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准确的说是撞到了火山山体之上,并没有直接坠入,岩浆之中,这起事故就是发生在,南极的新西兰航空901号班机撞机事故,事故造成机上237名乘客及20名机员全部罹难。我们一起了解这起这与1931年的豪克斯湾大地震并列新西兰两大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
如今当冰雪融化后,在南极埃里伯斯火山,依然可以发现,901号班机的残骸,当你走在这片山地时,也有着一定几率能发现当年遇难者的部分遗体。可见这场事故的惨烈。
该事故发生于1979年11月28日,新西兰航空901号并不是行程航班而是旅游航班,之所以路过南极并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观光,南北极在当时是地球上少数保持神秘感的区域,因为是旅游观光,为了让旅客能够更近距离观看南极的风光,该航行额飞机往往都会以极低的高度飞行,这也为日后的事故埋下伏笔。
为了观光讲解,每一班航班上都会有一名南极导游随员飞行,并透过广播系统向旅客介绍南极洲的风景及地标。航机的广告更声称航机会在麦克默多湾低飞,并在当天傍晚飞回新西兰基督城国际机场。为了方便乘客在机舱内走动,以观赏南极洲的景色,机舱中间的位子(约占总座位数15%)会被空出。
新西兰登山家和探险家艾德蒙·希拉里爵士曾担任随机导游。1979年11月28日的班也安排希拉里爵士导游,但他因为有其他要事在身,未能成行。空缺则由他的朋友兼攀山伙伴-彼得·莫谷禄填补。没想到因此逃过一劫。
飞机并不老旧,事发时飞行时间没有超过五年。该事故也并不是飞机事故造成的,事实上飞机在撞向山体前,包括飞行员在内都没有发现危险在靠近,以不低于300公里每小时的速递直接撞向山体。
当时南极出现了罕见白蒙天,空中能见度低,然而就算如此,该航线也飞行多年,本不会出现事故,连飞行员在内都不知道其实当日他们的航行被更改。这也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机长吉姆·柯林斯及副机长葛列格·卡西恩事前从未有驾驶航机进入南极洲的经验,但并不代表他们是新手,事实上这二位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机长,这一趟航线对于平时的他们来说,实在简单不过。但他们确实对于航线的风景并不熟悉,在事故发生时并不知道,景点附近有一个海拔3,794米的活火山。
两位机长在与前任机长交接工作时会获得,整个航线的坐标点,他们还需要负责起飞降落,多么简单的任务啊,对于他们二人来说都是如此,如果按照原有的航线飞行,哪怕是黑夜,飞机都不会撞向火山,在飞行当天,有两个坐标被人改动,以修复之前未被发现的错误。与旧的飞行计划比较,新的飞行计划将会令飞机路线向东偏离45公里-航机原定飞到麦克默多湾,但在新的飞行计划中,航机将直接飞越路易斯湾及3,794米高的埃里伯斯火山。 航机顺利地于新西兰时间早上8时21分从奥克兰国际机场起飞。
如果说当天视野好的话,机长也会发现问题,或者说还是老机长的话也会发现被改动,可惜一切的巧合汇聚在一起,仿佛电影《死神来了》,死神有意如此。就这样两位机长按照原有路线和计划飞行,
经过大约四小时的飞行,航机在下午12时30分已飞到距离麦克默多站70公里内。此时,麦克默多站无线电通讯中心批准航机下降至10,000呎(3,050米)以目视飞行继续行程。虽然当时的飞行安全条例并不容许航机在任何天气情况之下下降至低于6,000呎(1,830米)的高度飞行,但从新西兰航空的旅游杂志中,机长柯林斯相信此航班的前任机师大都在麦克默多湾以低于限制高度飞行,藉以为旅客提供更佳的景观。于是,他决定按照前人的惯例,继续下降。
距离火山很近时,飞机上的防止碰撞系统预警,可是当时南极上空发生了,少见的白蒙天,机长并没有预料到火山就在前方,于是只是稍稍将飞机拉起,15度。6秒后航机撞向埃里伯斯火山山腰,全机立即解体爆炸。猛烈的撞击使整架航机除了尾翼以外,全部粉碎。残骸更在事发地点造成一个600米长的轨迹。由于航机在撞击期间引发猛烈爆炸,相信机上所有乘客及机员都是立即罹难。撞机时飞机的海拔高度是450米,也就说哪怕是当时紧急拔起也并一定来得及。
如此高速的飞行,整架飞机瞬间解体,可以说飞机上的众人感受不到疼痛,就已经支离破碎。以至于辨认遗体额工作不得不出动牙医来帮忙进行。因为爆炸范围广,很多肢体四散,有遗体在救援人员到达时,就已经遭到海鸥的偷食。即便使用各种方法,也不无完全驱赶这些饿极了的海鸥。不得不先埋入雪下,在慢慢移走。该航线因此被中断15年。
标签: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