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良品铺子2021年营收距离百亿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良品铺子2021年营收距离百亿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2023-08-06 23:36:45 编辑:join 浏览量:568

良品铺子2021年营收距离百亿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提到自助餐,不少都市白领肯定知道“金钱豹”,作为一个知名的自助餐品牌,它一度被视为行业内的标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餐饮巨头,如今却接连出现关店谢客的现象。

6月28日,十余位金钱豹食材供应商在北京金钱豹翠微店门口提出金钱豹拖欠供应商货款近2000万元,让这个从去年就开始诉讼缠身的餐饮公司,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从去年开始,金钱豹的整体经营就出现了疲软,其在全国多个门店接连关门。今年以来,杭州、郑州、深圳、苏州等多家门店也相继倒闭,一个庞大的餐饮帝国走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据了解,因为经营不善,金钱豹已从26家门店闭店到只剩2家,目前仅剩北京的翠微店和上海的一家店面还在正常运营。曾经代表着高端自助餐的金钱豹,如今不仅拖欠供应商货款又陆续关店谢客,也不禁让人唏嘘和费解。

2003年10月,首度以金钱豹国际美食百汇的经营模式登陆上海餐饮市场,成功开启了国际复合式自助餐厅的先河。汇集国际美食于一家,堪称自助餐界的“航母级”企业,其坚持合理利润、正规经营的理念,精选最好的食材,提供最优的环境,使用最新的料理,让不少食客流连忘返。

在金钱豹,一切都是透明和开放的。通透的用餐环境,水幕衬托下的现场乐队演唱氛围,世界各地的珍馐风味都作着最直白的呈现。厨房没有一墙之隔,每个独立的开放式厨房都由不同的名厨亲自打理来自美式、日式、法式、台式和港式的美食。

2011年之后,金钱豹在全国的店面最多时达到了26家。不仅如此,每家店面的面积达到数千平方米,并且开始向二三线城市下沉,每家新店装修费用动辄上千万元。从这样的架势来看,金钱豹几乎是要把高端路线走到底。

在很多熟悉金钱豹的供应商看来,金钱豹曾经的快速扩张使成本高企,运营水平则没有跟上,是导致其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

高速的扩张带来的必定是更大手比的投入,但高端餐饮毕竟受众面不太广。把店开到二三线城市,有多少人能够消费得起?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有的店还没有度过养店期就歇业了。

据媒体披露,金钱豹2014年被迫放缓开店速度,改变原本加快拓展二三线城市的策略,开始转型并制订名为“豹变”的逆势转型策略。

2014年下半年,“金钱豹”中止新开8家国际美食百汇的计划。有知情人士透露,事实上,2015年开始,金钱豹的营业状况和销售业绩就不太好,此后持续恶化。

2015年6月中旬,金钱豹被上市公司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这是继2011年被欧洲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收购之后,“金钱豹”面对较大转型压力后第二次被转手。但,即便如此,仍无法力挽狂澜。

2016年年报显示,嘉年华国际餐饮业务收入约为4.39亿元,餐饮业务业绩亏损约为7245万元。嘉年华国际在财报中也明确表示,餐饮业务业绩就是来自于2015年收购的金钱豹。

此外,据嘉年华国际相关公告披露,金钱豹在2013年和2014年税前亏损分别约为2.24亿元、2.08亿元,净负债分别约为3.27亿元、4.44亿元。

与此同时,频繁关店对金钱豹的储值会员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多位消费者介绍,他们此前在金钱豹消费时,听了店员的介绍之后,办理了会员卡,此后每次前来消费,店员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推销,有消费者表示想要退卡,但是却未能如愿。还有消费者在一个多月前曾前来消费,并没有明显异常。可是关店之后,办理了会员卡的消费者们并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更多的持卡消费者想趁着这家店面没有关闭,赶快把卡上的余额消费完。据悉,目前,金钱豹对会员卡的处理办法是只退实名制的会员卡,非实名制的会员卡不予退卡,并且原来有过优惠的额度也要扣除。

其实在本月初,众多供应商已经到金钱豹上海总部讨要货款,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称会向控股股东香港嘉年华反映,但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复。

从事酒店餐饮行业十几年,从一名普通传菜员做到星级酒店老总,其中有幸在太原北美金钱豹工作数月,浅谈一下我的经历。

应聘之时我报的是运营部(金钱豹的运营部其实就是酒店的餐饮部的楼面部分,不参与管理后厨),可实际分配却是综合管理部,这就暴露了金钱豹的第一个问题:用人专业不对口。入职的第一天就被以前的熟人告诫:不要惹厨房的人,后来我才知道后厨老大都是台湾人,飞扬跋扈,如果开会的时候你反映一个厨房的问题,随后他就把你往死里整,而店长一般也是台湾人,对这种事情都是闭一眼的。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和整理,发现了金钱豹的第二个问题:管理混乱,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最后只能由店长指定部门解决。基本了解了工作流程之后我参与了每日的例会,那么第三个问题就出来了:派系斗争。金钱豹的内部基本上分为四个派别,首当其冲的是台湾派,基本每个店的首任店长和厨师长都是台湾人,嚣张,无理取闹,刻意刁难(其中有一位厨师长与众不同通情达理叫车*生,我印象深刻),其次是北京派,因为太原属华北区,华北区的管理在北京,所以像人事,财务等均为北京派,再次为上海派,综合管理的老大在上海,所以资管,验收等均属海派,最后就是本地派了,因为如果本地的人再不包成团就会被人排挤。每次例会都像是一场战争,一场会议下来就会疲惫不堪回首,往往都是在明枪暗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中度过。第四个问题:运营成本极高。其中最高的是人员成本,以北美店为例,前厅后厨,后勤及其他人员达到了近三百人,要知道餐位数才不到400,几乎人员与餐位数达到了1:1。十几个明档操作台,中央厨房,粗加工厨房,厨房人员就基本上一百多个,“台干”“京官”不记其数,加上配套的高管宿舍,差旅补助等等,每个月的人员开支可想而知。第五:账目混乱,人员更迭。尤其是在资管,冻库方面,前期遗留问题极多,前期没有任何交接,没有任何账目,库房出入没有在系统做帐,台账一塌糊涂,资管在觉得账目乱的无法交代的时候往往选择自动离职,于是新员工在一团乱麻中摸索前行,然后再离职……

工作了6个多月,我已经对金钱豹完全丧失了信心,于是选择了辞职,摆脱了每日的纷乱和煎熬,我发现自己在金钱豹并不是一无所获,我几乎学会了所以的办公软件,Word,Excel,Access,PPT,金蝶,呵呵……

我认为还是消费者的观念转变和金钱豹本事的定位问题吧!我最早在07去过一次乌鲁木齐的金钱豹,那时候感觉真的好棒啊!有什么千层酥奶油蘑菇汤 鹅肝酱 以及大量的甜点。总之要比同时期的其他自助比起来确实足够“奢华”,几乎吃完饭是抬着出来的。但现在想想金钱豹是比较抠门的,主菜类的并不能随便拿,而是给了几个小夹子,夹到要吃的菜品那,最后给你送上来,而且我记得有个北京烤鸭还是限份的,而且它是限制时间的,到一定时间会赶你出去(当然没见他们真正赶过)。后来在到那里吃饭是09年了,到那时候就觉得没什么稀奇的了,首先可能是已经来吃过,没什么新鲜感了。再者是虽然时隔两年但他们的菜品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么多种。最后是其他自助餐厅发展很快,不但在菜品比它有优势而且价格上颇具性价比。还有就是如果你真的想去吃豪华自助餐,也不一定会选择金钱豹。其实金钱豹的环境一般,里面人很多很吵。并不适合商务餐,而一些五星级酒店的自助,比如丽思卡尔顿,谢尔顿的自助餐就很优秀,环境也较为良好,价格上也比较亲民。所以我认为金钱豹衰落的原因在于没有抓住消费者。且自身经营不善

谢不邀,擅长开店的邦主来回答这个问题。

下面先来看一下金钱豹的辉煌史!

金钱豹的传奇史1991年

台商袁昶平在台湾地区成立了“金钱豹KTV酒店”。

22年“披荆斩棘”变成一个横跨两岸的大型餐饮、酒店集团。

2003年

高举“高档自助餐”大旗进军上海,开启中国自助餐的鼻祖模式。

8年高歌猛进,金钱豹贴上了“最贵”、“最豪华”、“扶墙进,扶墙出”的标签,成了一种现象级存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级网红啊。

2011年

袁昶平喊出“3年内在拓展40家店面,年营业收入挑战3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

同年7月,金钱豹就被卖给了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商安佰深,15亿。

2013年

金钱豹在中国的门店数量突破20家。此时的CEO的缪钦喊了个新目标:“进军二线城市,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20亿元和建成50家门店”。这一年,亏了2.24亿。

2014年

打脸了,全年仅开设了3家门店——青岛店、福州店和北京翠微店。这一年,亏了2.08亿。

2015年

金钱豹以2.53亿港元“清仓大甩卖”给了嘉年华国际,4年身价跌了近6倍。

2016年

嘉年华想大干一场来着,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金钱豹又亏了约7245万元,全国还剩13家分店。

2017年

金钱豹最后一家门店关闭,供应商堵门讨债2000万。

故事完。

土豪还在,土豪级的餐厅为何倒了?

在说金钱豹倒闭的原因之前,我们先看看它为什么火了。

1、为何成功

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刚刚突破万元大关,中国消费文化正进入暴富的第一阶段:追求物质和数量的双重积累。

金钱豹在此时打出“哈根达斯和海鲜任意取用”的口号,正好在文化象征和数据增长之间找到了平衡。

在那时,请朋友吃饭吃到吐比吃的精致更有才有面子,金钱豹正是其中佼佼者,不仅让你吃到吐,还能吃的精致,能实现面子和肠胃的双丰收。

这种商业策略,在当年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2、为何失败

随着中产群体的扩大和消费理念的升级,餐饮逐渐走向精致派路线。不求吃的多而奢华,但求吃的健康而风雅。

概括来说,金钱豹的失败主要在于三点:

1)消费升级下未及时转型

随着大众餐饮的兴起,消费者偏好有特色、性价比高的餐厅。而自助餐竞争优势在于特色化和精品化,金钱豹“大而全”的经营方式无竞争优势,难以做到“专而精”。

2)不好吃是餐厅的天敌

金钱豹大而全经营模式的另一个弊端就是难以做到好吃。据店小二搜查到的客户评价来看,普遍反映出金钱豹食材的品质和口感显著下降。一家又贵又不好吃的店谁还会再去呢?

3)“高端”形象不再,利润空间压缩

海参、鲍鱼等海鲜产品逐渐平民化,高端自助餐也不再是新鲜事。中高端自助餐对成本管控,出品管理的要求非常高,损耗也大,利润空间相对越来越低。 金钱豹盲目快速扩张的后果就是成本失控,利润空间缩小使得金钱豹运营困难。

成也萧何败萧何,从商不能没良心

餐饮经营不善倒闭本是“商家常事”,但金钱豹的落幕就有些令人不齿了。拖欠供应商货款,遭起诉后承诺还款不兑现;拖欠员工工资;会员卡余额迟迟不退还,官方电话打不通,官网进不去。

金钱豹最后一家门店关门而来之后,负面新闻不断,嘉年华国际始终没有发声。店小二觉得咱开店奔着赚钱去没错,但真的不得以走到倒闭的那一天,也好聚好散。买卖不在人情在,良心在。

谁都会想着要东山再起,咸鱼翻身呢。如果信誉丢了,口碑差了,之后也很难在业内立足,获得消费者的信任。由此,店小二希望金钱豹能够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给供应商和消费者一个交代。

还记得上次吃金钱豹是什么时候么?

作为曾经在上班族心目中比较有档次的自助餐厅,金钱豹最近却频因供应商上门讨债而被热搜。

所以,持有金钱豹会员卡的小伙伴,赶紧去退卡吧!

26家店全军覆没

继世贸天阶、王府井、中关村、亚运村四家店停业后,7月1日,翠微店也关门了。请注意,这是北京市范围内最后一家金钱豹了。

在倒闭前的最后一周,金钱豹翠微店遭遇了十几位供应商联合上门讨债。供应商称,金钱豹拖欠债款达2000万元。

其实,早在2016年5月,十多位供应商就曾在金钱豹亚运村店维权,追讨所欠货款。据称当时金钱豹拖欠供应商的货款高达1600万元。金钱豹对此给出的官方说法是:正在进行内部审计流程,财务账款暂时冻结。真实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消费者闻讯退卡

在7月1日停业后,金钱豹翠微店内只有4、5名工作人员维持。前台工作人员透露,目前仅剩几位工作人员办理退卡。如果是在翠微店开的实名制会员卡,门店号称45日内退款。那些非实名制的消费者,工作人员称“应该也可以吧,先登记填单子”,但究竟能否退钱,店员看来是不敢保证。而在其他门店办理会员卡的,得先登记,等上海总公司退卡中心派人联系。关于退款的时间,工作人员说,“这个不好说,退卡的人很多。世贸天阶、王府井店来退卡的大概有200人,中关村也有 200多,还有天津、郑州、沈阳等一些外地打电话过来要求退卡的,你得等着。”这一等,恐怕只能比45天更久吧。

金钱豹没有提前告知消费者停业信息。7月3号下午,某位王先生来翠微店办理退卡。他说自己没有收到公司的任何信息,而是从网上看到金钱豹停业才赶来退卡。但是店员称,由于他办理的是3000块钱送400的优惠卡,而公司规定退卡时要扣掉优惠的400块钱。因此,会员卡里的余额并不能得到如数归还。可问题是,多数人当初就是看在这个优惠的面子上,才办的卡!现在你单方面说优惠无效,消协会答应么?

门店扩张遭遇滑铁卢

如今只剩上海总部一家

2016年,就有供应商因拖欠货款,将金钱豹告上法庭。此后,金钱豹就迎来了大面积关店,2016年底至今,仅半年的时间,就关了12家店,只剩下上海总部的门店。

想当初,金钱豹的版图曾经扩张至全国大部分省,2012年门店数量有22家。

截止2014年底,金钱豹共在内地16个省的19个城市拥有29家餐厅,“数量多于其所有的直接竞争对手”。但是纵观2014年,金钱豹全年仅开设了青岛店、福州店和北京翠微店3家新店;2015年上半年则无一家新店开张,这显然预示着前途的暗淡。

金钱豹曾提出,到2015年实现开设50家门店的战略计划,这个计划现在看来如同痴人说梦,所以终究还是搁浅了。

连年亏损

供货商上门要账

中国经济网曾经报道过,2013年,金钱豹营业额为9.57亿港元,与2010年相比几乎没有多少改变,除税后亏损2.3亿港元;2014年营业额为7.14亿港元,亏损2.1亿港元。

《中国经营报》报道,自去年供货商集体到上海金钱豹总部维权之后,拖欠货款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由于金钱豹门店快速收缩,这些供应商担忧货款能否收回,因而再次聚集到金钱豹门店讨要货款。某供应商李先生说,目前金钱豹北区只剩翠微广场这一家门店在营业,南区也仅剩上海总部一家,“其他的都关了”。

“光拖欠我们这些人的货款总额就接近2000万元”,“现在其北京的门店基本上都关了,我们就要他们给个说法解决事情。”这位不愿具名的供应商和金钱豹合作已有多年,此前与其北京及天津的门店均有合作。据他介绍,2014年就明显感觉到金钱豹开始走下坡路,拖欠货款的情况从那时起已有迹象。

曾经的王者

今天的差评

早在2003年,金钱豹国际事业集团,首度以金钱豹国际美食百汇的经营模式登陆上海餐饮市场,开国际复合式自助餐厅的先河。该店在济南开业时,明星赵本山的助阵曾引来上万人的追捧。当时的风光,让人想象不到今天的萧条。

但是今天,大众点评上,消费者对金钱豹“菜品下降”、“服务差”之类的评价不少,许多人认为这家店大不如前。有顾客表示,自己之所以会去吃金钱豹仅仅是因为想把会员卡里面的余额用完。这家曾经的餐饮巨头曾宣称,“秉承高端自助餐路线,无限量供应哈根达斯冰激凌、鲍鱼、鱼翅等高档食材”,但如今的评价显示,该店“海鲜不再新鲜”,哈根达斯也已经“停止供应”。

两次“卖身”

暴露管理问题

2011年7月,欧洲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商安佰深接手金钱豹。这一次的“卖身”,被外界解读为是“金钱豹为上市铺路的信号”。

2015年6月,香港的嘉年华国际收购金钱豹,价格为2.53亿港元。

对于这两次“卖身”,金钱豹接连两次换东家后,门店经营的状况却越来越糟,说明金钱豹在企业管理方面已经存在很大的漏洞。

经营模式老化

吸引力下降

在2016年年报中,嘉年华国际曾表示,金钱豹需针对市场趋势及消费者喜好做出相应的转型,且金钱豹将逐渐由传统西式自助餐转型为多元化的特色自助餐(如海鲜自助餐)以迎合客户的口味。但是,我们还没等到其转型成功,就迎来了猝不及防的关店潮。

随着大众餐饮的兴起,消费者也许更愿意尝试一些特色的、性价比高的餐厅。自助餐竞争优势在于特色化和精品化,囊括一切的金钱豹反而没有任何优势。有媒体评价,“大而全”的经营方式很容易被归类为味道不佳、食材不好,“专而精”成为自助餐界吸引客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些新兴餐饮正在凭借其互联网思维以及对新一代消费主力喜好的精确判断而赚得盆满钵满,金钱豹作为老牌传统餐饮的代表,不转变其经营方式,可能是导致其萧条的原因。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持有金钱豹会员卡的小伙伴,赶紧去退卡吧!

金钱豹国际美食汇自助餐发端于台湾,曾红极一时。

2003年在上海开出内地首店后,金钱豹成为百姓心中高端自助的代名词。2010年,金钱豹国际美食汇在国内开设有18家门店,营业额近9亿元。

2011年,金钱豹国际美食汇高速扩张,店面最多时达到了26家,7月下旬,被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ApaxPartners)收购。然而之后的几年中,由于各种原因,金钱豹逐渐陷入发展瓶颈。

2014年9月4日《法制晚报》暗访组报道了金钱豹国际美食汇亚运村店、王府井店违规卖生食海鲜的事情,随后两家店遭到食药监部门的处罚,先后停业整顿。

2015年,金钱豹国际美食汇的股权再度易主。当年6月初,香港上市公司嘉年华国际发布公告称,以2.53亿港元(约2.0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金钱豹99.9999%的股权。比较看来,两次转让价格如此悬殊,业内普遍认为金钱豹此次是被“贱卖”了,理由很简单,“亏损”。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钱豹就退出了8个省份11个一线及二线城市,并且关闭了13家餐厅,仅北京就关闭了两家餐厅。雇员人数则由原来的2600人锐减至1100人。

显然,控股方又一次的变更并没有为金钱豹国际美食汇带来好运气,亏损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嘉年华国际2016年年报显示,嘉年华国际餐饮业务收入约为4.39亿元,餐饮业务业绩亏损约为7245万元。嘉年华国际在财报中也明确表示,餐饮业务业绩就是来自于2015年收购的金钱豹国际美食汇。

而《法制晚报》记者查阅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后发现, 2017年6月20日,北京金钱豹国际美食汇国际美食有限公司上传了2016年度报告,这份报告中指出,2016年,公司资产总额5118万元,其中所有者权益合计290万元。2016年销售总额1882万元,亏损金额为158万元,纳税72万元,负债总额4828万元。

金钱豹国际美食汇母公司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品牌拥有13家餐厅,包括位于北京的4家。仅仅过了半年多时间,金钱豹的12家餐厅都闭门谢客了

所以2017年金钱豹的惨淡收场都可以说是必然的了。

北京大饭店倒闭了很多家了,金钱豹属于高消费,倒闭很正常。前几年谁要是吃一顿,拍个照片,发个微博,还有赞,也有人打听,现在,谁要是发个高消费的照片,没什么人理睬,很尴尬,慢慢就不发朋友圈了,如果不发,还吃给谁看,挺贵的,而且都吃胖了。前几年,我家经常吃自助,几十元的,一百以内的,中午吃完了,晚饭就喝点稀粥。有一次,吃的太饱了,不怕大家笑话,回家后,连稀粥都免了,只能吃吗丁啉。慢慢的,为了健康,不敢吃自助了。后来,女儿生了二孩儿,又贷款买房,就不去饭店了,谁要是过生日,在家里自己做,花上几百,什么都有了。老百姓过日子,还得细水长流,起码不能挨宰,吃饭店时代已经过去了。说是为了健康,减少高热量,更主要的是省钱。网上天天有美食制作,大家都免费学会了,谁还去饭店?谁还去金钱豹?

感谢邀请,

简单的说,一方面是国人日益富裕,品位逐渐提高。尤其是北京,餐饮行业越来越丰富,想吃日本料理,法式大餐,海鲜百汇都有专门的餐厅,不需要像暴发户一样为了吃各种好吃的跑去吃自助餐撑的扶墙走,所以土豪式自助在中国的路肯定不会好走。另一方面,以金钱豹为代表的台湾餐饮在大陆人经营观念全面提升,管理日益科学的前提下,自己不思进取,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不考虑国人的需求,管理也一塌糊涂,菜单也迟迟不更新,衰落关张是迟早的事儿。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做过节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关键走的高端路线,但是该高端的没高端上铺,0809面200多一位还能勉强觉得不错,到了1415年,既然走高端路线就要把价位做上来,做到400-500一位,同样菜品服务跟上才有机会,才200来块钱高端的没人去,中低端又嫌贵,不伦不类了。不说别处,就说天津的赤道那海自助398一位,需要提前好几天预订,当天去中午都排不上座,证明高端还是有市场的,但金钱豹没跟上所以死了

标签:良品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25142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