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读作“zhān”,旃不是多音字,它只有这一个扒樱野读音。
旃有三种春喊意思:
1、古代的一种赤色曲柄旗。
2、通“毡”,一种颂渗毛织品。
3、之、焉二字的合读。旃是形声兼会意字,“㫃(yǎn)”为形旁,“丹”为声旁,“丹”也表意,指红色。
《说文》中有一个异体字作“旜”,是形声字,“㫃”为形旁,“亶”为声旁。如今规范化,以“旃”为正体。
扩展资料:
1、【旃裘】zhānqiú
[fur coat] 即“毡裘”。毛制的衣服
2、【旃檀】zhāntán
[sandal(wood)] 古书上指檀香。也作“栴檀”。[梵语 candana]
3、旃是形声兼会意字,“㫃(yǎn)”为形旁,“丹”为声旁,“丹”也表意,指红色。
4、在〈文言义〉中,“旃”通常用作古代的一种赤色曲柄旗,引申泛指旌旗,在句子中,有时仅相当于代词“之”。
标签:旃檀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4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