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业,欲举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南辕北辙译文
魏王想出兵攻伐邯郸。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半途折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就去见魏王, 季梁对为魏王说:“今天我在来此的路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那人告诉我说:“我想要去楚国。”我问他:“楚国在南方,为什么要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精(优)良,跑得快。”我提醒他:“即使你的马精(优)良,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说:“我的路费多!”我又跟他说:“即使路费多也不济事,这不是到楚国的路。”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很会赶车。”赶路的这些条件越好,就离楚国越远。而今,大王想要成就霸业,时时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去攻打邯郸,来使土地扩充,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就离建立王业越远啊。
词语辨析
用法
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背道而驰,缘木求鱼,适得其反,升山采珠。
反义词
如出一辙,亦步亦趋。
成语解释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成语“南辕北辙”出自本文。
示例
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什么和议可言。
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再刻苦认真,也只能是南辕北辙,会背道而驰。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南辕北辙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合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一件事情前先树立正确的目标。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
“南辕北辙”这则成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
南辕北辙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和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一件事情前先树立正确的目标。
高三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2017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汇总
这是我语文140分的全部秘密……
后悔了!语文早这么学就好了……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全国卷最全语文答题技巧汇总
标签: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