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如何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如何

2023-08-19 17:20:53 编辑:join 浏览量:546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如何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尽管它在进程中会有曲折,会有人反对,但其势头不可阻挡。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信息、劳务(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空前加快,形成世界统一大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市场自由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的势头不可阻挡,这一进程不会中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个轮子一直往前转,这两股力量不可阻挡。这就是市场化的力量和网络化的力量,也称作市场革命和技术革命。

冷战结束后,世界市场化的规模和速度大大提高。前苏联东欧国家走上市场化道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步推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控制也大为松动。整个世界的开放度、市场的自由度前所未有。

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突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互联网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缩小,使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空前加快,成本空前降低。例如,纽约到伦敦的长途 ... 费, 2001年时,每3分钟需1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降到3美分。网络化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跨国公司的扩张力量不可阻挡,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哪里的市场条件适合,哪里的成本低廉、潜力巨大,它们就往哪里推进。有研究显示,全世界已有6.4万家跨国公司,它们以资金、技术、品牌和销售网络的优势驰骋世界市场,它们控制着全球1/3的生产、2/3的国际贸易,70%的技术专利,90%的国际直接投资。这些庞然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WTO的成立,统一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形成,对民族国家的约束力逐步加强,又大大推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

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的显现,南北差距的拉大,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不合理(这些规则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体制定的),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富国集中,不发达国家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产业结构的全球整合,使发达国家一部分人失业;工业化的步伐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出现了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

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提醒世界,全球化进程应当调整,需要反思,应当给全球化“以人情、人道色彩”(欧盟语),应使全球化成为一个共赢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这就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世界经济形成三大主体、三大市场

与经济全球化一道,区域经济合作(即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

现在,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大大小小多达140多个,但在世界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是三大主体: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正在筹划并形成中的东亚自由贸易区。世界经济的兴衰起落,与这三大区域经济板块密切相关。

经过五次扩大,欧盟今天已成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组织。25国人口4.5亿,GDP逾10万亿美元,占世界总GDP的30%。欧盟已建立起欧元区,统一了货币,这是目前惟一可以在经济领域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1994年正式建立,人口近4亿,GDP 11万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它要向南美扩张,美国认为拉美是“一个比欧盟更重要的市场”。如果拉美进入,便可形成一个包括34国、8亿人口、占半个地球的大市场。南美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但这是迟早的事。

一个以双边为基础的东亚自由贸易区网络正在形成。在2000年11月新加坡召开的东盟首脑会议和“10+3”(东盟10国+中日韩3国)首脑非正式会议上,首脑们就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并使其转入具体实施。中国与东盟已确定在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日本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将在2012年最终建成。在此基础上,以“10+3”组成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可望2015年左右建成,并逐步走向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更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占东亚地区GDP90%以上的中日韩三国的合作至关重要。一旦东亚自由贸易区建成,将成为拥有占世界1/3人口,GDP达到7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其规模可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世界三大经济板块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我国的主要市场、主要贸易伙伴,都在这一范围。美、欧、日三大家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近一半。因此,密切关注世界三大市场的动向尤其重要。正如有专家所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动机、地域分布、组织形式、影响及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将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格局产生决定作用,对世界各国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四大环境

经济的发展是要受到环境制约的。对世界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有四大环境,即政治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生态环境。

1.政治环境对经济的影响甚为重大。从整个世界政治环境看,对和平发展有利。大国关系进入磋商、协调、合作为主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冷战结束以来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局部战争、国际恐怖活动、民族与宗教冲突、社会动荡,都使世界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不确定的因素增加。

2.市场环境,包括气候、人文环境、劳动力素质、市场消费潜力、劳工价格、交通通讯条件、企业信誉、 ... 的经济贸易投资政策和开放度、法制状况、办事效率等等。美国开列的世界新兴市场名单,中国、韩国、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南非、波兰等在市场环境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投资者总是涌向那些市场开放度高、投资回报率高、经营条件好的地方。

3.资源环境,关系到生产能否有保障,经营成本能否降低,经济发展能否持续长远,是物质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能源、土地、矿产、水、粮食等自然资源条件的保护、改善与开发。无论是像日本、新加坡这样的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还是像美国、俄罗斯这样的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发展经济、制定规划时,都不能不把资源问题作为前提条件。石油、粮食、水三大战略资源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各国 ... 的关注。

4.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工业社会造成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世界有11亿人不能用上清洁水。酸雨、沙尘暴、持续高温等现象的出现,非典、禽流感、疯牛病等疫病的流行,已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世界各国 ...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拿出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要使经济做到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创造良好的四大环境。

四、科技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今世界,以发展现代化科技来提升综合国力,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点。日本重提科技立国的口号,欧洲提出加快追赶美国的目标。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进入了发展高技术、创立新产业的阶段,都在抢占科技制高点。

如果说各种先进工具的诞生,是人类双手的延伸,那么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则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当前正在演进的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其巨大效应,美国人把它与300年前的英国产业革命相提并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高峰估计可延续到2020年前后,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增长、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强大加速器。21世纪初,世界科技正在四大领域,四个制高点上加快发展并展开激烈竞争。这就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

美国科学家认为,今后10年技术变革将超过20世纪百年的总和。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是发展经济的加速器,是增强国力的关键手段,是富国强民的根本,是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最重要的武器。专家们认为,在21世纪,一个国家的兴衰、经济的增长,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高科技发展水平。

五、金融在世界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巨大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金融市场正朝着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资本在全球的流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空前加快,规模巨大。由于各国对外汇管制的放松,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扩大,都为金融资本的迅速进出和自由流动创造了好的条件。目前全球游资高达七八万亿美元,全球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量达1.5万亿到2万亿美元,其中90%以上的交易是短期资本,从事各种投机炒作。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全球化给各国投资融资发展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全球金融市场无控制的发展,也带来极大的不稳定。

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金融危机常常产生连锁反应,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就是金融危机国际化。墨西哥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到拉美其他国家;泰国金融风暴很快便波及到东南亚各国以及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影响到整个世界。金融危机的频发,提醒世界各国在扩大开放金融市场时注意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提高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加强预防金融危机的管理体系。

六、南北贫富鸿沟扩大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全球化带来的最大负面效应,便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未来发展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由于世界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因民族宗教等问题引发的社会动荡,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50个不发达国家,经济处于贫困落后状态,有的已被边缘化。

据统计,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西方7国,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1%,但是GDP占世界总量的65%。而世界其余地区,人口占世界的89%,GDP却仅为世界的35%。全非洲50多个国家,GDP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为1%,只相当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家的资产。

统计数据还显示,世界上最富的20%和最穷的20%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1960年为30∶1,1990年为60∶1,1999年为74∶1,现在已达到80∶1。世界人均年收入最低的国家刚果(金)只有90美元,而人均收入最多的瑞士多达37930美元。

外国直接投资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2000年,世界净投资达到1.5万亿美元,这笔投资中的82%分配给了发达国家,非洲只分配到1%的外国直接投资。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问题便是社会不稳定、动乱、对富国的不满和怨恨。

总之,目前世界经济现状是西强东弱,北富南穷,北攻南守。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求南北对话,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减免债务,增加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的呼声日益增高。

七、中国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快车的动力

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加快改革,扩大开放,成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受益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和平崛起,是21世纪最具有影响的重大事件。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量、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及国家外汇储备,均居世界前列。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中国2002年GDP总量为1.2万亿美元,列居世界第6位;按国家统计局9月份提供的数据,2003年中国GDP总量已达到116898亿元人民币。

在世界经济近五年来平均增长不到3%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以高于8%的速度持续上升。中国经济已成为带动亚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如今,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余家到中国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据商务部外资司8月的信息,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快速增加,总数已超过600家。这些研发中心累计投入研发金额约40亿美元。这将为我国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起到积极作用。这表明,跨国公司把中国市场看作是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的跨国公司目前也已是数以千计。正如国际舆论指出的,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进一步增大,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

八、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向好

世界经济经过两年多的低速增长,逐渐从低谷走向复苏,形势向好。

进入新的世纪初年,由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形成的网络和股市泡沫出了问题,泡沫经济崩溃,引发了世界三大经济火车头美欧日同时减速,世界经济在2001年、2002年出现低速增长的不景气局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0年时,世界经济增速为4.8%,而到2001年下降到2.4%,2002年为3.0%。世界出现贸易和对外投资双下降。跨国兼并的势头也明显减弱。

经过近3年的调整,采取降息、减税、调整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到2003年下半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复苏势头。日本经济也从10年沉睡中醒来,缓慢复苏。亚洲经济增长强劲,高达7%,是经济亮点。因此,人们在2003年底称世界经济是“开往春天的火车”。

世界经济的增长目前仍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泡沫经济的后遗症(结构性问题)要彻底消除还有待时日,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仍居高不下,美元贬值疲软,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增加了反恐斗争的难度,世界局势不稳定,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这一切都会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增长产生变数和不利影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世界经济在2003年的增长率达到3.2%。同时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 2004年可达4.6%,据称即将调高为4.9%。这个乐观的估计能否实现,还有待于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经济总的发展前景看好。

1、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阶段,从2010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为正,但复苏基础比较脆弱,日本地震和中东北非的局势会对复苏增加负面影响,石油价格飞升也减弱了世界的复苏势头。尽管美国还保持着领头羊的位置,但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逐渐加大,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国家正在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主要的贡献。2、世界金融世界趋于稳定,尽管有欧债危机,但不会影响太大,各国对金融的开放更为谨慎,资本流动受限增加,金融国际规则的约束力下降。3、由于美国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加之粮食和石油等价格的飚升,使目前世界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4、各国经济 ... 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退出”抉择艰难(也就是如何放弃 ... 和宽松政策),欧美日开始出现放弃合作协调原则的苗头。5、新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即将到来,美国开始搞“再工业化”,推进新能源建设,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6、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没有改变,但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有重回“重商主义”的倾向。

不容乐观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关联在一起,一个国家的经济震动会很快影响到其他国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趋势,利用好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两个市场,同时要预别国经济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一超多强的局面已成定局,美国开始把目标转向亚太地区,力图在亚太地区牵制住中国,不让中国这个新起之秀威胁到他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同时,日本也不断地挑衅中国的底线,力图把 ... 划入自己的版图,东南亚各国,在南海问题上,受到美国的威逼利诱,也给中国造成了四面楚歌的压力,印度更是仗着有美国撑腰,公然跟中国在藏南问题上僵持着!

简单的说就是,复杂,动荡,多变,充满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增长,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并不太平。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大规模 ... 伤性武器扩散、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增加,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此情况下,中国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我们愿与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美国与欧盟对峙,中国在各种打压中崛起。

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降低,世界对中国的警惕心越来越强。

列强既要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又要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

我们正在夹缝中生存.

除了发展还是发展,但是要注意避免拉美现象

其实你所听的所谓的产业结构升级啦,转变发展方式啦,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国家的消费水平太低,也就是说老百姓太贫穷,这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的发展。我们不是一个国富民穷的国家,民穷能“国富”吗?用 ... 想都能想出来的问题。还富于民是当下最重要的。第一、国企改革,由计划制政治集团利益企业转变为 ... 和百姓的企业。第二、减免税费,给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你知道吗,2012年全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已经倒闭,工人失业加剧,各行业都不景气。)第三,减少 ... ,增加透明度;比如 ... 开支细化公开,不要只说花了多少钱,让老百姓和媒体知道你花了这么多钱每一块钱都干什么了。我告诉你,以上三方面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措施可以说是骗人的,没有效果的。

所谓国际经济格局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别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权力配置情况,具体包括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三个方面的力量对比关系。

目前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大格局未变,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球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调整,增长格局出现分化:美国经济可能保持温和增长;欧元区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固,中期经济前景总体向好;日本经济再现疲态;新兴经济体具备了快速增长的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金融体系趋于健全和稳定,将维持较高增长,成为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局势下,也有很多不稳定的元素,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蔓延,美元持续贬值,对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国际货币体系造成的冲击将直接威胁全球经济的稳定运行。新兴经济体受次贷危机影响相对较轻,但也难逃信贷紧缩的困扰。受粮食库存见底、人口增长、大批生物燃料制造企业上马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部分地区出现不安定状况。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全球通胀压力增大,新兴经济体将为石油和原材料进口付出更高代价。以发展中国家“ ... 财富投资基金”兴起等为标志,新兴大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分量显著增大,致使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与金融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多。国际上一些政治因素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经济发展

目前,国际经济呈现一种以地缘经济合作发展为主体,跨地缘贸易和投资发展为辅的整体格局。地缘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地缘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最典型的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实质性突破,欧元区的成功建立,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战略性的改变。在50多个国际性组织和机构中,就有30多家是地缘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是推动地缘经济和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发展的主要载体,它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贸易类、金融类和行业经济类。这些组织和机构对地缘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地缘角度划分,世界总体上可分为六大经济区域:即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未计入)。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按总量来看,欧洲、北美洲、亚洲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91%;而人口占世界总量的79%,国土面积占世界总量的57.4%。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这三个区域的人均GDP在2.2~3万美元之间。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和南美洲,这三个洲的人均GDP只有0.11~0.5万美元。

整体上看,目前的世界经济呈现为欧洲、北美洲和亚洲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三个区域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实力格局。在亚洲,其经济实力主要由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四个国家所主导,四国的GDP占亚洲总额的73%,占世界总额的18.25%。但中国和印度的人均GDP较低,只有0.1~0.2万美元。在北美洲,其经济实力主要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所主导,三国的GDP占北美洲总量的98.8%,占世界总量的31.69%。在欧洲,其经济实力主要由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俄罗斯六个国家所主导,六国GDP占欧洲总量的70.6%,占世界总量的23.92%。

二、国际贸易

所谓国际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额和服务贸易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和世界经济力量格局一样,国际贸易同样呈现出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三足鼎立的格局,三个区域的国际贸易额占世界总额的87.13%。其中亚洲主要有中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土耳其九个国家和地区,九国和地区的国际贸易额占亚洲总额的84.9%,占世界总额的23.96%,而中国和日本是亚洲国际贸易的领头羊;欧洲主要有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俄罗斯和波兰七个国家,七国的国际贸易额占欧洲总额的69.2%,占世界总量的28.81%;北美洲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三国的国际贸易额占北美洲总额的99.91%,占世界总额的17.27%。

三、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但对国际金融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结算体系、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投资结构,而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的核心。

1、国际货币

所谓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储备资产的确定。即确定什么样的资产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二是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三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四是国际间货币的兑换性和国际结算原则。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了近三十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解体后,主要西方国家货币开始自由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三十年,美元主体地位“涛声依旧”,但是,随着1999年欧元区的建立,欧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使其成为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的竞争者。目前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基本上是一种以美元为主体,欧元为辅的“二元结构”。

2、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结构呈现出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三足鼎立的格局。总体上看,黄金储备以本币为国际货币的国家持有最多,美国、欧元区五国就持有黄金储备57180.9万盎司,占世界总量的58.58%。国际货币储备量最多的是亚洲,其中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中国香港、新加坡执其牛耳;六国共有国际货币储备量26272.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63.31%。

在亚洲,表中1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货币储备达29261.3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71.57%;黄金储备为6873.8万盎司,占世界总量的7.04%,其中中国的国际货币储备占世界总量的26.15%。在北美洲,美、加、墨三国的国际货币储备达1661.1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4.07%;黄金储量26170.1万盎司,占世界总量的26.81%。在欧元区,德、法、意、荷、西五国的国际货币储备为1316.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3.22%;黄金储量31031万盎司,占世界总量的31.79%。在欧洲欧元区以外的俄、英、捷、波、乌五国。其国际货币储备为4367.6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0.69%;黄金储量2793.4万盎司,占世界总量的2.86%。

3、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格局也同样呈现出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亚洲7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共1413.27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1.62%;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对外直接投资共2618.57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21.54%;在表中的欧洲七国对外直接投资共4463.02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36.71%。

四、国际经济格局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格局存在的问题,整体上来说,主要是区域之间、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和贫富差距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人文等诸多因素影响,但主要还是内部原因。从国际环境因素来看,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际金融中的国际货币体系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较之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了许多积极作用,但一些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有对世界发行货币的权利,却没有从全局利益出发的约束。货币发行国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行使其货币发行权;同时,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成无 ... 状态。利用国际货币体系牟利的行为已经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利用国际储备货币创造各类金融资产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各种金融衍生物的跨境交易缺乏有效监管。这导致了金融投机活动的猖獗,甚至引起了一些国家经济对各类金融活动和房地产价格的过度依赖,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

2、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是增大了外汇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持有的国际货币储备占世界总量的72%左右,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话语权和必要的监管权。本币非国际货币的高国际货币储备国家,其国内经济受到外来因素影响越来越大,且任何危机总是躲不过去。国际货币国家的金融危机总是会向国际货币储备的国家蔓延,要由这些国家来承担很大一部分危机损失,而他们多数是“无辜受害”。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现有的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如果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金融危机是偶然的、局部的,那么,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金融危机就成为经常的、全面的和影响深远的。1973年浮动汇率普遍实行后,西方外汇市场货币汇价的波动、金价的起伏经常发生,小危机不断,大危机时有发生。1978年10月,美元对其它主要西方货币汇价跌至历史最低点,引起整个西方货币金融市场的动荡。这就是著名的1977年—1978年西方货币危机。由于金本位与金汇兑本位制的瓦解,信用货币无论在种类上、金额上都大大增加。信用货币占西方各通货流通量的90%以上,各种形式的支票、支付凭证、信用卡等种类繁多,现金在某些国家的通货中只占百分之几。货币供应量和存放款的增长大大高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而且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信用的依赖越来越深。

五、中国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应对策略

中国的国际经济战略选择方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二是国际投资战略。

1、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人民币要国际化需要考虑模式和策略选择,这需要判断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走势。这次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进一步的暴露了牙买加体系的严重弊端,国际上要求改革现有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改革趋势提出了种种预测,但综合起来,比较现实可行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改变格局;将现在的以美元为主,欧元为辅的格局,改变为“一主多元”或者“多元”格局。二是规则改良;改良国际汇率机制,提高国际汇率的稳定性。三是加强监管;构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四是加强合作;建立和完善货币体系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协商和对话。

建立在上述预见的基础上,为了顺应国际社会对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多元化的要求,人民币完全有可能在几年内逐步实现国际化。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三十年左右,我认为这是一种没有抱负的主观臆测。

中国现在的综合国力和日本当年日元国际化的情况相比,要强盛很多,也超过了现在的英国、法国,很快就有可能赶超德国。只要战略选择得当,在较快的时间内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完全具备条件的。

在模式和策略选择上可以采取捆绑美元和欧元,借美欧的力量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同时和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建立货币合作联盟,形成一个亚洲区域多元货币合作体系;这种亚洲多元货币体系的核心是,以人民币、日元、韩元、新加坡元、港元、新台币等主要亚洲货币为主体,通过建立某种独立的亚洲多元货币汇率机制和相互储备机制,使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形成一种整体的抗衡力量,在国际上形成一个美元体系、欧元体系和亚洲多元货币体系三足鼎立的格局。在人民币和亚洲多元货币体系的国际地位稳固后,人民币逐步和欧元、美元松绑,提高亚洲经济圈的经济独立性。

在这一战略模式和策略选择中,人民币捆绑美元和欧元的条件已经具备,关键是建立亚洲多元货币合作体系;目前,亚洲几个主流经济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在国际上正逐步被边缘化,这些国家和地区承担美元和欧元的风险也最大,这是这些国家和地区所不愿意看到的,加之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有很高的依赖性,同中国进行平等合作是一件互利互惠的好事,大家都可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争得一席十分有利的地位。这种亚洲多元货币合作联盟的建立,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能的。

在国家和地区选择突破策略上,中国香港是没有问题的,应该将日本作为重点,只要能和日本达成了合作共识,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其它国家和地区就会主动加入。如果首先和日本形成合作共识的难度大,则可以先选择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等达成合作共识,形成一定气候后,日本就有可能加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消除政治上的障碍和对中国的某些疑虑,特别是要合理的解决或搁置一些敏感的边界争端问题。

当然,人民币也可以选择捆绑美元和欧元,独立实现国际化的模式,实现的时间可能快很多。但这种模式不足以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产生战略性影响,人民币也容易受到国际阻击,所付出的综合成本也会大很多。

2、国际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中国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战略目的是要完备中国的国际经济链条,增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和掌控能力,提高国际经济活动的综合效益。这次国际经济危机为中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途径选择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国际基础资源开发的战略投资;二是对国际消费市场控制能力的投资。

对国际基础资源开发投资的地域选择,应以亚洲、南美洲和非洲为主体,这些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开发的潜力大,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

对国际消费市场控制能力的投资地域选择,则应以和中国贸易额大的欧洲、北美洲和亚洲为主体,这些区域受这次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最大,影响的时间也可能较长,正是投资的最好时机。

目前,中国具备跨国投资能力的企业主要还是国有企业,但这些国有企业主要还是在资源开发投资的综合能力较强。在国际消费市场控制能力上的投资企业,不论是现有的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不具备国际投资和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需要国家整合力量,重新组建,关键是要有在国际消费市场具有丰富的投资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这可以在香港、台湾省和海外华人中物色,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投资和经营管理。

标签:当今世界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27619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