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举手发言恐怕不止跟缺乏自信有关,还和性格内向,害怕说错了被人取笑等等有关。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要想改正恐怕得从多方面努力。不过自信是最重要的因素。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
鼓励、赞扬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但须注意得当、得法。过度地或过于轻易地滥用鼓励和赞扬,会使孩子感到你不真诚、对他的期望过低、或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赞扬的。
最好是对孩子的行为或进步给予及时的、准确的反应,比如对他说“我看到你已经学会分数的加减了“你的那首诗确实写得不错。这比笼统地说“好极了,效果会好得多。
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这能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智能和潜力。有三个不到4岁的小孩抢着一辆小自行车,谁也骑不成。旁边的家长让他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让大家都能骑到。一个小孩想了想说,我们一人骑一会儿,轮流骑。
大家采纳了他的建议。这种采纳带给他的高兴和鼓励,恐怕不亚于成人在单位所提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用。让孩子感到自己有用。
除了采纳孩子的建议外,还可引导孩子做引起对家庭、对别人有益的事,即使只是让孩子种种花草,买买东西。让孩子多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并积极贡献自己的能力,感受到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友谊、需要和依存。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是自信心的自然结果,又是重要成因。完成某项任务、学会某项技能、取得某种成绩,都属此例。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激励孩子做某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不要只是诱之以物质。最好把他们作为已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人,以自尊心、荣誉心来激发他们。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持久和深入。比如让4岁的孩子自己穿裤子,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只需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长大了,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自信心大增。
自信心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萌发的。当孩子使用各种方法来取悦大人、吸引大人的注意和赞美时,自信心就在发展了。
重视过程而非结果父母往往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儿女在学习、工作中是否比别人强。其实,这个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家长应该看的是孩子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经验、能够承担责任、掌握知识和技能。如果孩子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是这次教训却让孩子和父母看到了薄弱环节在哪里,不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吗?父母的这种态度会传递和影响孩子,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孩子感到过大的压力,往往是来源于父母过高的期望。在父母的心中,总有一个对孩子的期望目标。孩子也会给自己定一个前进的目标。父母的责任就是怀有一颗期待之心,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每一阶段的适合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一定不能定得太高,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失败感,丧失信心。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孩子完成得轻而易举,就会变得轻率和骄傲。肯定孩子的成功当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做了好事,很好地完成了布置的任务时,一定要给孩子表扬和肯定。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称赞和肯定,孩子也不例外。对孩子的表扬和肯定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让孩子迎接挑战对困难的成功跨越,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都会增加一份自信。克服困难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并不是只有面对惊涛骇浪,才有挑战的意味。对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挑战。比如说洗衣服、倒垃圾、下棋、打篮球…都是挑战。鼓励孩子多参加类似的活动,成就与胜利自然会增加孩子的自信。以身作则,树立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够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充满自信,孩子也会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标签: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