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中国科普博览提问: 国内外有哪些好的科普形式或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科普博览提问: 国内外有哪些好的科普形式或经验值得借鉴?

2023-08-04 06:56:38 编辑:join 浏览量:545

中国科普博览提问:  国内外有哪些好的科普形式或经验值得借鉴?

科学中心、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之类机构的展示和教育活动。

按照美国15年前的经验,1个中规模的类似机构,可以每年吸引50万观众,其中包括75000学生团体。在人口密度大的中国,如果运营得法,观众数量可能会还要多。

再举个我国的例子,上海自然博物馆“大地巨子”展览(大象主题),88天的观众量达到了40.2万。其中展览设置的重要问题“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得到了34.57%的观众关注度。

其中最好的展览,具备把“科学普及”这个领域内的话题,上升为一次社会事件,并且能深刻的影响社会共识。星球大战能在美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举办的主题展览关系密切,甚至一度成为星战迷的活动地。

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博物馆学家史吉祥先生提出“博物馆公众”的概念,即博物馆也能影响到不处于博物馆馆舍当中,而又关注、喜爱博物馆的人,虽然这种影响可能是被动的。但是随着网络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崛起,考量博物馆影响力的时候,就不能只算博物馆的观众数量,而要考虑到进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和未到博物馆参观的“公众”二者的综合作用。而且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普及、90后互联网原生一代的崛起、数字博物馆到智慧博物馆概念的发展,博物馆的社会效应还会放大。

从博物馆发展史来说:

可以说,现代社会对形成科学、科学普及重视的观念中,博物馆在其中的贡献良多。目前我国自然科技类的博物馆还不多,优秀的展览也很稀缺,在这一领域用力,边际效应还不明显。

同学的讨论补上来点儿:

我想起我去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去参观,真是不看一下不知道什么是“大”工业。

办好展览,也可以看做是科普届老前辈甄朔南先生的遗愿把。

我个人觉得目前最成功的科普当属BBC的各种纪录片系列,专业,通俗易懂,受众面广,覆盖面广。

个人觉得目前比较常见的科普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电影,在电影里面进行一定程度的科普,比如好莱坞近年的星际穿越、末日崩塌等,均在电影里面进行了一定的科普、和灾难来临时自救知识的宣传。利用电影和明星的影响力扩大广大人民群众对科普的接触面,这一方式在我看来比目前大部分科普形式都要好。

二、网络直播(制作视频小短片),用一些看似“目瞪口呆”的试验进行科普,比如教你如何在家制作个月球、如何让快速鉴别你食物中某种成份的含量等、街头实验等。流言终结者系列不就是一种形式很好的科普吗。

三、借用网络舆论关键词进行科普,这方面好像官媒好长时间以前就开始做了,不过就目前而言影响范围不是那么的大,只有重大活动或发现的时候才会跳出来进行一番科普。像网络新闻里经常报道某地又出现个天坑啦,又发现个什么“神秘物种”啦,这时候就是科普的好时机。其实不单国内,其他国家发生了些什么不常见的问题或发现,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案例来进行科普,将范围扩大到其他国家中,时间快、效率高、专业性强、通俗易懂、久而久之让他们的媒体“引用”我们的“科普”进行报道,不单增加了进行科普的切入点,还能扩大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最后,NASA的科普影响力那么大不仅是他们在学术上、还在于他的影响范围是覆盖全世界的。引用我党的一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美国NASA不了解,作为温饱阶级学生表达一下个人看法。

果壳网,芝士回答专栏,微信、微博公众号模式。

1.一般需要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人们对于本职以外的事情,往往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求知欲。所以,利用好各个重大事件,推出适量的,既能较为全面能满足求知欲又不显得喋喋不休。有时候需要临时机变,如某地地震了,马上推出从地震原理到灾后重建有关知识的科普,但有时也是可以精心策划的,比如我国神州,天宫系列的发射通常是时间较为固定的,可以提前做一些文章,最好是利用中科院优势,穿插一些独家的信息,“独一无二”加上受众热情,就可以取得比平时好许多的效果。

2.语言应当通俗化,知识密度不能太大。毕竟是做科普不是编课本。

3.打造出一个品牌。作为学生一提到科普我首先想到的是“果壳网”,一提到果壳网许多人也会马上联想到科普。希望中科院也可以有自己的品牌。

4.向同类网站和作者学习。这属于老生常谈了。

书本模式。

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主要是两个部分:

1.百科全书。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小部分人喜欢看百科全书,反正我是无论中国大百科全书还是大英百科全书都喜欢看的,从小就是。倒不是说要写一本百科全书,只是如果有擅长的领域恰好受众又喜欢的话,不时地推一些单纯的辞典式的合辑,也许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2.系列丛书。目前印象比较好的,只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和科学出版社的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丛书。它们的共同点是:作者权威,风格轻松,内容不太简单但是可以大致理解,看完以后有满足感而不会头昏脑胀。我觉得科普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看芝士回答上一些专栏的文章也有这样的感觉,包括中国科普博览的一些文章,都是很棒的。)

除了这两个部分,也会遇到其他的一些好书,不过比较少。也遇到过一些不错的杂志期刊,不过看起来不是很方便也没多关注。

多媒体模式。

这里动画片,纪录片,电视节目,电视台模式比较熟悉,别的不了解就不谈了。

1.动画片。动画片最重要的当然是趣味性,但是也不能弄成肥皂剧。小时候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就不错,后来看的《多啦A梦》也常常引起我的求知欲,但是像《奥特曼》这种我一直觉得很无聊,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蓝孩子喜欢。其他的一些如《西游记》,《哪吒传奇》都不错,我觉得如果能把物理学史制作成那种风格,如果再能和中国历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就完美了。所以总结如下:一定有趣味性,除此之外,或者直接巧妙地穿插知识,或者引起求知欲,或者带有历史感。

2.纪录片。科普纪录片看得不多,但是看起来更有历史感和震撼感的纪录片,我相信一定能满足有科普意愿的观众吧。

3.电视节目。我总结了一下,科普类的电视节目,如果我喜欢的话,大约就是这两种吧:一种是以超自然如UFO,或者奇异病如渐冻人,或者奇异技能如手劈砖之类能马上吸引我兴趣的事情作引子,然后结合实验,理论等等娓娓道来的,另一种是原生态记录大自然,历史事件的。

4.电视台。这是关于收看平台的。我的建议是,如果可能,最好是建一个免费的电视台,最好开路播出。或者和一些电视台合作,我觉得CCTV9和10都是不错的平台,但是也最好能和地方台有合作。

5.除了以上,我觉得还有一点值得特别强调一下。太空授课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一种科普方式。不仅是授课的时候喜欢,也喜欢授课之后了解各种细节。

博物馆,实验室等现场展示模式。

我个人觉得博物馆最好能多和学校联手,从学生着眼,带动其他家庭成员……

同时希望能多照顾一下偏远地区话城市边缘群体,不仅让他们可以去,而且要动员他们去。

博物馆不了解,也不瞎说了。

做科普,最重要的当然是内容:科学而准确,轻松而有趣。

第二重要的是,让更多有意愿的人能接受到科普。

谨以个人经历说明这一观点。

我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都喜欢,可惜那时候没钱(其实现在也没钱,不过有e-book嘛),也不知道有图书馆和博物馆,常去的书店也很少有卖这种收藏为主的书,有也是锁在精品柜里,根本没机会看,于是只好挑一些各种出版社编的简版的“小百科”,但每次看完了总觉得不过瘾,看了几本书以后发现每本书都大同小异,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件事。直到后来中学时候自己向家长要了100元去本地的公共图书馆办了张卡,才发现了这两套百科全书,而且一看就爱不释手,因为这里的广度和深度不是那些社会上的普通出版社所能达到的。可惜当时学习已经不像小学那么悠闲了,所以也没能看多少。到现在我都常常在想,假如我的家境再好一点,不用家藏万卷,也不用有钱去书店买,只要我家离图书馆近一点,只要有人告诉我有这样一个面向公众的免费的图书馆,我一定会把小学所有无所事事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的,而且说不定(几乎肯定)我后来的中学会变得更顺当,而不是只通过上课-做题这种单一的途径来学习新知识,以后的人生也会随之改变……总之,小时候没机会接触更多知识的人,除了像我这样无法满足求知欲的,就是从此觉得学习比登天难的,并从此在职校(非歧视职校,只是因为这里分数往往最低)和社会里染上暴力,酗酒,抽烟等种种危害自己和社会的嗜好,并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得不说,小学时候的眼界,会对中学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大学和人生。

在中产阶级尚未成为社会主体,橄榄形社会结构尚未形成之前,让更多的偏远地区和城市边缘群体的孩子有更多了解世界的机会,不仅有利于这些孩子们,也有利于将来的社会。

当大城市可以请到topn大学的教授为中学生,小学生开讲座,辅导科技实践时,有的学校连最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没有。当某中学的学生可以和航天员一起太空授课时,还有的学生连电视都没得看。大城市的人们,即使不是主动寻找科普,也很容易被科普到。偏远地区和城市边缘群体即使有科普的愿望,也难觅途径。我觉得,对科普来说,虽然前者容易,但后者更重要。

如果只谈在网络上科普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多放一些免费资源。因为清北可以靠学校,富人可以靠钱买,然而,目前他们只是少数。而更多想学习知识的人,不是不想学,而是不知道到哪学,哪可以学。

完。

我想说说科普纪录片的事。 多图,手机慎入。

国内的科普类纪录片距离国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历史人文领域的科普纪录片差距稍微小一点,但自然、科学领域的差距非常大。实事求是的说,国产自然科学科普纪录片,似乎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吧。

1.BBC科普纪录片的重要特色是有主持人,有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的专家主持人。

众所周知,BBC系列纪录片成功打造出多名具有全球知名度的明星主持人。这些主持人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有些在为BBC做主持的同时还是大学教授、研究机构专家。例如:

于 普利茅斯大学 任教的地质学家

教授

于 曼彻斯特大学 任教的物理学家、 前摇滚乐队主唱 ,

教授

于 伯明翰大学 任教的人类学家及解剖学家

教授

对这位女主持印象特别深刻的是, 有一部纪录片她怀着孕参与野外场景摄制 。这是一种怎样的以科普为己任的精神?

相比之下,国产纪录片我最多见到外景主持人,主要还是旁白念稿。然而,虽然我相信这些专家主持人在拍摄的时候也会有事先准备的文案/提纲,但更多时候是即兴发挥。 一个人必须具有深厚的积累,才能把某个方向的科普讲的浅显好玩,这就是让专家当主持人的重要原因 ——他们可以与节目中请到的学者进行正面有效的沟通, 用最大的效率提取对方讲述中的知识点并将其转化为科普语言。

关于这方面的比较,国内有个现成的例子:央视10台的 地理·中国 。这个节目 有外景主持 ,也会 请到各地地矿专家 。然而,每每看到外景主持与那些专家的对话,我都会犯尴尬症。其次,文案的差距。 天地良心,地理中国的编辑很努力的在做文案 。然而没有在一个行业10年以上的积淀,文案写出来一是经不住推敲,二是令人看了犯尴尬症,三是常常弄出一种地摊悬疑小说的风格。要么在追求浅显的道路上迷失,要么在追求专业的道路上碰壁,要么在追求引人入胜的道路上走偏,缺乏合适的度。室内部分有内景主持,但可以看出对于科普内容的驾驭明显力不从心,仔细听还能时不时挑个错。

科普纪录片是一种很好的科普手段,它的作用性毋庸置疑。国内纪录片产业远远落后于国外也毋庸置疑,不过我觉得今后若是投资拍摄大型自然科学纪录片,这个角度是可以值得率先学习的。 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全职/兼职主持人,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文案团队和策划团队 ,这对于科普纪录片的制作具有长远的意义。

2.CG动画、实际取景和影视化拍摄的权衡。

BBC的科普纪录片最摄人心魄的是什么?我相信绝对没有人会说是CG动画,虽然这有很多。而会有很多人选择那些雄伟壮丽的 实景镜头 。无论是《隐秘王国》中微距拍摄的超萌花栗鼠,还是一些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对建筑古迹的刁钻角度拍摄,或者是走遍全球的外景拍摄。 画面是一部纪录片的核心,画面有多打动人,整部作品就能有多吸引人。 Brian Cox主持的宇宙的奇迹等系列中,大量的CG动画配以他深入浅出的讲解,确实很赞。然而,真正让人赞不绝口的,是下面这些画面——

航拍,不断上升和靠近,直至越过隘口。

旋转拍摄,立于山巅的Brian Cox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全世界范围的取景——这是阿根廷的冰川。这一步比较困难,但中国地大物博,国内处处皆是景。

能有体现美和艺术的拍摄手法——

用最简单的手法,讲述最复杂的道理——

以上画面皆出自纪录片《宇宙的奇迹》 第一集前30分钟内 :

我期待能在国产的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中看到类似的画面。

然而,现实是国产纪录片距离这类国际一流纪录片还差很远。就拿很多人吐槽过的舌尖系列来说吧,冗余画面多,画面取景经常缺乏视觉冲击力,缺少对美与艺术的表现,琐碎无意义的镜头倒不少。这说明,即便舌尖这样国内一流的文化纪录片团队中,对于取景和剪辑的理解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我并没有批评他们做的不好的意思,相反,我认为他们做的很棒——只是还可以做到更好。

近年来国内历史题材的纪录片 似乎又走进另一个怪圈: 影视化拍摄 。《河西走廊》也好,《帝国的兴衰》也罢,或者是《神秘的西夏》等,似乎又走进了把纪录片当电影拍的思路。对于实景的运用太少的话,容易出现审美疲劳。比如河西走廊吧, 开篇主题曲的MV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当然这也要感谢雅尼的曲子,但画面的运用和拍摄手法绝对没问题。但纪录片的内容部分,基本就是一个电影。 这样固然没有问题,从河西走廊好评如潮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历史题材的纪录片都拍成这样,看多了腻。

这是《河西走廊》——

这是《钓鱼城》——

这是《帝国的兴衰/大汉帝国》——

这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这是《神秘的西夏》——

海量的影视化拍摄画面,少量的文献画面、博物馆画面,加上穿插的CG画面,有没有觉得雷同?下次是不是应该把几部片中的重要演员都保持一下一致,比如刘邦啊刘彻啊什么的?

那么看看这一部,《楚国八百年》。以上的几类画面,它该有的都适时出现,但它有一个最独特的元素——

漫画!!

这样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也许这就是它能上央视1台而其他的只能在9台和10台播出的原因?

没有大量航拍的设备,没有满世界取景的经费,没有专家主持人,没有世界顶级艺术家作曲。但这部纪录片靠此一项就够吹一辈子的牛了。就问你怕不怕。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国内的历史科普类纪录片,已经步入国际前列了。这些影视化拍摄手法,同样在BBC,Historian,PBS等纪录片中见到。只是还有继续进步的空间,从创意的角度,从影视拍摄技法的角度。例如 从对本国的叙事扩大到具有国际视野的叙事,从对某几个民族的叙事扩大到多民族宏大叙事,从单纯的历史叙事提升到文明叙事的角度,而这些,是我们可以向BBC这样老牌大厂学习的地方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的策划团队和专业的文案团队。

杂七杂八扯了很多,然而我并不是做纪录片的。只是看过很多国内外自然科普及历史题材纪录片。看的多了,有感而发。说的不好,贻笑大方了。

我自己的感觉是,大多数的科普强调用简单、形象的方式讲述复杂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意思的现象,击破蛊惑人心的伪科学谣言。

这样的科普内容,对于传播具体的科学知识,和具体的伪科学谣言作斗争有很大的作用。

可是呢,这类内容中涉及的大量科学知识。看过这样的内容之后,大家可能都有一个感觉,就是觉得自己不懂的科学知识真多啊。

这可能会让我们觉得科学的事还是让这些学科学的人来做的,这种事没有大量的科学知识根本做不来。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和科学的距离更远了,进而渐渐忘记了,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探索,其实是天性。

我们即便不能完全解释有些现象为什么发生,但是我们可以体验观察、假设、实验、研究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的思考过程。

日本NHK电视台2013年做了一个系列纪录片,名叫《思考的乌鸦--科学的思考方法》。片名取自于伊索寓言中的乌鸦巧妙地利用鹅卵石喝到罐子底部的水的故事。

乌鸦知道科学知识么?应该不知道吧,但是它能喝到水,可能是因为它知道怎么思考。

这个纪录片以探究科学知识为背景,但是并不强调观众学习到知识,而是强调科学的思考方式。

这个纪录片中给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探究,但是一般都不给出答案。重点在于让观众体验科学知识发展中的几个核心要素:观察-假设-实验-研究。

看过之后,我的感觉是,你让我想了这么多,可是就是不给我答案啊,非常不爽。

如果你看了之后,也有这种不爽的感觉,那么,恭喜你!这种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不爽,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和自己体验的么?

好奇心,可能就是感觉到想知道又不知道的“不爽”。解决了“不爽”,就发现了科学知识。之后又陷入新的“不爽”,进行下一个研究。

我觉得,纪录片是喜闻乐见的方式。

天文方面就有很多制作极为精良的纪录片:

《宇宙时空之旅》

《旅行到宇宙尽头》

《寻找外星生命》

一、学生阶段

这阶段人群是科普的主要对象,也几乎是唯一会看书的,会学“”没有用”东西的阶段,以我经历而言,接触到以下媒介

1、图书

《十万个为什么》,***之迷等等

2、电视

《比克曼的科学世界》也被评为西方的十万个为什么,风靡全球

这个小时候每天回家都追着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搞笑!

每个人物都有特点,特别是那只被苍蝇绕着转的老鼠。

3、动画片

动画片无疑是对少年儿童最好的科普方式之一

《海尔兄弟》

这部非常经典,就不用说了,这部片衍生出来手办外围也是非常的火。

《蓝猫淘气三千问》

虽然被批评很多,但是我弟弟妹妹们可是每天追着看的

4、展览、博物馆

我老家是小城市,没有什么博物馆,但遇到展览都会很兴奋。

现在北京,看到这么多博物馆,真是非常羡慕这边的小孩

+++++++++++++++++++++++++++++++++++++++++

二、工作阶段

这个阶段的人,基本不会看什么书了,除了赚钱,房子等有用的东西,对其他“”没用的东西“不会有什么兴趣了。

他们比较喜欢在电视看别人跑步,看别人的孩子找吃的等综艺节目

喜欢在网上看一些碎片信息,随手传一些谣言等

追几个胖子每周定期拍的短片等等

如果能做一个很普及的综艺节目

做一些有影响的视频自媒体,这个科普效果会是相当好的。

+++++++++++++++++++++++++++++++++++++++++

三、养老阶段

我认为老人是除了青少年以外,科普的主要对象。他们有闲,于是开始关注一些以前觉得没用的东西,身体变差,于是开始注意养生方面的知识。

这部分人接受的科普载体有

1、电视

《养生堂》等养生节目

2、线下

免费量血压,免费义诊等

3、网络

微信鸡汤文等

对于老年人的科普,可谓是丢失的阵地,这个阵地你们不去占,那骗子邪教就会去占领。

+++++++++++++++++++++++++++++++++++++++++++

其他:

科普应该学习品牌,或者广告营销公司。

针对每一类人群,每一个收入阶级,应该有不同的销售方式,同时也应该有不同的商标。

科普芝士回答君: 针对的是精英码农,所写的文章就要干货满满(当然也不能太深奥)

科普微博微信贴吧君: 那就要注重传播,注重抓新闻事件,贴近生活,甚至要有攻击性,吸引眼球

科普纪录片君: 要无论片头,片尾,音乐,画面,特效,故事都要高大上,要以让小粉红五毛感动到高潮,那就是成功了。

科普综艺君: 要学习市面上流行综艺片的表现方式。

......

我觉得微博上的 博物杂志 的科普方式就非常好。说到底还是要亲民,考虑到普通民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度,谨慎使用生涩的专业名词,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科学。

我来提一个,之前写报告时候发现的。我要查一下航天方面的资料,但是发现国内中国航天局,航天科工之类的网站上有关科普的内容非常少,历史图片也不够多。后来我到NASA上看,有专门的科普区和航天器历史,包括每一次任务的历史照片。而且有一个板块上,还可以下载到免费的电子书。

我觉得国内的科研机构官网官微可以更接地气点,更注重科普性而不是行政性。

国内外的科普活动其实大抵遵循的原则都是一样的,科普活动的受众通常是学生和青年人,旨在激发灵感、寓教于乐。为科普活动创作互动性强的内容颇具挑战性,我们在此大家可以借鉴以下的三点经验:

任何内容的产出都需要秉持一个原则:了解你的受众群体。科普活动的受众多为年轻人,因此要确保你想传达的信息足够简洁明了,能够引发参与者的思考,但 难度不要太大 ,否则,参与者会因为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而无法理解科普活动的内容。

你可以与活动主办方一起讨论,了解学校目前已经教过了哪些内容,然后从这个层面开始进行内容上的衍生拓展。将知识用在理解新事物上,是最能令人产生满足感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种令人满足的学习过程,需要为受众群体专门定制一套科普内容。

科普活动应当既富有娱乐性,又富有教育意义。因此,要用一种能够提高参与感的形式来传达你的内容。比如, 想一想你的受众习惯接受什么类型的内容,并试着将相关元素融合到这次的科普活动中去 。

儿童特别喜欢通过触摸物体来进行互动,那么如果你传达信息的形式包含更多触感类的活动,效果会更加显著。对于竞争欲望更强的大龄儿童,可以考虑通过玩游戏的形式来传达信息。

如果是公共活动,孩子们有父母、祖父母或监护人陪同,那么,不要忘了让陪同者也参与进来。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受众群体的参与感,就要准备一些让父母长辈也能参与进来的事物,比如写有详细科普内容的传单,或者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活动。

科普活动最重要的要素是给予参与者一些活动结束后能够思考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 打造情景、举例示范 ,来说明为何你所科普的内容对他们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科普活动常用的一个项目是从食物中提取DNA。对于有儿童参与的科普活动,这是一种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完全无公害的试验活动,而且可以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当中。这种技术背后的原理可以用来在犯罪现场物证中确定罪犯的身份,也可以用来追溯祖先和古迹。这样引人入胜的例子能够真正引起大家的兴趣,让大家参与到你想要传达和分享的内容当中去。

当然是果壳的强行科普啊!果壳的微信公众号简直是典范啊,每天推两三篇科普都不会让人感到厌烦,(我基本每篇都看)(翻到最后看一下我贴的那篇男神写的小品文,你就知道我为什么每篇都看了)

举几个例子

以某个最近很火的事件为切入点进行强行科普

以爱奇艺节目《十三亿分贝》为切入点科普分贝的有关知识。

以精灵宝可梦捕捉皮卡丘为切入点科普生物知识

借助大鱼海棠科普气象学知识

上面是强行科普的例子,然后果壳还推一种文章,科技小品文,虽然本质上是科普,但是写得比散文还要优美和温柔,摘抄一篇Ent男神写的文章,简直美哭好嘛!!!

1954年,生物学家F.A.Brown从康奈提格的海边挖下来了一批牡蛎(Ostrea virginica),放进了千里之外芝加哥一个地下室里的水族箱。他是一个生物节律研究者,他知道牡蛎会随着潮水的涨落而起居。

搬入新居的头两个星期,什么都没有改变。牡蛎们依然按照它们正常的规律生活:它们时而缩回去,时而张开壳,捕捉海水里的浮游生物,喂养自己,一切遵循着遥远的康奈提格海岸的潮起潮落。

但是接下来的两星期里,发生了一件难以解释的事情。它们依然像潮水一样起伏,但是它们的高潮期行为却不再和康奈提格的潮水吻合了。不是佛罗里达,不是加利福尼亚,不是多佛,不符合科学所知的任何一张潮汐表。

经过反复计算,Brown意识到一点:这是芝加哥的涨潮时间。

但是芝加哥没有海。

这些牡蛎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地下室里,生活在玻璃箱的人造海水中。但它们知道海的存在,它们的祖先已经在海边生活了几亿年;它们可以离开海,海却不会离开它们。Brown猜测,也许牡蛎是感知到了气压的变化,从中反推出了潮汐应来的时间、自己应有的节律。没有任何一只牡蛎是有意识地在做这一切——但在某种深层的意义上,它们正想象着这样的一片海,一片不存在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海,在那里会有潮起潮落,而它们会随着海的节律而开合。

芝加哥没有海,但牡蛎带来了海。

美哭好嘛(ಥ_ಥ)这种温柔的科普,一篇都不想错过好嘛!!

我觉得最好的宣传方式就是NASA那种。

去了休斯顿和奥兰多的,感觉被洗脑了一样。

老实说…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展览…目前中国是暂时做不到的…

因为…他是…现场观摩运载火箭发射

比如说阿波罗11号的发射吸引了百万人级别的观看和六亿人的电视观众

所以说…相比于搞场汇报展示…如果能让大家成为某个科学事件的现场目击者,要好得多…

还有就是拍那种带情怀的纪录片,弄成类似《我在故宫修文物》那样的,

不过千万别搞个科学家在那里叽里咕噜的说超过三句技术术语……

哔哩哔哩视频啊。

就算在上面干在无聊的事情,也有n多人围观……

前几天有人直播睡觉,十万多人观看……

光一个液压机、烧红的镍球、砸iPhone等等无聊到爆的视频,也有无数人围观。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cctv和其他视频网站观看人数少得可怜,在bilibili上却引发无数讨论弹幕……

没有广告是一个原因,氛围好也是一个原因,关键是一个一个及时的弹幕加深了人们的印象。

相信你会是个很好的up主吧。( • ̀ω•́ )✧

微电影长度的纪录片啊

现在人们节奏太快

没有很长时间得空好好看完整的纪录片

那就把一次需要科普的内容轻量化

(个人以为视频的形式科普比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受众更广吧--)

标签:科普,博览,提问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24561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