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失的父爱是个黑洞
1901年阮玲玉一出生,她的父亲就被女儿的美丽深深折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阮玲玉二十五年的短暂生命中,第一个为她倾倒的是父亲。
眉清目秀的阮玲玉是个美人胚子
父亲喜欢她,喜欢看她的眼睛,阮玲玉听到任何人对自己美丽眼睛的赞赏,没有一个像父亲那样真挚,那样亲切,那样出自肺腑的,满心满眼的喜悦。
每个女孩都是父亲的小情人。为了给阮玲玉创造好一点的环境,父亲早出晚归。
每天天没亮父亲就出去,每天等待父亲回来是阮玲玉的最大乐趣。因为父亲每次回来都会给她一些惊喜。
一天,父亲回来时,已是深夜,父亲卧倒在屋前的积水中,手里紧抓浸湿的小纸包。里面是给玲玉的礼物——用彩珠串成的耳环。
这是父亲送给女儿的最后的礼物,当晚,父亲去世了。那年阮玲玉才6岁了。她渴望父亲的疼爱,却也不得不的面对父亲离世的现实
缺失的父爱埋下了一棵寻爱的种子。在她的心里希望找到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来为自己遮风挡雨。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 寻找跟 我们连接的另一个人。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连接是一种陪伴,有的连接是一种相互取暖,有的连接则是一种淡淡的默契。通过爱情而连接的伴侣,则是 我们我们 最向往的关系。阮玲玉的一生就是在 寻找跟 她连接的另一个人,她心之所向的伴侣。
2:飞蛾扑火般的初恋
到了15岁,情窦初开的年纪,阮玲玉幻想着自己的梦中情人,应该是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现代心理学上认为,对父爱渴望过度的女孩,最终在寻找伴侣的时候,会不顾一切地去寻找一个父亲的替代角色,而不是建立一段健康的两性关系。
这时,一个叫张达民的闯进了她的世界,他是母亲帮佣的那个大户人家的四公子。一次无意的碰见,张达明瞧上了这个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出浑身解数,又是送礼物,又是嘘寒问暖。
张达民是阮玲玉的初恋
然而这件事传到张达明母亲的耳朵里,引起了张母的强烈反对,她不允许自己的儿子跟一个佣人的女儿相好,直接将她们母女赶出张家。
本来处于底层的母女俩被赶出来后,居无定所,阮玲玉的学也上不了了。
辍学的阮玲玉和母亲一起去找事做,她多希望父亲还在世,至少还有一个依靠。
这时张达明偷偷的找到他们母女,并在鸿庆坊租了一套房,条件是阮玲玉和他同居,那年张达明才19岁,阮玲玉16岁。
阮玲玉曾说过 : 我太软弱了 , 我这个人经不起别人对我好 , 要是有人对我好 , 我也真会像疯了似的爱他 。
缺失父爱的阮玲玉极度缺乏安全感,就如她自己所说的一样只要别人对她有一点点的示好,她就会感到很温暖,会死心塌地的爱上对方,一腔热血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无怨无悔。
张达明就是这样虏获了阮玲玉的芳心,即使后来张达明一再的压榨她,直到和他脱离同居关系,阮玲玉每月都还会给100元给张达明。
3:与唐季珊的相逢是一个深渊
在“一二八”事变时,阮玲玉带着张达明和养女去香港避难,在一次应酬局上认识了茶商大亨唐季珊。阮玲玉对他并没在意,然而却成了这个经常游走于风月场所老手的猎物。
电影版的唐季珊和阮玲玉
当时的阮玲玉正处在事业和爱情都不得意的状态,张达明只是把阮玲玉当做自己的摇钱树,自己拼命拍戏挣钱还不够他挥霍。
这正好给了唐季珊一个大空子,他知道阮玲玉喜欢跳舞,就经常邀请她。以此来接近她。慢慢的他摸到了阮玲玉的命脉,知道张达明与她的纠葛,也探寻到阮玲玉的内心是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家,有一个像父亲般疼爱自己的人。
唐季珊恰好满足了她所有的设想,他对阮玲玉说:张达明花光了你的钱,我要在你身上花大把的钱。他对阮玲玉花钱的态度敲开了她的心房。
殊不知,这是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阮玲玉和唐季珊好的时候,张达明又嫉又恨,嫉妒唐季珊比他有钱,又有才华,恨阮玲玉毫不留恋的转身,从此少了挥霍的资本。
这时张达明的无赖本性尽显,他一把诉讼把阮玲玉和唐季珊给告了,他告阮玲玉私刻他的印章,把他们家的财产偷给唐季珊。本来阮玲玉在跟张达明解除同居关系时签了一纸协议,每月给他100元,换双方的和平分手。
我记得看过涂磊老师说的一段话:你以为你执着的付出,可以把冰山融化,把石头捂热,我告诉你有一种 男人是捂不热 的。就像张达明他就是 捂 不热的男人。
阮玲玉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张达明的回报,反而将她推进深渊。张达明告他们俩,唐季珊告张达明侵犯他的名誉权,要阮玲玉登报声明他们同居时经济独立。两个男人相争,不管是哪一方赢,受伤害最深的都是阮玲玉。
唐季珊是个商人,还是个情场老手,他在得到阮玲玉后,财色双收,心中自是是欢喜的。
当阮玲玉站在舆论的中心时,他没有伸出手拉一把,反而弃之如敝履。而且不知廉耻的又追起了阮玲玉的同事梁塞珍,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阮玲玉至死都曾问过唐季珊到底爱不爱她。
阮玲玉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之前想从张达明身上获取安全感,没有良心的张达明却把她推上了风口浪尖。
后来以为唐季珊是救命稻草,谁知他把她逼上绝路。
童年父亲的离世,阮玲玉的一生都在寻找爱,寻找她的精神寄托。
作家沈三废说:“我的原生家庭没有给过我安全感,谈不上有精神后盾,这让我成年后很容易把情感寄托在别人身上,像是附在他人身上吸取养料的怪物。”
有的人用爱治愈童年,也有的人一生陷在童年缺爱的泥沼里,不可自拔。
愿我们都能拥有爱和被爱的能力,共勉。
~END~
作者简介:我是解语花一朵,喜欢分享情感故事,坐标广东湛江,期待你的关注。
文/解语花
图/网络
标签: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