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风湿病症状
类风湿病的症状关节畸形:
是本病的结局。多由关节软骨与骨破坏后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或因关节周肌腱、韧带受病损害后使关节出现各样畸形,如手指尺侧偏斜、天鹅颈样改变等。这是类风湿早期症状表现。
关节痛:
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见于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为膝、趾、肘、肩、踝、颞颌关节等,对称性,伴有压痛,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这属于类风湿早期症状。
晨僵:
指病变关节在较长期静止不动后出现的僵硬感,必须通过活动方能逐渐缓解。
在关节病变中本病活动期的晨僵最为明显,可持续达1小时以上。
关节肿:
因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慢性病人因滑膜肥厚引起。
凡有关节痛部位都可以肿胀。这也是类风湿早期症状之一。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类风湿病是一个治愈率较高的疾病,但是如果没有及时的接受治疗,治愈的概率也就低很多。
所以,为了不承受危害,就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查治疗。
此外,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暖,这样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2类风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 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 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 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6)植物药 目前,已有多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植物药,如雷公藤、白芍总甙、青藤碱等。
部分药物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必须强调,功能锻炼可以使类风湿病患者的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关节特别疼痛的时候,不适合运动,但是,一旦疼痛改善,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活动。应鼓励患者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另外还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彻底康复.
3警惕类风湿病的治疗误区
1、求“根治”心切,听信一些言过其实的宣传和小广告
以为本病可以短期内根治,四处乱投医,导致误诊误治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我科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患者都有着误诊、误治的求医经历,有的甚至延误了十余年,导致关节残疾。
2、长期使用止痛药
有些人至今还错误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死的癌症”,没有治疗方法,对治疗悲观失望,没有信心,自己到药店随便买点止痛药吃上,止止痛就算了,有时还任意加大剂量,这是错误的。
很多止痛药虽能缓解关节痛和肿,但治标不治本,不能阻止关节破坏和变形。
3、用激素就能好
糖皮质激素由于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消炎止痛作用很强,且很快生效,因此常被乱用。
不少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吃或打一针就不疼了,也能吃饭了,人也变胖了,就是不能停,好像“成瘾”一样。
其实长期服用激素除了发胖,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用激素,应遵医嘱。
4、不重视综合治疗
不考虑个体差异,忽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这样的治疗时无效治疗。
5、不注意用药安全
不正确选择药物,掌握不好药物的计量、疗程,不及时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6、自选风湿药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病,尚不能彻底根治,不少风湿病患者久病成医,经常自己选购药物。这些药物的组成仅仅是地塞米松(一种不宜长期服用的长效激素)、消炎痛和维生素。而说明书上却写着“本品全部由草药配方和维生素构成”,是风湿病的特效药。
确实,患者在服药的早期感觉有止痛效果,但这些药物不可能真正缓解病情,长期使用关节照样会变形,且可能带来胃肠损害、骨质疏松、感染、糖尿病等不良反应。
7、擅自停药
有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觉症状减轻了,就自己停药,不再治疗。
其实,临床症状改善与病情完全缓解并不等同,不痛可能只是表面现象,随意停用缓解病情的药物,病变就会继续向前发展。
8、长期不正确的服用中药
长期服用含有大量荷尔蒙的中成药导致股骨颈坏死的病例在国内常有报道。
荷尔蒙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标不治本。一般在急性期、免疫抑制药尚未显效时使用。
一旦出现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副作用,就需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即使中医,也只能缓解疼痛,减少西医的副作用,不能起到根治目的。
4类风湿病如何饮食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要合理饮食,在饮食烹饪上,一般不采取炸、烤、熬、爆等烹调方法,以免破坏食物的有效成分,或使其性质发生改变而失去治疗作用。应该采取蒸、炖、煮、煲汤、酒浸、泡等方法。烹饪的目的在于及味美可口又要保药性。
类风湿病饮食 1.饮食不可偏嗜:鸡鸭鱼肉,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视,应搭配合理。
类风湿病饮食 2.饮食宜清淡: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常受病痛折磨,又长期以yao物为伴。病发作时,更是茶饭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则可以保持较好的食欲,二则可以保持较好的脾胃运化功能,以增强抗病能力。
类风湿病饮食 3.饮食要节制: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宜。
不可因担心体质虚弱、营养不够而暴饮暴食,增加脾胃负担,伤及消化功能。
类风湿病饮食 4.注意饮食宜忌: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的病程较长,如果患病后忌口太严,长年日久,影响营养的吸收,对疾病的康复不利。
一般说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饮食,不必忌口。只是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灼热时,不宜进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脾胃虚寒者,少食生冷瓜果及虾、蟹、竹笋之类。一旦病情稳定,忌口即可放宽。
类风湿病饮食 5.正确对待食补与yao补:无论食补还是yao补,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须根据病情及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来进行。
如牛奶、豆浆、麦乳精、巧克力虽是营养佳品,但体内有湿热或舌苔粘腻者,多食反而腹胀不适,不思饮食;人参、白木耳、阿胶虽能补气养血,但脾胃不和或湿热内蕴者服之反而壅气助湿,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5风湿病与类风湿病的区别
1、疾病分类不同:风湿属于外科中的骨科疾病,而类风湿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2、病因不同:风湿多是由风寒、潮湿、地理等因素引发的骨关节疼痛,患者往往生活在寒冷及潮湿地区。
类风湿的病因并未完全明了,一般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心理或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3、临床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且伴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且风湿表现的疼痛常常游走不定,有时是这个关节发作,有时是那个关节不适,疼痛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几天就可消退。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不会影响心脏,少数病人可有心血管疾病,但绝大多数病人无心脏病症状。除疼痛症状外还伴有发热、贫血等症状,疼痛多在固定位置,不会游走不定。
4、发病部位不同:风湿发病的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而肩、肘、腕关节以及足部的小关节少见。类风湿多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处,会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
5、康复效果:与风湿相比,类风湿的完全康复率较低。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风湿病与类风湿病的区别的内容,现在大家应该可以把风湿病与类风湿病分辨清楚了。其实不管是哪种疾病,都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大家最好在生活中尽可能的去预防各种疾病。
标签:类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