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什么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什么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2023-07-07 09:30:17 编辑:join 浏览量:535

什么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患者吴某,女,57岁,近日被蜱虫叮咬后出现手指关节肿痛,目前在用激素治疗,是否合理?根据卫生部的文件,激素属于慎用的药物。鉴于国内大多数医院还不认识这种新发传染病,在此科普一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granulocytic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的,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无形体病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主要有鼠、鹿、牛、羊等野生和家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主要侵染人体末梢血的中性粒细胞。无形体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1994年,美国得州大学Chen等首次报告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JClinMicrobiol1994,32:589)。

后来研究发现,HGA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其症状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相似,易发生误诊,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卫生部网站公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提醒广大医师关注这一并不常见的传染病。卫生部《指南》提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是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属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曾被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后来的系统发育学研究发现,应该将其单独列为无形体科、无形体属中的一新种,名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1990年,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名患者在被蜱螫伤后2周发生热病死亡。

在感染后期,医师观察到该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有小簇细菌。研究者开始时推测这是患者免疫细胞对革兰阳性球菌吞噬作用的结果。

血涂片检查发现,该患者的症状与人埃立克体病相似——外周血单核细胞周围有细菌聚集。但是血液培养和查菲埃立克体(E.chaffeensis)特异性血清学和免疫组化检测都找不到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的病原体。随后的2年中,有13例相似病例在美国被陆续发现。直至1994年,经过DNA测序等分子水平鉴定,发现该病的病原体与查菲埃立克体不同。

该病开始时被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HGE),因为其致病原在形态学和血清学检测提示该病原与马埃立克体和吞噬细胞埃立克体相似。随后,研究者提出,对立克次体科和无形体科家族做重新分类,废除了立克次体科,将埃立克体科的部分分支归作无形体科旗下,部分归作埃立克体属、无形体属和新立克次体属旗下。埃立克体属和无形体属包含了所有感染外周血细胞的蜱传播疾病病原。据卫生部《指南》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可通过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还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血液等体液传播,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证实。

因此,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为该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疫源地居民、劳动者和旅游者等。

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陪护者也有可能被感染。

美国2005年的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2001-2002年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年发病率为1.4例/百万人,60~6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

我国安徽省也于2006年发现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从发病率高峰月份情况看,夏季蜱活动频繁的月份(5月~10月),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病率较高。卫生部门分离出蜱虫所携新型病毒,感染该病毒临床症状与无形体病相似。

2010年9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有专家称,“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病毒,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病、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

传播途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可通过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还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血液等体液传播,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证实。因此,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为该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疫源地居民、劳动者和旅游者等。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陪护者也有可能被感染。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体格检查可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少数病人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进行激素治疗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合并脏器损害的患者,心、肝、肾功能检测异常。

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阳性。

其中: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病人发病第一周即表现有白细胞减少,多为1.0-3.0×10/L;血小板降低,多为30-50×10/L。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蛋白尿、血尿、管形尿。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血糖升高。

部分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可有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钙等。少数病人还有胆红素及血清蛋白降低。并发症如延误治疗,患者可出现机会性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直接影响病情和预后。治疗方法病原治疗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并发症,对疑似病例可进行经验性治疗。一般慎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1.四环素类抗生素

(1)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应早期、足量使用。成人口服:0.1g/次,1日2次,必要时首剂可加倍。

8岁以上儿童常用量:首剂4mg/kg;之后,每次2mg/kg,1日2次。一般病例口服即可,重症患者可考虑静脉给药。

(2)四环素。口服:成人常用量为0.25-0.5g/次,每6小时1次;8岁以上儿童常用量为一日25-50mg/kg,分4次服用。

静脉滴注:成人一日1-1.5g,分2-3次给药;8岁以上儿童为一日10-20mg/kg,分2次给药,每日剂量不超过1g。住院患者主张静脉给药。四环素毒副作用较多,孕妇和儿童慎用。强力霉素或四环素治疗疗程不少于7天。一般用至退热后至少3天,或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各种酶学指标基本正常,症状完全改善。早期使用强力霉素或四环素等药物,一般可在24-48小时内退热。因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尚缺乏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可对疑似病例进行经验性治疗,一般用药3-4天仍不见效者,可考虑排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

2.利福平:儿童、对强力霉素过敏或不宜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者,选用利福平。成人450-600mg,儿童10mg/kg,每日一次口服。

3.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磺胺类药有促进病原体繁殖作用,应禁用。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对病情较重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体弱或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胃肠营养、新鲜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治疗,以改善全身机能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

预防1.户外作业时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蜱虫叮咬

2.如发现蜱虫毒刺进入皮肤,切勿自行拔除,需要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辅以麻醉剂,等蜱虫被完全麻痹之后再用镊子取出虫体)

3.蜱虫将头钻入皮肤时,因头部有倒钩,直接拔出只会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其头部留在皮肤内造成持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4.被虫子叮咬后不应立刻打死虫子,而应将其吹走,以免虫体死亡后会释放更多的毒素。

标签:粒细胞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19471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