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4月赵晖主任医师在114名医导航谈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http://www.114-91.com/shmc_expert_video_view.jsp?id=129
1.患者分享治疗经验2.赵晖主任与脊柱外科赵必增主任、骨质疏松科岳华医生谈乳腺癌骨转移的综合治疗采访嘉宾: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赵晖主任脊柱外科:赵必增主任骨质疏松科:岳华主任转移性骨肿瘤整合门诊时间:周二上午赵晖主任:特需门诊:周五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四上午赵必增主任: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岳华主任:专家门诊:周四上午、下午乳腺癌骨转移和骨健康管理主持人:沈女士,你好!很高兴你今天能过来和观众朋友们分享你看病的经历,能和我们说下当时生病的情况吗?患者介绍:我是在1989年左边乳房开的刀,开好后做了放化疗,五年过去后复查医生说没什么问题,我就觉得我的毛病好了。后来我工作比较忙,我也不把自己当病人,一心扑在事业上,也就没怎么复查。2007年我突然感到腰痛,当时以为是腰肌劳损,压根也没想到会和之前乳腺癌有关,也就没当回事。但是腰痛越来越厉害,右边脚也麻,后来发展到右边的脚都不能走路了,我就急了,病急乱投医。有医生说我是“腰椎椎管狭窄”要做手术,我当时也不懂,以为是良性的,也没做检查,于是就去做了手术,但是手术后还是不好,腰痛一点也没好,脚还比以前重了,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后来我慕名来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找到了赵主任,她给我查了CT,后来还做了穿刺,最后明确是乳腺癌骨转移。主持人:听你这么一说,你当时的情况很严重的,后来赵主任她们是怎么治疗的,治疗后你的情况改善了吗?患者介绍:赵主任她们给我做了全面的检查,发现我的毛病主要是在右边的髂骨和骶髂关节,因为当时我可能会瘫痪,赵主任和介入科、骨科的主任商量后,给我做了骨水泥手术,这个和我之前做的手术完全不一样,是微创穿刺的,我恢复得很快,后来赵主任又给我安排了化疗,期间还穿插做了放疗,3个月后我的脚就基本恢复正常了。半年后我又听赵主任的吃了内分泌药,我觉得内分泌药的效果真的很好的,能很好地控制毛病的发展,而且很方便,一天吃一粒药,副作用也很小,我觉得基本和正常人没两样。但我也知道我这个毛病是断不了根的,治疗期间毛病也有过反复,但是我一直坚持在六院治疗,2007年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我都坚持了下来,通过治疗我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生活也能自理了,这也给我信心要继续坚持治疗下去。主持人:你已经在赵主任那里治疗10年了,我觉得你是名副其实的抗癌明星了,你有没有什么抗癌经验可以向观众朋友们传授下?患者介绍:我觉得有两点:
第一点,生了癌症并不可怕,就算转移了也是,一定要坚持正规的治疗,还是能有很好的效果的。我从骨转移到现在已经10年了,从没有向疾病屈服过,还是要坚持治疗下去。
第二点,生了癌症还是要重视,我当初就是不够重视,觉得乳腺开刀都要20年了,肯定没事了,忽视了复查,希望大家要吸取我这个教训,一定要定期复查。主持人:谢谢沈女士!谢谢你为观众朋友们分享你的抗癌经验,也祝你健康!一问:赵主任,您好!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您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很高兴今天又有两位您的同事来参加我们的节目,能为我们的观众朋友介绍下吗?答:赵晖: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再次来到114上海热线,我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赵晖。今天我请到了我们多学科协作的两位专家。这位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科的岳华主任,她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原发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少见遗传性骨病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岳华: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赵晖:这位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赵必增主任,他擅长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脊柱伤病,如腰椎病、颈椎病,脊柱肿瘤。赵必增: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交流。二问:这位患者很了不起,已经与肿瘤抗战了10年,现在的情况还是非常好。赵主任,像她这样的患者多吗,能为我们讲讲乳腺癌骨转移的情况吗?赵晖:好的,像沈女士这样的病人我们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多见的。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约在65%~75%。在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转移部位为骨骼的患者约占27%~50%。乳腺癌骨转移多以骨痛起病,有些患者会被误诊为“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关节炎”等骨相关的疾病。乳腺癌骨转移以溶骨性病变为多见,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骨折、瘫痪等骨相关事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生存期。但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手段相对比较多,只要不发生严重的骨相关事件,骨转移本身一般不直接构成生命威胁,不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就像刚才的沈女士,通过正规的治疗,她已经有质量地生活了10年,2011年也在中央电视台的科技之光节目中介绍过她的情况,现在6年又过去了,虽然她治病的道路有过曲折,但她的治疗还是非常成功的,也希望通过她的出镜能给众多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提供正能量的宣传。三问:您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治是很有经验的,您的这位患者之前误诊为“腰肌劳损”,治疗走了弯路,那您平时是如何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呢?赵晖: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些骨转移患者会被误诊为良性的骨相关疾病。在临床上我们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有两条标准:一是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如果在磁共振,或CT,或X线等影像学检查中,有两项明确有骨质破坏,二是骨病灶穿刺病理诊断为乳腺癌骨转移。两项中符合一项即可,但是第二条病理诊断是金标准。我们更推荐第二条,由于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的表达在转移灶中可能会有变化,尤其是乳腺癌治疗多年后出现骨转移的患者,骨病灶的二次活检可以明确转移灶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就像刚刚的沈女士她也做了骨穿刺,明确为乳腺癌骨转移,而且激素受体表达阳性,所以我们给她进行了内分泌治疗。CT引导下骨穿刺是我们市六医院的传统优势技术,目前穿刺的阳性率大于90%。岳华:我也说两句,在骨质疏松科会有很多乳腺癌的患者因为骨痛就诊,有些是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引起的关节痛,有些是内分泌治疗后引起的骨质疏松。乳腺癌骨转移是需要与骨质疏松等代谢性骨病来鉴别的。我们会推荐出现骨痛或高钙血症等可疑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骨放射性核素扫描来做为初筛诊断方法。骨扫描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能早期发现骨转移、能全身成像不易漏诊。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对于骨扫描异常的患者,并不能马上诊断为骨转移,还应该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或CT,或X线拍片检查,如有明确的骨质破坏才能确诊骨转移。四问:赵主任,沈女士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您是怎么治疗的?她说内分泌药物的效果很好,内分泌治疗是什么治疗,和其他治疗有什么区别呢?赵晖:乳腺癌骨转移作为晚期肿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
3.控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这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以全身治疗为主,其中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复发转移乳癌的基本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可以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症状,其中手术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病灶的积极手段,放射治疗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始于1896年Beatson用卵巢切除治疗晚期乳腺癌,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在肿瘤的内分泌治疗中最为成熟和卓有成效。体内雌激素水平病理性上升,是刺激乳癌细胞增生的主要因素。雌激素在绝经前主要由女性的卵巢分泌,绝经后由肾上腺和部分脂肪组织分泌。乳腺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这些受体使得乳腺组织随着激素水平而增生。研究表明,大约2/3的乳癌细胞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这类乳癌称为ER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40-50%的乳癌含有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这类乳癌称为PR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ER雌激素受体或PR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对激素治疗敏感。做为肿瘤内科的医生,我们主要负责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全身治疗的选择,我们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状况(ER/PR)、Her-2结果、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是否缓慢。原则上疾病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病人应首选化疗,而Her-2过表达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用或联合使用曲妥株单抗治疗。就像沈女士为了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我们给她做了局部的介入手术和放疗,全身治疗中的双膦酸盐可以预防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可以控制肿瘤发展。由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相当较长,还需要做好骨健康管理。五问:您刚刚提到了乳腺癌的骨健康管理,这是什么呢?赵晖:乳腺癌的骨健康管理包括两方面:乳腺癌骨转移和乳腺癌治疗相关性骨质疏松症。对于骨转移的患者我们要进行宣教,让患者了解骨转移可能引起的骨相关事件,比如骨折,脊髓压迫,让患者有预防骨相关事件发生的意识,做好局部固定工作。岳华:乳腺癌治疗相关性骨质疏松症,也是骨健康管理重要的内容,是应该引起患者重视的问题。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老年患者、化疗后、激素治疗尤其是卵巢功能抑制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而减少雌激素的合成,使得循环雌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同时增加骨转换,降低骨密度。绝经早期腰椎骨量丢失的速度是每年1.8–2.3%,髋部骨量丢失的速度是每年1.0–1.4%,而内分泌治疗患者两个部位骨量丢失的速度分别是3.2%和2.8%;另外,其骨折风险也较同年龄的绝经后女性高2倍。根据ASCO骨健康指南,应该检测骨密度(BMD),并根据结果考虑是否使用双膦酸盐药物。六问:那乳腺癌的患者应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岳华:ASCO指南建议所有年龄超过65岁;或年龄在60-64岁的患者,但有以下危险因素之一:骨质疏松家族
标签: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