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知识>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2023-10-01 13:28:51 编辑:join 浏览量:610

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香草美人”是一个自带流量与浪漫标签的文学名词,而屈原则是“香草美人”意象的开创者,其意象在《楚辞》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下面来看看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香草意象有歼腊绝两层含义:一是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诗人有时以香草自称,有时又用来指称他尊敬的人,所有这些人,都具有高洁的人格;二是与恶草相对,象征者政治 斗争的双方

  美人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喻君王,或自喻。其中最集中的表现在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以男女婚约的变化喻君臣关系的改变,不仅形象生动,还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香草美人解释是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作宾语、定语;指忠贞贤良之士。

  出处: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写香草、以配忠贞,……灵修善于美人,以譬于君。”

  香草美人吟未了,防有蛟听。 ★清·龚自珍《浪淘沙·舟中夜起》

   扩展资料:

  《离骚》用大量文墨写了各类香草,并且还多次提到"美人"或"美女"。《离骚》中充满灵性的香草象征着诗人美好的品质及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而"美人"意象,不仅比喻君臣关系,也用来象征诗人对理想的炽热追求和追求失败的痛苦。

  香草美人意象的运用,使《离骚》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也极富浪漫色彩。"香草美人"意象是屈原的艺术创新,这种创新实际上与楚国地理环境、楚国巫文化,以及庄子浪漫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香草美人”是一个自带流量与浪漫标签的文学名词,而屈原则是“香草美人”意象的开创者。

  “香草美人”意象在《楚辞》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气势恢宏的《离骚》,还是诡谲神秘的《九歌》,抑或是激情奔放的《九章》,都被“香草美人”的意象的浸染。被“香草美人”意象勾勒、点染、描绘的《楚辞》,呈现出唯美动人的文字境界,也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浪漫画卷。

  若按照“香草美人”的出镜率计算的话,《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出现的频率毋庸置疑是最高的。而“香草”与“美人”在《离骚》中也是两个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的意象。

  先来看一下《离骚》中的“香草”意象。《离骚》开篇是屈原对自己生平的自述,讲述自己拥有高贵的出身和天赋的良好素质,同时又注重后天的修养。

  在《离骚局段》中,屈原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把江离和辟芷这两种带有芳香气味的植物披在身上,把秋兰结成佩挂在身边。

  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带有芬芳气息的草木,而整篇《离骚》中这样的香草频繁出现,种类繁多,远不止这四种。《离骚》中出现的“香草”还有木兰、宿莽、申椒、菌桂、蕙、茝、兰、留夷、揭车、杜衡、秋菊、木根等。

  西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评论《离骚》:“《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王逸认为《离骚》中采用了《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用香草意象来比喻忠贞。

  正如王逸所说,《楚辞》中的香草意象,有着“引类譬喻”的目的,是用来和忠贞相匹配的。也就是说,《离骚》中的香草都深含比兴,是诗人高洁人格的象征。自屈原后,香草美人便成为一种譬喻,成为了美好的秩序与高洁的人品的代名词。

  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那么,在《楚辞》中,屈原为什么要特意强调佩戴、种植、食用香草的事呢?佩戴香草,周身衣物会被香草散发出来的芬芳所浸染,这会被认为是十分风雅的事情。另外,佩戴香草会客或者面见君王,也是一种礼节。

  同样的道理,屈原强调自己早晚食用香草,也是自己修身洁行、洁身自好的象征,这与屈原在《离骚》开篇句中所说的'出身、素质与修养相呼应。当然,“香草”作为一个典型意象,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离骚》中的“香草”,用以喻指高尚的品德与纯洁的志趣。屈原在“香草”的意象中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以身外的植物意象修饰来衬托心灵的纯洁美好,给人以温润、儒雅的浪漫主氏姿义审美体验。

   “香草美人”的意象解读

   1.“香草”

  长发、宽袍、玉佩、香草,这是屈原留给世人的印象,屈原爱香草,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曾种植大片香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也曾“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佩戴、沐浴、饮食……屈原爱香草可见一斑。

  经核算,《离骚》中共出现40种植物的名称,其中香草香木共34种(香草22种,香木12种),与其对应的恶草6种。

  “香草”包括了江离、芷、秋兰、宿莽、菌桂、蕙、留夷、揭车、杜衡、菊、胡绳、芰荷、芙蓉等,“香木”有木兰、椒、桂、扶桑、琼枝等,据刘蒙在《离骚中的植物名称研究》中显示,香草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香草是芳(11次)、兰(10次)、椒(6次)、蕙(5次)。此外有薋、箓、葹、艾、茅,榝等恶草与其对应。

  香草可散发出芳香,多指事物的美好,屈原在大量运用香草的意象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政治追求寄托于香草身上,结合各学者的研究和我的理解,对香草的象征内涵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1)喻屈原自己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以为佩”,将香草佩戴于身上,反映了作者时刻注重道德的修养和素质的提升,通过香草表现的是屈原高洁的道德修养和追求美好事物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洁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抒发着屈原坚贞不渝的品格、坚定不变的高尚追求。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由众人抨击、指责屈原佩戴蕙草,采集茝兰的行为可知“蕙”“茝”这两样香草喻诗人美好的政治主张。

  (2)喻他人

  诗人以香草,如申椒、菌桂、蕙、茞等比喻包含屈原在内的所有忠臣,此时“香草”之香体现的是当朝臣子不畏权贵、忠君爱国的高洁品质。而恶草与香草的对抗,可以理解为是一方以屈原为代表主张施行“美政”、积极辅佐君王变法图强的忠臣,另一方是以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楚王宠妃郑袖等人为代表的,阻止楚王接纳屈原的意见,并使楚王与屈原疏远的这两大势力集团的对峙。

  (3)借香草表现岁月流逝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通过香草由盛而衰表现岁月变迁,抒发对自己逐渐衰老的感慨和对政治还未进行改变的急迫心情。

   2.“美人”

  王逸为《离骚》做序:“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美人”可以理解为君王。

  《离骚》中描写了多次诗人求美人而不得的故事,与屈原几番被贬,遭到流放相吻合。第一次,求宓妃,因她美丽却不守礼法,与屈原专一执着、守礼的个性相悖,于是诗人放弃她而另外求索。第二次,求娀氏美女,由于鸩鸟诡诈,娀氏先行成为帝王的后妃,最终求美人不得。第三次,趁少康尚未和有虞氏二女结婚,想要求得美人,但想到媒人的能力不足,说合的希望很渺茫,便主动放弃了。

  由此观之,诗人之所以求美人而不得,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美人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为外物阻拦;对求美人这件事情渐渐感到没有信心和失望。

  屈原追求美人的过程坎坷且艰辛,正如他劝谏君王施行美政的过程那样,不被君王理解,被小人阻挠,“路漫漫其修远兮”。除了将“美人”理解为君主外,又“恐美人之迟暮”,也可以将“美人”理解为是诗人的自喻,“美”与“香草”是并列的关系,他们都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崇高的政治追求。

  3.“香草”与“美人”的关系

  王增斌的《从香草美人透视屈原的人格魅力》指出“香草美人传统的本质就是以男女比喻君臣,以婚约比喻君臣遇合,这是作为一种政治关系的借喻”,因此可以理解“香草”指代屈原,“美人”代指怀王,在《〈离骚〉纂义》中,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

  将香草佩戴于君王身上,二者遇合,构建君臣间的和谐关系,既能让香草散发出自己的清香,发挥自己的功效,又能使君王的品德向着高洁的方面发展,进而以仁政治国,使民安国富。楚怀王对屈原有知遇之恩,因此怀王对屈原而言是知己。愿为君王所用,如香草一般散发出自己的清香,这正是屈原的理想,并一生为之付出。

标签:香草美人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28898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