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厂前身是原二机部49#工程。是二机部三线建设布局的项目之一,1964年4月开始在原选址四川省兴文县袁家洞建设,后由于地质等因素,至1969年1月,放弃原址。同年4月成立新厂选址工作小组,49#工程筹备处工委书记花浩任组长,工程处基建处吴荣章任副组长,根据粟裕新厂要在陕南和甘南选址的指示,至1969年完成二次选址工作。期间,二机部多位领导亲临现场考察,中央军委叶剑英、聂荣臻、粟裕等多位领导先后发出指示。9月15日,二机部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精神正式确定新厂厂址。10月10日毛泽东主席签发中央军委(10)168号电令,调迁军委工程兵第53师参加八一三厂洞库建设。11月16日“八一三厂革命领导小组”公章正式启用并对外办公。至此,八一三厂诞生,10月10日被定为厂日 1969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核工业建设的战略布局和总体规划定厂址。厂主体生产设施位于陕西汉中南郑县圣水镇麻柳沟,原工人大部分从内蒙古、东北、北京调入。特别是是中国核工业部202厂(在内蒙古包头一个大沙漠中)职工家属最多。813厂又叫36号信箱(用于家属寄信的地址)和27号信箱(用于国家运送机器和浓缩铀的运出)。原设计分为军品和民品,其中是以民品作为掩饰,主要目的是生产军品(浓缩铀)。军品在大山的山洞里生产,山洞里盖有二层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炮兵部队守卫。当年与苏联关系最紧张时,813厂四周被高压电网围着,很恐怖的。当年专门修建有厂区通到大河坎的十余公里的水泥公路和褒河转运站,原计划还要修一条通向厂区的军用军列铁路。813厂在汉中市设有招待所(西环路上)。1970年开始建设至1980年底,累计完成1、43亿投资,建成主要辅助设施及民用设施,主工艺金属钙小配套生产线,493、502(浓缩铀)元件生产线完成总量70%左右的情况下,于1981年缓建,次年停建,没有形成军工生产能力 1983年后由于国家战略政策调整等诸多原因,开始转民。八一三厂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在恢复和扩大金属钙生产的基础上,通过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及上级拨款,自力更生进行技术改造,相继建成硅钙合金、电解铝、活塞等项目生产线,至八十年代末期初步完成了转民目标。当时八一三厂对外名称是陕西中核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8月由于诸多原因宣告破产。后产权经过多次辗转,现已更名为陕西汉中锌业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八一三厂曾有汉中市公安局第二分局,下辖东区和西区两个派出所。有一小和二小及子弟中学。中学建成使用大概在1977年,教学楼在当时整个汉中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原生源是八一三厂子弟和中核21土建公司(后去江苏仪征)及中核23安装公司子弟。最多时有130余教职工和过千名学生(加两个小学)。中学在88年教学质量及声誉达到巅峰,子弟有许多考入国内各大名校,如我们胡坚同学就是八三年应届高考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成为八三届的骄傲。现学校已交付南郑县,名称为“八一三学校”,是九年制初级中学,教师约30余人,学生五百余人。
备注:现在山洞内设有地震监测设备,原打靶场已被占用。
813被历史淹没 如今坐在电脑前 只能感慨当年才参加工作 厂长 书记都和我们一样去扫卫生 如今的领导怕是连拖布都不知道什么样了 纪念哪个当年官兵平等 没有什么所谓身份地位的年代
标签:中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