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陈美玲
课前播放歌曲欣赏《再别康桥》
师: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1:告别的对象是康桥。
生2:是一首送别诗。
生3: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不是第一次离别康桥,可见作者对康桥的感情很深厚。
师:康桥在哪?
生4:文章注释①上写道: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师:你预习得很认真,为什么一个异域之城会让诗人如此的魂牵梦萦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歌的写作背景。(出示幻灯:写作背景)(学生齐读)
师:原来,康桥给诗人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回忆,怎能不让他眷恋不已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名家是如何演绎这份眷恋之情的?用一句话说说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出示幻灯:配乐朗读)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好的诗总是能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听完后,说说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生5:这首诗的意境很美,首尾呼应,很容易背诵。
生6:我觉得康桥的景色很美丽,我有一股前往一见的冲动。(生笑)
生7:读了这首诗后,我觉得很像王维所写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生8:我从这首诗里感受到作者那一股淡淡的忧愁和依依不舍之情。
师: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出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呢?
生9:语速要慢一点。
生10:要读得深沉一点才能表现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师:好,那我们就带着感情舒缓深沉地一起齐读这首诗歌。
(生齐读)
师:诗人踏着余辉再次来到熟悉的康桥,他是来向谁告别的?
生11:向康桥的人和事。
师:那诗中有没有直接写出他是来向谁或是什么事情告别的?
生齐:没有。
生12:诗歌是通过康桥的景物来表达对康桥的人和事的回忆眷恋之情的。
师:那么是哪些物呢?
师:(幻灯:板书景物,桥的图形)在诗歌里我们把这些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叫做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表达眷恋之情的呢?我们先看范例引路,诗歌的第二节。(出示幻灯)
师:请你来朗读一下第二小节,其它同学思考右边的三个问题。(生15读)
(1)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怎样处理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
(生15读)
生16:作者选取了金柳、夕阳中的新娘、艳影表达了作者对康桥喜爱和无比眷恋之情。
生17:作者把在夕阳映照下镀上一层金色的柳树比喻为美丽羞涩的新娘,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柳树秀美婀娜的美好姿态,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柳树的喜爱与赞美。
生18:诗人一定是想起了他与他钟情的中国姑娘在河畔上散步时的甜蜜场景了,这也是作者眷恋康桥的原因之一吧。
(师生齐笑)
生19:诗中说“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我想这里的“荡漾”也表明康桥的人和事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表达出了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生20:“金柳”的“金”和“艳影”的“艳”两个词语描绘出了色彩鲜艳的画面,也能衬托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师:那我们怎样朗读才能传达出作者的那种愉悦和眷恋之情呢?
生21:“金柳”、“新娘”、“艳影”、“荡漾”这几个能表表达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要重读。
生22:“那”后要停顿一下, “夕阳中的新娘”要读出那种喜爱之表,语调高一点。“在我的心头荡漾”要读出那一片深情,所以读得深沉一点,特别是“荡漾”那个词。
师:那你带着你的理解朗读一下这一小节。
(生22读,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带着感情齐读一下这一小节。
(生齐读)
生23:要抓住意象。
生25:还要读出情感。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动情读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选取你喜欢的一节或几节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生小组合作讨论,师行间指导)
(全班班交流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探究结果?
(小组读)
生28:我觉得语速稍快了点,最后一句里的“甘心”要读得深情一点。
师:那你带着大家读一读这一小节。
生28:我们选的是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好像是不忍打扰康桥的一切,表明作者很爱惜带给他美好回忆的康桥,又与结尾的“悄悄的”形成呼应,可我还没有想到为什么要用“悄悄的”来结束?
师:这位同学不仅善思,还善问,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29:“悄悄”渲染了一种无边的寂静,强化了心中对康桥的恋恋不舍的情感。
生30:作者是不想破坏在康桥的美好回忆,所以用“悄悄”来作渲染。
师:是呀,诗人用“悄悄”地更多了一份宁静,多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升华了情感。下面请男同学读第一节,女同学读第二节,体会诗人的情感。
(生读)
师:诗人不仅说潭水是天上的虹,还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
生32:说明这里有作者美丽的梦,像背景里提到的爱情梦,诗人梦等。
师:彩虹除了美,还有什么特点?
生33:稍纵即逝,表明这些梦虽美,但容易破碎,难以实现。所以才会显得更珍贵,告别起来才更难。
师:你的理解很有创见,那你试着朗读一下这一小节。
(生读)
(生鼓掌)
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是对你最大的肯定,第五六节谁来说说?
生34:我选第五节,诗人想到这里有着自己这么多的梦,就不由自主地撑起竹篙前去寻找自己的梦,因为诗人沉浸在美好的梦境里忘记了回家了,一直到到深夜。
师:诗人忘情到一种什么程度?
师:诗人唱了吗?
生齐:没有。
生36:第六节里写了“但我不能放歌”。
师:为什么?
生37:不想破坏不想打破这宁静,想一直生活在这些美好的梦里,就连平日里叫个不停的“夏虫”也仿佛理解我的想法。
生38: 这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无声是真爱的最大境界了,怎么舍得离开呢?这两节在朗读上要怎么处理?
生39:第五节要读得高昂一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特别是“放歌”,第六节想着要离别产生的伤感情绪,因而要读得低沉一点。
师:你试着朗读一下。
(生读)
师:一二组的同学读第五小节,三四组的同学读第六小节,读出这种情绪的变化。
师:合作就是力量,在刚刚精彩发言中又一次得到了印证。我们刚刚运用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动情读的方法体会到作者的无比眷恋之情,诗人的这种情感在面对回忆和离别的现实时情绪有什么变化吗?(幻灯10)
生40:面对回忆是喜悦、快乐的;面对离别是伤感、惆怅。
(出示板书:愁——乐——愁)
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同桌合作互读互评或愉快或伤感地朗读诗歌,再次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生互读互评)
师: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大家一起来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
(生配乐朗读)
师:好的诗,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读上,还要能背出来灵活运用,请同学们自由背诵你所喜欢的一节或几节。
(生自由背诵)
生4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42:相见时难别亦难,西边不亮东边亮。
师:生活并没有欺骗你!
生44: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伤。
(生跟读)
生45: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师:人贵相知。
师:(伴乐)同学们,假如今天课上, 徐志摩在你心中投下了长长的身影,那就去读徐志摩的诗吧!假如今天的这节课,让你离现代诗更近了一步,那就去读现代诗吧!让我们的心灵徜徉在诗歌的花园,让我们的生活因为诗歌变得更加美丽!谢谢大家!(出示幻灯:推荐阅读)
标签: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