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参与率=(有工作人数+目前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64岁人口)*100%。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胡橡乎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
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
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扩展资料:
现状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这是由中国的工资和福利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
工资收入偏低
工资收入偏低,扩大了家庭对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起飞和快速增长,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起点较低。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资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家庭中需要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社会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从而扩大了家庭向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投资市场不完善
投资市场不完善,劳动收入仍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投资市场尚不成如芦熟。中国股市弱有效性,使得居民在进行个人投资理财时仍然较为保守谨慎。
在这样的投资环境和背景下,中国居民的收入仍然以工资为主,劳动收入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这就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者就业意愿增加
就业关联型社会福利政策增加劳动者就业意愿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政策,劳动者只有裤悉就业,才能享受公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措施。
在农村,虽然实行大病医疗保险项目,但是农民自己分担的份额仍然较大,并且小额医疗费用无法报销。这种福利措施与就业状况相关联的制度,无疑加大了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意愿,促进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教育观念较为落后
中国虽然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在农村,失学问题更为严重,且女生的失学率高于男生。
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不仅如此,在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大多没有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这就使得参与劳动的劳动者素质仍有待加强和提高。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许多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工资与工龄挂钩
工资与工龄挂钩,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中国在计算工资水平时,由于普遍与工龄挂钩,因而人们往往选择提早就业以增加工龄,提高个人工资水平。
在这样的工资政策中,许多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加大了就业压力。
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未成年人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之中,使得就业情况更为严峻。虽然中国《劳动法》规定,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使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
但实际上,仍然有许多企业不顾规定擅自雇用未成年人。这不仅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而且侵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显现,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老年人需要靠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
这就使得许多老人不得不走出家门,二次就业。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虽然可以为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却挤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参与率
标签: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