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行万里路——超大城市交通管理模式的深圳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拥有汽车353万余辆,密度为每公里510辆,位居全国第一,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已成为市民生活的痛点和难点。
用智慧稀疏拥堵,深圳通过智能手段,探索特大城市交通管理新道路。
月22日,车辆在深圳深南大道行驶。
新华社记者毛思谦
智能管理缓解交通拥堵痛点
十一假期前,深圳市民赵铁军计划带家人前往大鹏景区。
订完房子,他开通了深圳交警WeChat公众号。
在预约界面输入车牌号和预计进入大鹏景区时间。
深圳东部方向集中在大梅沙,小梅沙,大鹏等热门旅游目的地。
过去,节假日出现拥堵,影响了出行体验,很多市民“苦不堪言“。
自2018年起,深圳市交警实行“预约交通”措施。
今年国庆期间,全市东部交通流量同比下降4.88。
自“预约交通”实施以来,深圳景区拥堵指数平均下降52%,交警情况平均下降90%,平均速度同比增长12.4。
“在预约之后,今年的假期旅行更加顺利。”
赵铁军说道。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人口和车辆的快速增长给深圳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
49岁交警,深圳交通 37年前,警察部门交通技术部监控管理科的一名警官姚利民跟随他的父亲在深圳担任基础设施工程师。
那年,新城在深南东路东门悬挂了第一个红绿灯。
如今,深圳实际管理人员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驾驶员总数为516.44万人,而深圳交警队伍约1900人,高密度复杂的人,车,路环境和安全有序的交通出行矛盾更加突出。
为治堵,深圳启动道路“作业“。
潮道,走一条左,多骑车道.20多个创新的交通组织促进了旅行,一些举措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并将其复制到其他地区。
智能平台搭建科技支撑体系
在十字路口,红绿灯不再固定。
晚上,东西方向车流量减少,绿化时间减少,南北方向车流量增加,绿化时间增加......
不要惊讶,这是人工智能红绿灯“自查自纠“。
深圳市交警局局长徐伟表示,深圳市交警协同相关机构,构建“perception-cognITion-diagnosis-optimization-evaluation”全闭环,打造智慧灯控“一张网”,提升交通运行管控能力。
提高了市民的整体出行效率。 、
人工智能辅助交通信号控制,拥堵溯源与评价平台,创新场外执法......
一系列“智慧”措施离不开“城市交通大脑”平台建设。
在深圳市交警局21楼,记者看到,由数百台服务器等设备组成的智能指挥中心,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将在深圳三个维度展示交通要素,实现交通指挥系统的宏观和全局掌握和微观细节精准部署和民警精准投放。
姚利民说,例如,车行道上的行人是一种危险的情况,人工智能可以实时操作,一旦发现行人在车行道上,可以立即推送到报警系统,然后推送到指挥系统,可以派警力处理。
为“智慧”新机制取得更好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圳交警协同华为,平安,海康威视等科技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智慧教育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交通管理需要科技创新的“硬功夫”和安全意识的“软环境”,这取决于更智能的宣传教育、信息传递和阻断交通驾驶的不良习惯。
深圳很多居民说,现在,无论在前排还是后排座位上,在公共汽车上系安全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深圳市于2016年7月对后排未系安全带的员工处以最高500元罚款。
深圳交警熊警官成为网红,微博,WeChat等社交媒体账号排名全国政法系统前列,“明星用户”功能覆盖大部分交警业务.深圳交通治理开始走向互联网的融合,一方面推动智慧民生服务,另一方面让交通安全意识更入脑入心。
一系列“智慧”措施持续提升深圳市交通管理水平,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15年稳步下降,2019年交通拥堵警情同比下降7.81。
徐伟说,交通拥堵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缩小了,我们努力为未来的公众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和交通生活。
标签: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