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疖子怎么治疗
二、长疖子的日常护理有哪些
三、长疖子有哪些食疗方法
1、疖子怎么治疗
1.1、局部治疗:保护局部免受刺激,严禁挤压。早期,可在局部涂抹2%碘酊;或用局部热敷、理疗(超短波、红外线等);亦可外敷鱼石脂软膏、红膏药。出现脓头后,还可在其顶部涂以少许苯酚,或挑开,促其引流。如脓头已松动而未脱落,可用无菌钳细心将脓头拔出,使其引流通畅。有明显波动者应及时切开引流。在疖肿未形成脓肿时,切勿挤压或切开,以防感染扩散。
1.2、全身治疗:为了防止并发症和复发,可早期应用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或中药五味消毒饮。颈部疖病易于复发,但常可自身局限,经过一段时间后,白行消散吸收而愈。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可根据脓液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或自体菌种疫苗注射等治疗(即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脓液做培养,将致病菌制成灭活疫苗,每星期肌内注射一次,共3次)。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疖病亦有疗效。
2、长疖子的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肛门生殖器部位的复发性疖可继发于厌氧菌感染。5%为无菌性,由异物反应所致,如囊肿破裂。青少年易发。易感因素包括长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糖尿病、肥胖、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免疫缺陷状态。
3、疖子的临床表现
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若发生在血液丰富的部位,全身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和厌食等毒血症状。面部,特别是所谓“危险三角区”的上唇周围和鼻部疖,如被挤压或挑破,感染容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延及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和硬结,伴疼痛和压痛,并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
1、不要乱挤压
由于疖子有的生长在面部,不但不好看,而且时间长了容易化脓,很疼,于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疖子成熟后,只要用手把脓挤出来就好了,专家提醒说,其实长疖子尤其头面部疖子挤脓是十分危险的动作,万万使不得。因为头面部血管直接与颅脑相通,且血管本身无静脉瓣。当外力压迫时,血液可逆流入脑,挤疖子时,细菌可随血液进入颅内,引起危及生命的颅内感染和海绵窦栓塞。
2、不要自行涂药
皮肤任何部位出现红肿热痛,都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处理,切忌自行涂药,尤其是红汞、龙胆紫,对伤口有毒性,易引起痂下积脓。有的是用中草药处理了1多月,结果从1个疖变成了多个毛囊和皮脂腺感染,处理极为棘手。
3、早期的疖子不能切开引流。
成熟的疖子已化脓变软者,可切开排脓。但面部和上唇的疖子千万不要挤压和随意切开。
4、防暑降温是重点
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做到防暑降温。定期换洗患者的衣物,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1、组成:独头蒜1个,蜂蜜9克。用法:捣匀敷患处。
2、组成:独头紫皮大蒜适量。用法:去皮切成2~3毫米薄片,用时先将患处用温盐水洗净擦干,再用蒜片贴敷,并轻轻按摩10~20分钟,每日2~3次,2~3无可愈。主治:疖肿,毛囊炎。说明:如局部刺激严重者可缩短按摩时间,病情严重者应加服消炎药物。
3、组成:茶叶2克、干金银花1克。用法:沸水冲泡6分钟后,每于饭后饮1杯。主治:疖肿,外感发热。
4、组成:鲜马兰头100克、白酒适量。用法:前一味加食盐少许捣烂用酒拌成糊状,涂敷于疖痈患处。
5、组成:松香10克、白酒。用法:松香研细末,调白酒成糊状,隔水加温,溶解后敷患处,以全部覆责为度,上面再盖以蜡纸,胶布固定,为加强药效,可滴酒数滴,保持松香湿润。
6、木瓜叶捣烂外敷,治痈疖肿毒。
7、鲜嫩桃叶,捣烂塞患处,治鼻疖。
8、鲜香蕉根茎或叶捣烂绞汁,涂敷患处,治痈肿、疖肿。
标签: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