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我做了一个小实验300字(通用32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作文我做了一个小实验3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从小就对火山很有兴趣,听说小苏打和白醋可以做一个“火山”,我今天就要试一试。
首先拿出白醋,小苏打,色素和杯子。先把色素挤到杯子里,加入水搅一搅。咦?没什么反应呀?唉,算了!先继续往下做吧。我再往颜料水里倒入小苏打,搅一搅。哎,这实验,不会是假的吧?妈妈看着发愣的我,说:“你还没做完呢?怎么又停下来了?下一步才是关键呢!”于是我拿起白醋,心里像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既兴奋又害怕。当白醋碰上小苏打颜料水的一刹那,碗里涌现了许多小气泡,像被开瓶的啤酒。“唰”的一下,火山爆发了。
为什么火山会爆发呢?原来小苏打与白醋产生了一种化学反应,使杯中产生了二氧化碳,“火山”就爆发了。
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通过这次实验终于让我看见了我期待已久的“火山爆发”,让我知道了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生活中的科学真是有趣极了。
听说筷子可以把装在瓶子里的米提起来,我想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我准备的材料有:一个做好的漏斗、一碗米、一个空瓶子和一支筷子。准备好材料后,我开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漏斗放在瓶子里,往里面倒米,倒到一半时,我把筷子插在瓶子里,摇了摇,然后想提起来。可是,米没有被提起来。于是,我又往瓶子里倒米,快要倒满时,我再次把筷子插进的瓶子里,可是还是提不起来。我想:难道筷子不能把米提起来?抱着疑问,我又做了一次实验。这次,我把瓶子装得满满的,然后用力一插,把筷子插了进去,最后把筷子轻轻一提。啊!这次筷子轻而易举地就把米连同瓶子一起提了上来。哇,太神奇了!
可是,为什么筷子能把米提起来呢?我带着好奇心上百度找资料:原来,瓶子、筷子和米互相有一种静摩擦力,这样,筷子就可以轻易的把米和瓶子一起提起来了。
周末我做了一项实验——吹气球的瓶子。实验材料很普通:一个气球、一个瓶子、一碗100摄氏度的水,我想验证气球是否会被吹起来。
实验开始了,首先我将气球套在瓶口处,然后我把瓶子放入热水中。一秒、两秒,三秒……三十几秒过去了,可去球却还是纹丝不动。我有一些灰心,我觉得是水不够多,便加了一些开水。当我再把瓶子放入水中时,气球竟在片刻间被吹了起来。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我吓了一跳,手一抖水泼了出来而气球马上就扁了。我灵感一来,再将瓶子放入水中,神奇的是气球又被吹起来了。更神奇的是,瓶子一拿出来,气球就没气了,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我上午一直在想。后来上网查了一下,原来瓶子里的空气热胀冷缩,空气太多没地方了,只能往气球里挤,使气球变大。
看来做实验不仅要做,还要思考呀!而且,一个小实验不能做一次,要做很多次。因为有时一次是不能成功的,就算成功了也要去找找原因,然后再做一遍去验证哟!
今天,我想见见彩虹长什么样,于是我便做了一项彩虹实验。
我准备了三种色素、三个量杯、试管、滴管、取样勺、白糖和清水。
我先把清水分别倒进了三个量杯里,每杯20毫升,量杯外面分别标上A、B、C。再拿出白糖,用取样勺往三个量杯里分别放入两勺、四勺和八勺白糖,然后搅拌均匀。再把三种色素滴到ABC杯子里面。一种滴到A杯子里,一种滴到B杯子里,最后一种滴到C杯子里,每种滴五滴,也搅拌均匀。最后用滴管把三种溶液慢慢地滴到一个试管里。
哇,美丽的三色彩虹出现了,我的实验成功了!
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吗?让我告诉大家实验原理吧。因为在相同量的水加入了不同量的糖,溶解糖的多少不一样,导致液体密度各不相同,溶解糖最多的糖水密度最高,溶解糖最少的糖水密度低,密度大的液体重,会沉到底部,而密度低的则会处于上层,美丽的分层彩虹就出现了!小朋友们还可以用其他颜色的来进行尝试哦!
大家都知道,纸巾遇到水就会变湿,但有个小实验会让纸巾放进水里也不会湿。
今天我就来做这个简单的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有:杯子、纸、胶带、一个装满水的脸盆。
我先把纸用胶带牢牢地粘在杯子里,再放到脸盆里面,我小心翼翼地把杯子拿上一来,可是纸却湿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妈妈告诉我,应用把杯子垂直放入脸盆,不要斜着放入,不然空气进入了实验就会失败。于是我这次快速地把杯子垂直往水里压,过了一会儿,我快速把杯子拿上来,把纸拿出来用手捏了捏,发现纸真的一点都没有湿。我高兴地告诉妈妈实验成功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马上查了一些资料,这才知道,杯子压入水时,杯子里的空气有压力,让水无法进入,所以纸才没有湿啊!
小小的实验里原来存在着这么大的道理,看来做实验真是很有意义呀!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这个学期,我们三年级的同学都在养蚕,白白胖胖的蚕宝宝真可爱啊!到了周末,我打算做一个有趣的“复活蚕宝宝”实验。
实验开始前,需要准备一支笔、一杯水、滴管、实验托盘、带纸包装的吸管。实验开始了:首先,我把吸管两头的纸撕掉,再把两端的纸一段一段地向中间收缩,越紧越好。然后,我用力地抽出吸管,但是出现了一个失误,由于用力过猛,纸筒也跟着被拉直了。但是我没有放弃,重新拿过来一根吸管,这次我小心翼翼,又要保证吸管顺利被抽出,又不能拉直纸筒,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了。
接着,我在“蚕宝宝”的一边画上眼睛和嘴巴。最后,我用滴管吸水,滴在“蚕宝宝”身上,“蚕宝宝”就像复活了一样动了起来。好神奇啊!
你们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吗?原来,纸张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植物纤维,在毛细作用下,纸会吸收水分,水有表面张力,水滴在缩紧的“蚕宝宝”身上,水的张力慢慢地就把“蚕宝宝”撑大了,就好像在蠕动一样。
今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很神奇的实验,叫做“吸管抽水机”。
我要准备的实验材料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一个空杯子,一根U形吸管和一把剪刀。准备好后,我就开始做实验了。
首先,我将吸管弯曲,把多余的部分剪断,就得到了一根U形吸管。接着,我把U形吸管倒过去浸入水中灌满水。这时,一定要注意,拿出来时要用手指头堵住两端,避免漏水。最后,再把灌满水的U形吸管的两端同时放入两个杯子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装满水的杯子里的水竟然“咕噜咕噜”地“跑”到了空的杯子里面,好神奇啊!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因为U形吸管充满液体后,它的两端液面压强不同,在液体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的液体流动现象。
哇!“吸管抽水机”真是神奇又有趣啊!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名称是“水的反射”。我们要准备的实验器材有自来水、透明玻璃杯,白纸、笔。一切准备就绪,神奇的实验就要开始了。
首先,我把自来水倒入透明的玻璃杯子中;然后在白纸上画上两个方向一致的箭头;最后,把纸放在杯子的后面。透过杯子,你们猜猜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箭头的方向变了。我想,难道这水有魔力吗?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水没有魔力,而是因为装水的水杯相当于一个平放的凸透镜,水和玻璃都会使光线折射,水杯加水之后,像一面凸透镜,会使物体的影像发生变化,从而箭头方向反向了。
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学到让人意想不到的知识。
听说鸡蛋放在盐水里能浮起来,今天,我就来做一个“浮鸡蛋”的实验。
首先我准备好一颗鸡蛋、盐和一杯水,接着,我把鸡蛋放进水里,鸡蛋立马沉到了水底。我看着沉底的鸡蛋,心想:我把鸡蛋放进水里,它立马就下沉了,加点盐又有什么用?但是我还是决定完成这个实验。于是,我加入第一勺盐。鸡蛋纹丝不动,我又加入第二勺盐,鸡蛋稍稍浮起,我再加入第三勺盐,鸡蛋浮到了水中央,我心想:看来加盐真的有用。于是,有又加入了六勺盐,把鸡蛋从水里拿出来,用筷子飞速搅拌,直到盐全都融化才肯罢休。接着,我再次把鸡蛋放进水中,还没等鸡蛋浮到水中央,鸡蛋就已经浮到了水面上。我想测试一下吧把鸡蛋按到水底还能不能浮起来,没想到我一松手,鸡蛋立刻浮了起来,这也太神奇了吧!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盐加重了水的重量?我去网上查了资料,原来,当鸡蛋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鸡蛋就会下沉,在水中加盐时,增大了水的比重,水的比重等于鸡蛋的重量时,鸡蛋就会浮在水中,再继续加盐,水的比重大于鸡蛋的重量,鸡蛋就会浮出水面。
这个实验又动手又动脑,让我长了不少知识,真是太好了!
我从书中读到鸡蛋在盐水中能够浮起来,我产生了好多疑问:鸡蛋在盐水中为什么能浮起来?在糖水里能浮起来吗?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便做了一个实验。
我从厨房里拿出一些盐,一个透明的杯子,以及一个鸡蛋。我先将杯中倒入半杯清水,将鸡蛋放进去,鸡蛋立即沉到水底。我想:鸡蛋在清水中不能浮起来,那在盐水里能浮起来吗?接着我放了两勺盐,并使劲搅拌,盐全部融化了,但是鸡蛋没一点动静,安安静静地躺在杯底睡大觉。我又加了两勺盐,搅拌均匀后,紧紧盯住鸡蛋,可鸡蛋就像粘在了杯底一样,依然没有动静。我有点垂头丧气,放下勺子就想走开。可是妈妈劝说我再坚持一下,说不定会有惊喜呢。我想,是我加的盐不够吗?我便又加了两勺盐,奇迹出现了,鸡蛋突然就像炮弹一样砰的一声,浮上了水面!
我再用糖来做同样的实验,可不管我加多少糖,鸡蛋沉在水底纹丝不动。
这是为什么呢?我上网查了一下,知道由于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所以鸡蛋会浮在盐水上面。但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所以鸡蛋会沉下去。
科学就像一座宏伟的殿堂,发出耀眼的光忙,我希望在科学之光的.指引下,登入科学的宏伟殿堂。
我以前听说有点水成冰的现象,一直很好奇,这次终于有机会做点水成冰的实验了。
我上网查了点水成冰的原理和做法,我按照资料准备了醋酸纳过饱和溶液(醋和小苏打加起来的反应物)和醋酸纳晶体。
首先,我把醋酸钠过饱和溶液泡了热水后倒进杯子里,然后把醋酸钠晶体撒进杯子。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杯子,希望快点结冰,但是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杯子里的醋酸钠过饱和溶液毫无动静。一霎间,我从希望变成了失望。我失落地想,这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上网查了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热的醋酸钠过饱和溶液不可以结冰,只有在常温的情况下才可以。
接着,我决定重新再做实验。我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实验做的非常成功。当我把醋酸钠晶体撒进杯子里,醋酸钠过饱和溶液就迅速结冰,我好奇地用手碰一下,惊奇的发现冰还是热的。
这实验可真有趣!这科学原理是醋酸钠过饱和溶液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加入晶体就会失去平衡,迅速成冰,而晶体会释放热量,故称热冰。
昨天晚上,妈妈给我讲了关于死海的故事。妈妈说,死海盐很多,就连人也能浮起来。妈妈见我对死海那么感兴趣,就跟我说:“如果你有时间,那可以和我一起做一个实验。”
于是,我今天比以前任何一天起的都早,我一起床就赶紧刷牙洗脸,洗漱完吃了早饭后,赶紧做作业,终于早早地写完了作业。
我兴高采烈地跑到了妈妈房间,妈妈因为昨晚太晚睡觉,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起床,我只好自己做实验了。
我先上网看了一下该怎么做,进厨房拿到了一小碟盐、一个玻璃杯、一杯水和一个生鸡蛋。
首先,我把水倒入了玻璃杯中,放入了鸡蛋,鸡蛋没有浮起来。接着我往水杯里放了三小勺盐,放入鸡蛋,可是鸡蛋还是一样纹丝不动。我急了,又加了一勺,两勺,三勺,四勺……直到再加入六勺我才把鸡蛋又放了进去。我看着鸡蛋慢慢地慢慢地开始上浮,眼看就要成功了,我激动得直跺脚。可是鸡蛋却停在了离水面三厘米的地方。我觉得应该还是盐不够,就又加了一勺盐,终于鸡蛋晃晃悠悠地浮了上来。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可我还是不太确定,就又尝试了几遍,实验结果都一样。
看来,死海的道理就是因为盐多呀!
今天,我从我们班的微信公众号上到看韦曼珊同学分享的一个小实验神奇的水压。我感到很奇怪:水怎么没有流出来呢?于是,我决定亲手做这个实验。
我找来一个空饮料瓶子,用一枚钉子在瓶子上戳了一个小洞,用左手的大拇指按住小洞,并往瓶子里灌水,灌满瓶子,我把盖子轻轻地拧紧,为了更好的观察,我把瓶子放在桌子上面,双手离开瓶子,发现瓶子里的水没有从洞口流出。我还发现,我用手轻轻地捏瓶子,瓶子里的水就会从洞口流出来。我伸出左手,握着瓶子,同时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拧开瓶盖,水就哗啦啦地往外流,当我拧上瓶盖,水又不流了如此反复地进行了几次,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会这样。
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原因。妈妈说:“等你上初中,学了物理就会明白的。这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原因。开着盖的时候,瓶内外大气压强不相等,水自有的重力将水从洞口压出,自然水就会流出来。拧上瓶盖后,气流不流通,大气压直接作用于瓶盖而非水面,瓶内大气压相等,所以水就流不出来。”
原来如此!
听说摩擦可以起电,今天我就想做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原理。
首先我准备了一根吸管、筷子、一些纸巾和一个表面光滑的瓶子。我先把筷子平放在瓶子光滑的一面,接着用纸巾膜擦吸管,摩擦的时候不能只擦一两次,不然的话摩擦力是不够的。然后将吸管靠近筷子的一头筷子就会被习惯牵引,吸管一动,筷子马上就会跟着动,好像随着吸管转圈圈。过了一会儿,我又将吸管靠近筷子,这时筷子并没有随着吸管动,这是为什么呢?我查阅了一些书籍才知道,原来吸管经过纸巾的摩擦后,就会带上负电荷。用这根吸管接近筷子时,筷子上的正电荷就会被吸管上所带的负电荷吸引而聚集到靠近吸管的那一端,负电荷则被推往另一端。筷子就变成了一端带正的电荷,另一端带负的电荷。吸管的负电荷和筷子的正电荷相互产生了牵引作用,就造成了筷子追着吸管转圈圈的现象了。而之后吸管接触了其他物体之后,上面的摩擦力就消失了。
其实,我们生活中隐藏了许多科学道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观察,并敢于动手实践验证,加上动脑思考一些难题就能被我们突破。
今天,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我给它取名“火山喷发”,听这个名字就很刺激吧!火山是怎么喷发的呢?我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开始了我的实验。
实验开始了,我和妈妈准备了许多材料:小苏打、洗洁精、水、杯子、盒子、一根筷子和白醋。准备就绪,我们先在杯子里倒了小半杯水、洗洁精和小苏打,并用筷子搅拌均匀,再把杯子放在盒子里。“为什么要放在盒子里呢?”我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笑说:“别急,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就到了”。说完,便把白醋倒入杯子里,顿时杯子里的水冒着泡沫开始往上涌,真像岩浆喷发一样流到盒子里。“实验成功啦!”我激动地喊着,也知道盒子是用来盛放岩浆的。我既好奇又激动地问妈妈:“为什么加了醋“火山”就会喷发呢?”妈妈告诉我:“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的盐,遇到含有酸性的白醋就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遇到洗洁精就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泡沫多了就会溢出来。”
多么有趣的实验啊!看来我以后还得多做实验,这样才能发现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今天,我上科学课。科学老师让我们做一项小实验——在鸡蛋上写字。我一听兴奋极了。
我放学回到家,就开始准备材料:一个鸡蛋、一瓶醋、一个盘子、一支毛笔。我非常激动,也不知道实验能不能成功。
我先把醋倒在盘子里,接着拿起鸡蛋,用毛笔沾着醋在鸡蛋上写了一个快乐的“乐”字。在晾晒了半个小时后,鸡蛋上面的字干了。然后,我就把鸡蛋放进锅里煮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便把鸡蛋煮熟了。于是,我便把鸡蛋捞出来,放在盘子冷凉后,接着把鸡蛋皮剥开。我就看见鸡蛋上有一个不太清楚的“乐”字,实验并不算特别成功,我心里有点沮丧,准备再试一次。
我又重复做了一次实验,反反复复蘸着醋描了好几次“乐”字,然后,我把鸡蛋晾干以后放进锅里煮熟,又把鸡蛋捞出放凉后,把鸡蛋剥开,发现蛋白上有一个清晰的“乐”字,我高兴地叫了起来。
为什么在生鸡蛋上写字,煮熟了以后,字会印在蛋白上呢?于是,我就上网查了一下。因为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会浸入蛋壳里面,在高温的作用下,有醋的部分比周围热,会变色,所以字就会出现在蛋白上。
这次实验让我知道:做什么事只要仔细观察、不断尝试,就会有收获。
最近我做了一个叫“会跳舞”的火柴棍的小实验,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好奇吧?下面就由我来教大家怎样做这个小实验。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一盒火柴棍和“万能胶”。接着,我们要在火柴棍上涂一层厚厚的“万能胶”,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进水里,再请大家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
不一会儿,哇!奇迹发生了!火柴棍慢慢地直立起来,然后欢快的跳起了舞。火柴棍一会儿跳着优雅的华尔兹;一会儿又转过身来跳着活泼的拉丁;一会儿又一摇一摆的跳起了街舞……过了一会儿,火柴停止的舞蹈,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可没过一会儿,又跳了起来。火柴像这样循环了七八次,就再也不动了。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火柴棍跳起了舞呢?我上网查了查,原来是这样的:当万能胶与火柴头的磷接触后会产生一种气体,气体越聚越多,就会使火柴直立起来,气体挥发时,火柴便被带动着舞蹈起来。过了一会儿,火柴最外面的气体挥发完了,火柴也就不动了。再过一段时间,气体又聚集起来,火柴便再次跳舞。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听老师说,蚂蚁可抬起青虫,我不相信,决定做一个小实验验证。
我走到一蚂蚁洞边,把准备好的青虫,放到洞旁,开始等待蚂蚁的到来。一会儿,一只小蚂蚁从蚂蚁洞里探出头来,发现了青虫,左看看,右看看,用触角碰了碰,用鼻子轻轻闻了闻,确定安全后,才跑到青虫边上,绕着它转起圈来,又跑回了洞中。这么肥的青虫,它为什么不抬回家呢?我陷入了沉思。
过了不久,那只小蚂蚁请来了“援兵”,一大群蚂蚁排成长龙阵,浩浩荡荡地跟着来了。它们走到青虫边上,见青虫翠绿翠绿的,肥肥的,左一圈,右一圈,绕着青虫转圈。我猜:它们肯定乐开了花,今天,它们一定能饱餐一顿。突然,它们有序地排好队,好似一个军队,正快速地跑向青虫。它们把青虫背在背上,背向上一抬,轻松地、愉快地把青虫往蚂蚁洞中抬去。
我看着它们走入洞内,想:哇!小小的蚂蚁竟能抬起青虫,真厉害!真是应了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我也要和蚂蚁一样,做个团结的、向上的少先队员。
科学特别有趣,不信你就赶快试一试!
今天,我看见马老师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只需要一张纸、一个玻璃杯和一盆水。
我回到家也学着做了这个实验。我找到这些东西之后,我先在杯中装满水,再把纸盖到杯口上。然后,立刻把杯子倒过来,哪知,水洒了我一裤子。做一个实验也太难了吧!这时,妈妈走过来,说:“孩子,你没把纸按紧啊!”我恍然大悟,心中便有了答案。
于是,我吸取教训,再实验一次。这次我把杯中的水盛到都溢出来了,接着拿出一张纸,使出吃奶的劲儿,使劲按了下去。然后检查一下是否按紧了。检查完毕,我心里想:这次一定要成功,不然我的面子都要没有啦!我在心里不停地给自己打气。
吸了一口气,心里默默地鼓劲:加油,准备开始了!我闭上眼睛,慢慢地把水杯倒过来……
“成功了!”妈妈惊喜地叫道。
我连忙睁开眼睛,果然滴水不漏!我欢呼雀跃起来,妈妈对我直点头,一个劲儿地夸奖我。
这个实验的奇妙在哪里呢?我马上查了下资料:原来杯子里没有空气,而纸片外有大气压力,纸就被大气压力给封在了杯口,这样水就不会洒出来了。
科学真有趣!以后我要多学习,掌握更多知识。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名字叫做“膨胀的气球”。
我先准备一个气球、一瓶白醋、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还有一袋小苏打。接着,用小勺子取适量的小苏打,灌入气球。然后将30ml左右的白醋倒入空瓶子内,再把气球口套到瓶上。最后用手拎起气球,让它竖起来,小苏打掉入瓶中,就立刻融化掉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了。这时,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眼睛紧紧盯着瓶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令我震惊的事情发生了瓶底的白醋开始“呼啦呼啦”地冒泡儿,就像一锅煮沸的开水一样,同时,瓶口处的气球也迅速地膨胀、变大
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醋会冒泡儿?为什么气球会变大?我带着满腹疑问去请教了我的“百科爸爸”。
原来,白醋中有一种叫醋酸的物质,它遇到小苏打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一种叫二氧化碳的气体,就是这个二氧化碳,撑得气球迅速膨胀变大。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见识了科学的神奇,还学到了新的知识,我爱动手做实验,更爱探索科学的奥秘!
有一天,科学课上,老师讲了加热会加快水蒸发的知识。下课了,老师说我们可以回家做做一个实验--用蜡烛加热装水的勺子,看水的蒸发。回家后,我就和妈妈做了做这个实验。
到家后,我找出火柴和蜡烛,小心翼翼地将火柴快速擦过火柴盒粗糙的那一面,“嚓”的一声,火柴点着了。我又把点着的火柴靠近蜡烛的灯芯,只听“嘶嘶”的声音,蜡烛就点燃了。我将火柴灭掉,实验就开始了。
妈妈帮我拿了一只勺子,并给勺子加水,我把勺柄缠了一圈湿抹布,以此保护我的双手。然后,我拿着勺子,把有水的那端放到火上,漫长的等待就开始了。
等了好一会儿,勺子上的水还是没有变化,加上我的手举得非常的酸,所以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不过,我还是耐着性子等着。又过了好久,我发现,水里有许多气泡,而且水面明显下降,又过了一会儿,勺子里的水快没了,我怕烧干,就吹灭了蜡烛。
最终,我验证了加热会使水加快蒸发的说法。
我在电视里看到瓶子把鸡蛋给吃了,所以我也来做一次,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第一步,先把材料集齐,需要的材料有:煮熟的鸡蛋、一个玻璃瓶、一杯热水。我好不容易才把材料全部找到。
第二步,动手做。首先把热水往玻璃瓶里倒,接着把热水再倒掉。然后把煮好的鸡蛋剥掉壳放在瓶子的口上。接下来我们就观察鸡蛋是怎么掉下去的。刚开始鸡蛋还在瓶子口,慢慢的瓶子开始吃鸡蛋了,鸡蛋一点点往下掉。大概在十几分钟之后,鸡蛋就真的被瓶子给完全吃掉了。我连忙喊道:“太神奇了,鸡蛋真的被瓶子吃掉了!”
后来我查阅资料才知道,瓶子吃鸡蛋的原理是因为热水的热气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使瓶内气压低于外界的气压,于是鸡蛋受到外界气压的压力就被瓶子吃掉了。
这次小实验让我懂得了瓶子吃鸡蛋的原理,又让我懂得了别人说的事不一定是对的,要自己亲眼所见,才能相信。
一次科学空中课堂上,老师问道:“你如果把乒乓球,放进有着刻度条的,没有底部的瓶子中,倒置过来,按一个方向转动,会发生什么情况?”
话音未落,这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到底会怎样呢?我要试着做一做。
下课了,我翻箱倒柜,找到了实验道具:一个大瓶子,一把美工刀、一个乒乓球和一条刻度尺子。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开始了。
我先把瓶子的底部用美工刀剪掉,再把刻度条贴在瓶子表面上。然后把乒乓球放进瓶子里。一切准备就绪,好紧张啊,我的手微微地抖起来,心扑通扑通直跳,仿佛有只小兔子想从我心里蹦出来似的。最后,我想还是听天由命吧,我把心一横,将瓶子倒置,并马上大幅度并快速地甩起来。奇迹出现了:球居然没掉,绕着瓶壁在不停转动呢。
做完实验,我去网上查找答案,原来旋转的物体会产生离心力,使其不会掉下来。我恍然大悟。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彩色水实验,这个实验要用到的材料是: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一张纸、红色和蓝色的色素,可是家里没有色素,我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从红色和蓝色的水彩笔里挤出颜料来代替,事实证明这个方法不错。
首先,我把蓝色颜料倒入冷水里,红色颜料倒入热水里,把一张纸蒙在热水的杯子上,然后快速的倒扣在冷水杯子上,最后迅速的抽掉中间的那张纸,哇!奇迹瞬间就发生了,两杯水的颜色没有融在一起,依然是两个颜色,就像中间有透明的东西隔着似的。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热胀冷缩原理,水受热之后体积会膨胀,密度会比冷水低些,因此,热水会浮在冷水上。所以才出现一个杯子里两个颜色的景象。
这个实验简单又好玩,大家都来试试看吧!
有一次。我在看科学书,看到了一个实验,一个装满水的袋子上,把笔戳进去,水会不会漏出来。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这个实验要准备的材料有:保鲜袋,水和笔。把材料准备好后,就要开始实验了。我先把保鲜袋装满水,然后把保鲜袋打个结。到了实验最关键的环节——把笔戳进装满水的袋子。水真的不会漏出来吗?可能会撒出来吧?在怀疑中我拿来一支笔,我害怕看到失败的场景,闭起眼睛把笔戳了进去。我睁开眼睛一看,哇,水一点都没漏,我再戳了一支笔,还是也一点都没漏。我好奇地把戳进袋子里的笔抽了一只出来,咦,水怎么就漏了?
我看了看书,才知道因为塑料袋被戳穿的时候会微微扩张。填补了和笔之间的缝隙。我又学到一个知识了。
听说火山爆发很恐怖,我想做个实验,看看火山爆发有没有那么的恐怖。
有一天,我在家拿出来了小苏打、颜料、泡泡水和白醋。我首先把小苏打倒进杯子里,铺满杯底就可以了,接着把颜料水和泡泡水倒进杯子,然后拿起杯子晃动几下,让小苏打溶解,最后把杯子放在大的盘子里,迅速把白醋倒入杯子,手马上离开,不然就会涂到手上了。
当白醋倒进杯子的一瞬间,只听见噗的一声,红色的泡沫从杯子中喷涌而出,瞬间铺满了整个盘子,喷涌的泡沫,刚开始很多,慢慢变少,像极了从电视中看到的火山爆发的状况。
为什么这个火山爆发的实验能做出来呢?我问了爸爸,爸爸告诉我这是酸碱原理。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的盐,遇到酸性的醋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遇到泡泡水后,就会吹出很多的泡泡,而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是红色的,为了达到更逼真的效果,我就用了红色的颜料。
火山爆发的实验的确很好玩,而且我感觉一点都不恐怖。
最近我在书里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瓶子里的彩虹,书里说颜料会像彩虹一样一层叠一层,但我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俗话说得好:“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如果想明白一种道理,必须亲身尝试,我想做个实验。
首先,我先准备好了材料:一小瓶油,一个罐子,三个装好水的杯子,一小瓶洗洁精,和四瓶色素。然后,我按照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开始做实验。我先倒入洗洁精和蓝色色素,搅匀。接着,将红色,绿色和黄色色素分别倒到三个装了水的杯子里。然后将三个杯子里的色素倒入罐子里。最后,再将油倒入罐子里。这样,瓶子里就呈现出一道“彩虹”。真神奇!
但是,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我又在网上查,发现原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密度,洗洁精的密度较浓,所以就在下面,而油的密度较淡,就到上面了。
科学有无限奥秘等我们探索,我一定会做更多有趣的实验。
听说泡腾片和雪碧混合,可以让雪碧“飞”出来,我的脑海就想出了一个主意。
我在家里找了八张干报纸和面粉、水、泡腾片、红颜料、纸筒、胶带,又叫妈妈买了一瓶雪碧。
我先把面粉和水混合,变成浆,然后我把干报纸放入浆,等十五分钟之后,卷成团,放在纸筒旁,变成山形。接着把红颜料和雪碧混合,把红雪碧放入纸筒,用胶带把报纸固定在纸筒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步骤,我身上直冒冷汗,心里想着:“如果这一次没成功,那可能就功亏一篑啦!”我把泡腾片放在雪碧里,却没有动静。我刚准备往里看,突然一条条红色的液体喷出来,那不是“岩浆”吗?我高兴地跳了起来,那感觉太爽了。
岩浆能“飞”出来的原理是雪碧和泡腾片混合会形成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就可以让岩浆“飞”出来啦。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实验,于是我就去准备试试看能不能成功,材料也非常简单有打火机、一点纸、气球、水、透明的杯子。
首先,先把气球里装一点点水,然后再把气球的口封住,接着再拿打火机把纸点燃放到透明的杯子里,然后赶紧把装了一点点水的气球放到那个杯子上面,我非常害怕,担心它会爆炸,这时你就会发现气球竟然没有爆炸,而是直接被杯子吸了进去,我想把气球拔出来,可是怎么都拔不出来,甚至连杯子一起提起来了。
那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这是因为将杯子加热,就等于加热了杯子里的空气,使其密度变小,此时将气球扣上去,杯子相对于处于密封状态,随着杯子表面温度下降,杯子内的空气也随之降低,空气密度变回原来状态,所以也就缩小了。”这个实验可真是太有趣了。
今天我在手机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看完视频来不及说,我就动手做开来这个小实验。
首先我准备好了两个杯子,一盆清水,一种橙色色素,一根筷子,和一个两边同样长的吸管。然后我们将清水倒入一个杯子,为了让我们看的更清楚,我们将橙色色素在装满水的杯子里滴入四滴,用筷子搅拌均匀。再将吸管里装入橙色的水,如果忘记了这一步,这个实验就失败了。最后,我们将吸管的两边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你会发现有水的杯子里面的水流到了空杯子里,神奇极了!我做实验成功了,可是为什么有杯子里的水会流到空杯子里呢?我查了一下百度,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种虹吸现象,及连通器原理。是利用液态分子间引力于差能量实现的物理现象。我开心极了!
每天知道一个小知识,今天我又知道了一个小知识,我又有了一个大大的收获。
今天爸爸陪我做了一个实验,他的名字叫做一阳指,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很古怪呢?跟我一起来看一看吧。
首先,我们要准备的材料有一个盘子、一些水、一些胡椒粉和洗手液。第一步,我们将盘子里装满50毫升的水,第二步将胡椒粉均匀的泼洒在水面上,第三步,大概你们也知道了吧,我们在手指上挤一些洗手液,将手轻轻的放进盘子的中央,就会发现胡椒粉会慢慢的向外面散。
每个科学小实验呢,都有一个道理,这个应该也会有道理吧,没错。他的道理就是水有表面张力,均匀的撒上胡椒粉,当沾着洗手液的手指伸进去的时候,手上的洗手液就将水面张力破坏了,所以水会带着胡椒粉向外面散。
科学实验实在太有趣了,我真的非常喜欢科学实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科学,是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今天我就用书做了一项小实验,大家一定会想书怎么能做实验呢?下面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首先要准备厚度一样的两本书,
第二步将书一页一页的叠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是漫长的,需要耐心才能完成,两本书都叠好后开始第三步。
第三步用手抓住书的两侧用力拉扯。妈妈说叠好后的书不管你多大力气都扯不开,我有些不相信妈妈说的,我信心满满的说:不就是小小的两本书嘛怎么可能拉不开呢?我开始用力向两侧拉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两本书分开,我又找妈妈帮忙,书还是没有扯开,我不禁感叹到,哇!真是好神奇啊!太不可思议了。
我心想:两本书一页一页叠起拉扯不开那如果几页或十几页叠在一起一定能拉扯开。后来我又用了这两本书又做了一次实验,这次我是将书几页或十几页叠起,结果也没有把两本书拉开,真是太神奇了。
生活中还有许多科学实验等待我们去发现。
标签: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