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仝”是什么字?

“仝”是什么字?

2023-03-20 07:52:16 编辑:join 浏览量:725

问题补充说明:刚才在新闻联播上看的,是一个记者的名字,这是他的姓!用手机打拼音打不好,是打笔划打出来的,在一本新编学生新华字典里竞然察不到,请知道的高诉我一下,谢谢!

“仝”是什么字?

仝tóng〈形〉

(1)“同”的古字。相同;一样[same]

仝,同古文,出《道书》。――《广韵》

(2)姓氏。

郑码:ODBI,U:4EDD,GBK:D9DA

笔画数:5,部首:人,部外笔画数:3,笔顺编号:34121

仝姓源流

一.仝姓来源

渊源之一,以国为姓。起源于商朝:本出自子姓,契之嫡裔,商王封本姓支庶来自族人于〓(今陕西省大荔县境内)建立同国,为商朝附庸,商亡后,同国亦随之灭国,其后人以国去邑为同姓。后来,同姓为分别支庶,

一支以同字音“仝”为姓,见《春秋图》。

渊源之二,避祸改姓。起源于汉朝:为司马迁之后,同样因谐音故,源于“同”。80年代中央电视台曾作过介绍,2003年2月春节期间中央电360问答视台十频道<百家姓>节目也作了介绍.西汉时代,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迁,孙介里镇放几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努事有所辩解,得罪汉武帝下狱受腐刑.据传,他的一支后人为避家难,改"司马"姓为"同"即仝,另还拉齐效一支改"司马"姓为马.此事在司马迁出生地陕西省韩城市的县志中的<重修太史庙记>(翟世琪)一文中曾有记载:"----今孙或在洛阳同姓或襄阳马姓----".再由同按音分仝、童、佟作为姓氏,隐姓埋名,老祖要求族人不得外出,以保证香火的延续,一子北上出关,后成为旗人为“佟”姓,故该姓基本为东北人;众一子南下,定居江南,为“童”姓,多集中在江浙一带;一子留在当地为“仝”姓,后人多为山西河北一带-----------本内容源于家谱,毁于文革。

渊源之三,源于赐损船更酸怕限轻左培姓。起源于宋朝:东陵脚下,有个叫石头峪的小村,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石头峪村,传说是宋朝一位武状元的后代。这位武状元后来官拜二品,常伴皇帝左右,可谓顶天立地,呼风唤雨。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果不然,这位二品高官,最后终被奸人所戕害,割去官职,灭了姓氏,贬为庶民,流放到东陵脚下为生。“仝”就是当时皇帝赐给姓氏。经过几代繁生,原只有流放时的孑然一家,渐渐发展为有二十几户人家的杆聚找字养议洲小村。就这样,仝姓家谱被求每胶续了下来。

渊源之四,避祸改姓。起源于元末:为金人姓氏夹古的汉姓。因女真入关踏上中土,金灭后入于元,元灭后

留居中原,为避乱则以“仝”姓传承。这个来源的“仝”姓至少有三支:

1.始祖为福新、文瑞:有家谱,有谱系。传承至讨曲依怕粮束很角威般住今,约有三十代。露茶主州按:元灭在公元1岁点执368年,距今约640六倒象余杆识众不副率年,以二十年为一代,当有三十代。这个起源的仝姓后良候既示但考想裔主要在今山东郓城、江苏睢宁。

2.湖南永州宁远、新田一带的仝姓:本系蒙古族(应为入为九刚兰然元后的女真族)。其先人夹谷必烈突,元末为御前指挥,奉诏镇压宁远一带盾我许济流早瑶民起yi。元亡明兴,为避祸改为汉族姓氏,取“紧般洲夹”字三人同一,遂改姓“仝”,隐居于此。居宁远的仝姓,现有550多人,分居鲤溪上、下仝家村。

3.山西的女真遗裔:在山西省运城市安邑镇房子村和三家庄村,至今聚居着一批仝姓的女真遗裔,他们保存的《仝氏家谱》一本修于清乾隆年间,后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重修谱序云:“仝氏之先,出自大金夹谷氏,嗣遭元灭,遂易今姓。元初有讳庆成跑二对回团曲假宪验就尽者,为本邑令,因家焉。”

以上三处仝姓渊源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来源于金人夹古氏。可见,在元灭之时,为避乱,金姓夹古改为汉社世考月姓仝,是比较统一的做法。

渊源之五,少向福敌宣火须直飞断数民族融和的改姓。起源于清:为满族姓氏佟佳的汉姓,也作佟、童、董等。Tong姓家族第一位老祖是元朝名将,一心效忠朝廷报效国家,后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一天下,仝氏老祖拒绝效忠其朱氏天下而早以预感杀身之货,其下有四位儿子,老祖为避免满门抄斩,为让仝氏家族后继有人,便将其四个儿子姓氏分别改为仝、佟、童、同,并让其各自奔赴全国各地隐居,(后多居东北一带)虽然本姓字体上做了改动,但是发音却都一样,从而有了天下Tong姓是一家的说法。最后老祖英勇就义倒在了朱家的断头台上,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仝氏家族世代尊继。到了清朝,Tong姓正统本是仝字,但是因为仝姓后代稀少,再加上史学家的无知以及盲目论断,致使Tong氏正统成了佟字。清王朝时,Tong姓成为满清八大姓氏之一,并且高于八旗之首正黄旗,全姓仝佳。(现在被史学家错误论定为:佟佳)历史上曾有名人:Tong佳扈尔汉,Tong佳隆科多。解放后Tong氏全姓简化为仝、佟。。。等单字姓.三,

金朝亡国之后的女真人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金朝时留居金源故地的女真人,到了元朝,他们被分别称作女直、水达达、吾者、乞列迷、骨嵬等,居住在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区,后来发展成为满族;[50]另一部分是金朝时南迁中原的女真人,自金代中叶以后,他们汉化程度逐渐加深,至元朝时已不再被视为女真人,而概以“汉人”称之。本文所谈的女真遗裔主要就出自后者。

源流之六,回族中的仝氏,避祸改姓。源自童姓。据安徽和县《童氏家谱》载,始祖童小桥,祖籍陕西西安金占山,为清皇太子武术御师。一次传授武功,不慎伤皇子,遂举家隐姓埋名逃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定居,改为姓。康熙八年(1669年)后,仝姓后人仝朝臣中武举,家道渐趋兴旺。主要分布在安徽。

标签: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3060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