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椁,读作guān guǒ。
guān,声母g,韵母uan,声调一声。
guǒ,声母g,韵母uo,声调三声。
棺椁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拦稿歼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棺材,亦称寿棺,是盛载死尸的匣敬磨子,通常在葬礼中使用。棺材可以简冲由不同的物料制造,最常见的以木制造,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
棺椁制度初步形成
棺椁制度是丧葬礼制的载体之一。棺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最早出现的棺为陶棺和石棺。大汶口文化早期就发现了陶棺和石棺。在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木质葬具明显增多。至大汶口文化晚期,在野店遗址发现类似一棺一椁的痕迹。
大汶口文化从陶棺、石棺发展到木棺或木椁,再到棺椁组合出现,绝非偶然现象,这正是棺椁制度初步形成的过程。到了龙山时期,棺椁制度日趋完善。
由此看来,海岱地区是棺椁制度萌芽较早和发展脉络较清楚的一个地区。棺椁制度作为固定社会分层、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在夏商周时期得到继承和完善,成为夏商周三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