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习的精髓在于内功的修炼,修炼需要讲究方法和步骤,长时间的盲目练习只是浪费时间。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太极拳修炼时需要把握哪些步骤,希望对大家的练习能有所帮助。
修炼太极拳需要讲究悟,学会多思考,多研究,到达一定程度定会找到自己的方法。
修炼太极拳因分为三步:
第一步炼精化气(固本培元)
修炼内功身法是关键,身正体自松,体松气自通,具体到身上,身体自然站立,头顶悬起,先把脊柱拉开,大椎向上领劲,有后贴衣领之意,尾骶骨向下松垂,并向前卷劲,拳云:“竖尾”,上下一对称拉成一个整体,它是拳中一身备五弓之“身弓”,如此修炼气功督脉之门也就打开了。
再将两肩根、胯根松开往回缩劲,自然胸空腹松,掌握好以上要领,身体随呼吸慢慢下降,两手松垂与两脚合住劲,两腿膝盖上提至丹田气海,全身亦着意于丹田,这叫做“虚领顶劲,气归丹田”,再用呼吸锻炼之,呼吸为何?
简单说,练习时需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之前有讲过腹式呼吸法-练到一定火候时需要掌握的呼吸法。
待后丹田气充实以后,再以意导气冲向前丹田,这样由后丹田到前丹田,再由前丹田到后丹田,周而复始,如同拉风箱一般,炬到一定程度,稍微一用意,前后丹田就象长江。
大海之水一样动荡不息,形成鼓荡气;在这个基础上,再以意导气,顺时针转圈越转越大,至无限大,逆时针转圈越转越小,小到无内,此步功为“内转呼吸”。
随之,带脉之气也逐渐充实起来,功夫再深入,稍一用意前后丹田及带脉便同时充实起来,这就是整个炼精化气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打太极拳,腰腹为太极,太极便是一气,一气便是太极,有了太极一气,盘拳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用腰,太极拳的运动能做到腰为主宰,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第二步炼气归神(心死神活)
上一步炼精化气的锻炼,炼的是前、后丹田及带脉,道家百日筑基功称之为元精炼成元气,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炼气化神的修炼,下手之功是松开中丹田,使中丹田与下丹田相呼应,才能够养自身的中气。
也就是说,注意力要集中,注意感受丹田之气的运行。
随着中丹田的炼开,下丹田好象没有了气,产生空、大之感,使下丹田之气(实气)便成了活气,此时,稍一用意,胸、腹便有松、空之感,这就是拳论上所说的“胸腹松净气腾然”。
打拳不是讲一身备五弓吗?
此步功成后,用意一吸气便到弓背上,犹如捕鼠之猫,蓄而待发。
这时,仿生的能力很强,仿猫像猫,仿猴像猴,仿虎像虎,感觉自己特别灵机。
在这个基础上,再松开玉枕穴,合灵机于顶,上丹田之元神才能出现,(此步功无明师指点不可轻炼,以免出偏),在行功时,尤其是夜间,眼前时常出现光感,这就是“性光”,神气一领,手、眼、身、步无所不到,之所以太极拳叫“神拳”。
第三步神气合一形成混元
通过上一阶段的锻炼,灵机出现,我们不但要用,还要会养灵机、养神,如何养?
唐道子“授秘歌”后一句“尽性立命”,实际上就是性命双修。
性即神,命即气,神、气相合才能成神。
修炼方法:行功时产生灵机,要神宜内敛,将其深深地潜于丹田气海之中,潜得越深,上身就越发空,越空神与气结合得越好。
如此,神归气、气归神,气归神,神归气,经过长时间修炼,便形成道家所谓的“内丹”、“圣胎”。实际上也就是“小周天”。
因为我们盘拳、行功时讲一动无有一动,运行的是大周天,所以还要将下部(胯以下)按中有提提至丹田,这叫做采地气;如此上盘之神、中盘之气连同下盘结合成一个整体,如同孩童未出生之形状,混元一气成矣。
以后在行功时,无论多么复杂的动作,只有一动、一静的要领,动之,神领形动,气往回缩,叫做“动之则分”;静之,神、气、形归于气海,叫做“静之则合”。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也就是太极拳的“开合”。
武式太极拳论讲“能懂得开合,才能用功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
从而走向太极拳的康庄大道。
标签: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