洞后发自内心的赞叹。织金洞风景名胜区地处贵州西部高原山区,系乌江上游鸭池河、三岔河交汇锋蚂环抱之间,距省会贵阳151公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碳酸岩成份高达90%以上。是贵州著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惟一代表亚洲加入国际洞穴协会,2004年被国土资源部授牌为“国家地质公园”。织金洞最显著的特征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大、奇、全,大,指织金洞的空间及景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已勘察长12.1公里,洞腔最高跨度175米,相对高差150米,一般高度均在60-100米之间,洞内总面积70万平方米。 奇,是指景观及空间造型奇特,审美价值极高,风景旅游科学家们从奇特度、审美度等各方面给其中许多厅堂和景观评了满分10分;全,指洞内景观形态丰富异常,类型十分齐全,洞内岩溶堆积物达40多种,囊括了世界溶洞的各种形态类别。 洞内分为11个大厅47个厅堂,呈现出万千气象,无限风光: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傲立挺拔的“雪压青松”,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的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冠誉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 洞口位于山腰,高约15米,宽约20米,状如虎口。按其岩溶景观组合特征、自然形成的界限和岩溶物分布情况,目前分为十个景区,即迎宾厅、讲经堂、塔林洞、万寿宫、望山湖、江南泽国、雪香宫、灵宵殿、广寒宫、十万大山。 在洞内,全长12.1公里的大小通道,宛如一条五彩路,逶迤坎坷,那些褐露着的赤红、碧绿、淡紫、青灰、褐黄的岩溶,在光线的折射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花纹。循着这些类似立体交叉路的通道漫游,会感到好像穿过繁华的“都市”,深入到别致恬静的“深街小巷”中。 以前,这块瑰丽多姿的地方从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84年,《贵州溶洞奇观》摄影展览在北京举办以后,“织金洞”这带着贵州泥土芳香的名字,便与它美的形象、美的色彩、美的遐想和无穷的科学奥秘连接在一起了。 清基猛 那些与溶洞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专家们,进入织金洞后,无不交口称赞,啧啧连声,称它“是全国第一的地下艺术宝库,举世无双的岩溶博物馆”。
标签:打鸡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