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知识>观舞记PPT

观舞记PPT

2024-03-24 17:38:32 编辑:join 浏览量:616

观舞记PPT

观舞记》教材分析 《观舞记》是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依次是《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教学重点:1、学习作家冰心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2、体会卡拉玛姐妹“飞动的美”是缘于内心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卡拉玛姐妹舞蹈美的奥秘。学生分析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有较好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培养,班级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良好学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利用小组教学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设计理念 1、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3、教师注意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4、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 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多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课前准备1、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提出对于课文不理解的地方。2、 教师准备有目的地布置学生预习;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收集有关印度舞蹈的资料;制作《观舞记》课件。教学实录一、 导入 新课1、以一段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表演的印度舞录象导入 。【提示:注意观察舞蹈演银基悉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看完后用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段舞蹈】生①:这种舞蹈的动作十分优美、欢快,三位演员的动作整齐划一,十分和谐,加上身上的服饰的配合,显得更加动人。生②:舞蹈者的动作最具有特点的地方,便是她们灵活的手臂了!手臂在空中舞动,时而优柔婉转,表现出一种柔和;时而刚劲有力,表现出一种生机。2、指出:讲的都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段舞蹈,而单凭这两段描绘,我们还是很难相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语言在这样的舞蹈面前显得有些空洞。引发问题:如何将这段舞蹈描绘得栩栩如生呢?3、引入课题:——《观舞记》二、再次感知课文以及语基检测自由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在课前都已经作了较好的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两位同学,检查字词预习情况】三、欣赏与品读【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部分,即12—18小节进行重点研读】提出问题: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段话?为什么?生①:我最喜欢文中16自然段,“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锋乎,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及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卡锋物拉玛的外貌和衣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美好的。但是,卡拉玛也没有忽略舞蹈的灵魂——动作。她优美的动作与铃声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说“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既然如此,我们对卡拉玛舞蹈的美,还有什么质疑吗?生②:“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的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这一段是一个排比句,用“花开瓣颤的莲花”,“疾走惊跃的小鹿”,“高视阔步的孔雀”等比喻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特点,以及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她们的由衷的赞美。

标签:观舞记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35200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