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生活百科>破伤风处方书写规范 破伤风如何预防

破伤风处方书写规范 破伤风如何预防

2023-06-14 07:10:37 编辑:join 浏览量:622

破伤风处方书写规范 破伤风如何预防

一、破伤风处方如何书写规范 处方正文: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注射用水,5毫升,用法:皮试后肌注;

如皮试(+),可考虑脱敏注射。

1.伤口处理 伤口内的一切坏死组织、异物等均须清除,应在抗毒素治疗后,在良好麻醉、控制痉挛下进行伤口处理,彻底清创、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清创后伤口不必缝合包扎。

有的伤口看上去已愈合,应仔细检查痂下有无窦道或死腔。

2.抗毒素的应用 目的是中和游离的毒素,所以只在早期有效,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收效。

但由于抗毒素有高达5%~30%的过敏率,故用药前须做皮内过敏试验。

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应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

3.控制痉挛 患者入院后,应住隔离病室,避免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患者,减少痉挛发作。据情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痉挛和痛苦。

可供选用的药物有:地西泮(可阻断神经元间传导,松弛肌肉),肌注或静脉滴注,类似药物还有劳拉西泮和咪达唑仑;

氯丙嗪(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轻肌痉挛),肌注或静脉滴注,与地西泮交替使用,但低血容量时忌用;

苯巴比妥(镇静作用)每8~12小时肌注一次;10%水化氯醛(适合于痉挛严重者)口服或保留灌肠。

痉挛发作频繁不易控制者,可用硫喷妥钠缓慢静注,但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和呼吸抑制,用于已作气管切开者比较安全。

但新生儿破伤风要慎用镇静解痉药物,可酌情用洛贝林、可拉明等。

4.注意防治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因此对抽搐频繁、药物又不易控制的严重患者,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以便改善通气;

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勤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气管切开患者应注意作好呼吸道管理,包括气道雾化、湿化、冲洗等。

必要时专人护理,防止意外;

严格无菌技术,防止交叉感染。已并发肺部感染者,根据菌种选用抗生素。采用留置导尿管改善尿潴留,安置肛管改善腹胀。

5.营养支持 由于患者不断阵发痉挛,出大汗等,故每日消耗热量和水分丢失较多。

因此要十分注意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和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整。

必要时可采用中心静脉肠外营养。

6.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或大剂量静脉滴注,可抑制破伤风梭菌。

也可给甲硝唑,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持续7~10天。

如伤口有混合感染,则相应选用抗菌药物。

二、破伤风有没有办法预防 1.主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目的。

采用类毒素基础免疫通常需注射三次。

首次在皮下注射0.5ml,间隔4~8周再注射0.5ml,第2针后6~12个月再注射0.5ml,此三次注射称为基础注射,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免疫力。

以后每隔5~7年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作为强化注射,可保持足够的免疫力。

免疫力在首次注射后10日内产生,30日后能达到有效保护的抗体浓度。

有基础免疫力的伤员,伤后不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只要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即可获得足够免疫力。

2.被动免疫 该方法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患者。

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但有抗原性可致敏。

常用剂量是1500U肌注,伤口污染重或受伤超过12小时者,剂量加倍,有效作用维持10日左右。

注射前应做过敏试验。TAT皮内试验过敏者,可采用脱敏法注射。

三、破伤风会有哪些表现 1.前躯症状 起病较缓者,发病前可有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

2.典型症状 主要为运动神经系统脱抑制的表现,包括肌强直和肌痉挛。

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肌强直的征象为张口困难和牙关紧闭,腹肌坚如板状,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

阵发性肌痉挛是在肌强直基础上发生的,且在痉挛间期肌强直持续存在。

相应的征象为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面肌痉挛);喉头阻塞、吞咽困难、呛咳(咽肌痉挛);通气困难、发绀、呼吸骤停(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尿潴留(膀胱括约肌痉挛)。

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

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上述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也可自发。

轻型者每日肌痉挛发作不超过3次;重型者发作频发,可数分钟发作一次,甚至呈持续状态。

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病程一般为3~4周,如积极治疗、不发生特殊并发症者,发作的程度可逐步减轻,缓解期平均约1周。

但肌紧张与反射亢进可继续一段时间;恢复期还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行动错乱等,但多能自行恢复。

3.自主神经症状 为毒素影响交感神经所致,表现为血压波动明显、心率增快伴心律不齐、周围血管收缩、大汗等。

4.特殊类型 (1)局限性破伤风 表现为创伤部位或面部咬肌的强直与痉挛。

(2)头面部破伤风 头部外伤所致,面、动眼及舌下神经瘫患者为瘫痪型,而非瘫痪型则出现牙关紧闭、面肌及咽肌痉挛。

四、破伤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受到污染,特别是开放性骨折、含铁锈的伤口、伤口小而深的刺伤、盲管外伤、火器伤,更易受到破伤风梭菌的污染。

小儿患者以手脚刺伤多见。

若以泥土、香灰、柴灰等土法敷伤口,更易致病。

除了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非正规的人工流产术后。

中耳炎、压疮、拔牙及宫内放环等均有引起本病的可能。

因吸毒人员因使用不洁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而患破伤风者亦呈增多趋势。

致病菌破伤风梭菌,为绝对厌氧菌,革兰染色阳性。

家畜和人的粪便中均可含菌,随粪便排出体外后,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常见,在土壤中生存数年之久。

此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抗力,能耐煮沸15~90分钟。

破伤风梭菌产生毒性极强的外毒素,即神经痉挛毒素。

毒素产生后,并不在局部引起炎症,而是向周围扩散,侵入肌肉组织,并沿着与神经冲动相反的方向,向上传递,最终进入脊髓前角或脑干的运动神经核。

虽然创伤伤口的污染率很高,战场中污染率可达25%~80%,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提示发病必须具有其他因素,主要因素就是缺氧环境。

创伤时,破伤风梭菌可污染深部组织(如盲管外伤、深部刺伤等)。

如果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

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使本病更易于发生。

标签:破伤风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life/15124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