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为都可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两种黄芪的植物株外观有所差异。
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40-100cm。茎上部分枝,有棱,有毛。单数羽状复叶,托叶三角状披针形,小叶12-18对,较小,椭圆形或长圆形,两端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短柔毛。苞片线状披针形,比花梗短或近等长,旗瓣倒卵状长圆形,比翼瓣长;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光滑无毛,结果时延伸突出萼外。荚果半椭圆形,果皮膜质,光滑无毛,稍膨胀,先端有短喙。花期6-7月。果期7-8月。
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1m以上。上部分枝,具细棱,有毛。奇数羽状复叶。托叶条状披针形,长约6mm,基部与叶贴生。小叶13-31,椭圆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先端钝圆或稍凹,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有毛。总状花序生于茎和枝的上部叶腋,花序梗比复叶长或近等长。苞片线状披针形,比花梗长。旗瓣倒卵形,先端稍凹,基部有短爪;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比旗瓣稍短。子房有柄,结果时延伸突出萼筒外。荚果半椭圆形,果皮膜质,稍膨胀,种子3-8粒,花期7-8月,果期8-9月。
中药黄芪为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血虚萎黄、久溃不敛等病症。
标签: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