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落腔有什么历史背景?

落腔有什么历史背景?

2023-07-03 06:30:51 编辑:join 浏览量:567

落腔有什么历史背景?

在宋代,民间戏艺十分繁荣,那时在广大的城市和乡村处处都有演出的场所,其中最主要的当属瓦舍勾栏,在这种新兴的游乐场中,上演的戏艺节目可达百种,尤以说话、傀儡、杂技、杂剧、影戏为盛,而演绎这种戏艺节目的人,被称为“路岐人”。

“路岐人”游走四方,撂地为场,以各种娱乐性的杂耍、魔术、角抵、马戏、歌唱、曲艺谋生,其中也包括情节简单的戏剧性表演。后来,路歧人为了吸引更多人,创作了一种说唱体歌曲,名为“莲花落”。

“莲花落”通常是七言句的顺口溜,有时也作故事的引擎,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艺人们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作用。

到了元代,“莲花落”演变成为一种长调。到清代则演化成为一旦一丑登台演唱故事的形式。

清代中后期,有一位姓赵的专门演“莲花落”的演员,百姓都非常喜欢。后来有一天,他偶然听到了内黄县的民间小曲,觉得非常悦耳,于是他将内黄本地的民间小曲巧妙地与“莲花落”相结合,并把当时的曲调板式固定下来。

逢年过节的时候,赵艺人带领其他艺人化妆上台演出一些短小的节目,颇受欢迎,群众谓之“内黄落子”。看到群众这么喜欢这种小曲,赵艺人和其他演员商量了一下,给自己创造的新的小曲取名为“落腔”。

赵艺人将莲花落由一人饰演多个角色、采取跳进跳出的演出方式,逐渐演变为多人多角、分别上场、多场曲目的戏剧演出方式,完成了由单纯的“腔”向复杂的“戏”的过渡。

赵艺人等一批落腔创始人又创编了大量的落腔剧目,使落腔在内黄及周边地市广为传播,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演唱落腔。

地方志《武安县志》记载:

清咸丰初年,武安艺人李希顺曾先后四次来到内黄,寻找赵艺人,求学落腔。

说明当时的落腔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时期,落腔的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家庭故事,内容通俗易懂,乡土气息很浓,老百姓看着戏往往就能想起自己家中的事,因此大家极为喜欢,再加上表演落腔的服装和道具相对简便易置,两三人便可搭班演出,所以落腔发展很快

据《河南省落腔音乐集成》记载,清代同治年间,内黄县碾头有一个人名叫“吴三麻子”,他组建了一个落腔班社,收留了河北武安著名的艺人贾成全,加上当地的一些落腔艺人,在碾头办起窝班,一边演戏,一边收徒,其规模一度成为内黄最大的落腔班社。

碾头窝班共办过三期,招收学徒百余人。后来成为落腔知名艺人的赵清文、王海昌等人都曾在碾头窝班中学过艺。但由于战乱,碾头班被迫解散,不过碾头班让落腔红遍了黄河故道。

但此时的落腔只是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高台”之上,很少在大一点儿的城市演出。由于京剧、梆剧、评剧等主要剧种的盛行,像落腔这种民间剧种只能在城市一角的席棚戏院里演一下。

落腔在当时只是一种民间大众的娱乐项目,具有大众性和下层人民的独创性,也反映了当时落腔是受广大群众欢迎的、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

在其流行区域,一些传统的剧目如《蓝桥会》、《小二姐做梦》、《小喜只赶嫁妆》等,都反映了民间的日常生活和下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婆媳关系、婚恋嫁娶、劳动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到了清代末年,落腔盛行,豫北各地班社普遍建立,此时期落腔的声腔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三大流派。它们分别是以安阳、林县、成安、临漳为中路,称“落子腔”。以武安、涉县为西路,称“武安落子”。以内黄、魏县、清丰、南乐、滑县、濮阳为东路,称“落腔”。

这三个流派各有特点,西路武安落子声腔层次多变起伏跌宕,行腔高昂嘹亮;中路落子腔发音较平,然而唱腔粗犷讲究偷字闪板擅唱花腔;东路落腔平稳古朴,吐字清晰,长于悲剧。

20世纪初期,在内黄的落腔班社犹如雨后春笋,发展相当迅速。以杨兆林为管事的碾头科班,以段珍为管事的北街戏班,以及迁民屯戏班、杜村戏班、南野庄戏班等,有名有号的就不下20家,还有许多临时搭建的社班。

一时间,内黄落腔异常热闹,各乡各村基本都有一套可以上台演出的落腔班子。但此时的落腔剧目还没有太大的改变。

后来,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所提倡的“戏剧改良”思想,逐步深入到河南戏曲界。内黄落腔也在戏曲的题材上作出了很大改革,主要表现在戒烟、戒赌、放脚、反包办婚姻等方面。

此外,在和各地的戏曲相互交流中,落腔取长补短,不仅增加了很多剧目,而且在舞台设计、表演动作和人物造型上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随着交流越来越广泛,落腔的演出区域也逐渐扩展到山东、河北等地。

落腔内容主要反映了民间的日常生活和下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婆媳关系、婚恋嫁娶、劳动生活等方面,如《借髢髢》、《蓝桥会》、《小二姐做梦》、《小喜只赶嫁妆》等。

这些剧目充满了乡村农民的气息,鲜明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人生态度,并揭示了平民百姓对生活中真、善、美的推崇,对假、丑、恶的鞭挞,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思想道德情操和审美理想。正是因为落腔的表演极富生活气息,从而红遍了大江南北。

落腔

标签:落腔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18577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