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外伤有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到患者的听力,还可能引发中耳炎。
轻微的外伤性鼓膜穿孔能够自己恢复,恢复期间内要保持耳道干燥。
穿孔比较小的患者可考虑烧灼法和刮贴法治疗,而穿孔比较大的患者则需要进行鼓膜修补。
另外如果有发炎的情况,则需先进行消炎处理。
鼓膜处在耳朵的中耳鼓室与外耳道相交的地方,能够放大外面传入的声波,对听力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出现外伤性鼓膜穿孔,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更容易出现细菌感染、诱发中耳炎。
那么针对外伤性鼓膜穿孔,可以采取哪些治疗措施呢?
1、日常护理
轻微的外伤性鼓膜穿孔可以等待其自愈,自愈的时间一般为3~4周。在这段期间内患者一定要做好耳部护理,不要让耳朵接触到水。洗头或洗澡的时候,患者可以用棉球来堵住耳道,以保持耳道的干燥。恢复期间不要掏耳朵,避开游泳运动。
如果3到4周后,鼓膜穿孔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则需要尽快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2、烧灼法
烧灼法会先将处理过的棉片放在残余的鼓膜上湿敷,用三氯醋酸液涂抹在在穿孔边缘,形成烧灼圈。然后在涂上尿素液,多次烧灼后穿孔部分会慢慢闭合。
烧灼法需要反复实践,坚持一段时间才会有效果。
3、刮贴法
刮贴法仅针对穿孔比较小的患者有效。先将处理过的棉片放在残留鼓膜上湿敷一段时间,然后用细针刮除穿孔边缘的上皮,反复操作直到穿孔部分闭合。
针对穿孔比较大的患者,可考虑进行鼓膜修复。
4、鼓膜修补术
鼓膜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成功率也比较高,当前医学技术非常发达,鼓膜修补术的风险也比较小,适合穿孔比较大的患者考虑。
鼓膜对耳朵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伤导致鼓膜穿孔应尽早治疗。
另外,如果患者的鼓膜穿孔已经出现了炎症,需要先进行消炎处理,处理完毕之后再考虑鼓膜修补。
已经恢复的患者则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健康,改正掏耳朵的习惯,不要长期处于灰尘比较大的环境,避免耳朵伤害再次患病。
标签:外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