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余秋雨与“索多玛120天”的导演-皮埃尔 保罗 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摆在一起,不难发现哪一个更接近文学,更接近人性。秋雨写着梅里美的文章,却妄想着雨果的声誉。不能简单地说,余秋雨是个无耻文人,但他实在是个怪物,美妙才气与丑恶现实杂交出的骡子。不幸的是,他在文化上注定没有繁殖能力。
余秋雨还让我想起,日本豚鼠系列影片中的一部,“下水道里的美人鱼”。故事很简单,一条在下水道里搁浅的美人鱼,被一个画家无意中发现,于是画家就把美人鱼救回了家里,可是为时已晚,人鱼的身体已经被下水道里污秽所污染,已开始溃烂,于是影片就把一个梦幻般美丽的人鱼从皮肤溃烂开始,一直到她肠穿肚破的死亡过程展现给观众,可以说,观看需要极大的勇气,及精神承受力,更有很多人看后直斥导演变态,可是观后静下心来一想,这不也是个再自然不过的,并且是每一个生命体都必经的过程罢了,可见不敢面对自己而活的人太多了。
而且非常的凑巧,余秋雨的非凡之处,就在于,他可以在自己的文字里,逆转这个过程,让一堆腐尸烂肉重新弥合,重现焕发出伪生命的夸张光彩,也无怪乎,为什么他的文章,至今还是很多人的“唐僧肉”。可是很不幸,生命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尽管余秋雨为需要梦幻附庸深度的人们,重新用石蜡塑造了一个熠熠生辉的人鱼,可事实上你们不要忘了,看似的美丽,而过后一想,才知道,这实在才是天下最恐怖,最变态的行为,余秋雨是在鞭尸啊。
余秋雨有错吗。从自由主义观点来看,他一点错都没有,他无论做什么都是他的自由选择,他首先是个人,跟你我一样的人,所以,如果批判他,是因为看不惯他在现实中呼风唤雨的本事,那么这些批判者所有的语言文字,其实都是自赏耳光。有功夫做这样的批判,倒不如和余秋雨等攀上关系,早点进入“中国作协”养老来得更实惠些。
盛世丛生魍魉,太平死尽贤良。喧嚣畅游衔龙粪,寂寞山居吠残阳。大爱迷魂汤。霜冷长河未必,假汝三生难偿。磊落光明刀笔吏,寡廉鲜耻劝夭亡。可知有无常。
万万里,腥嗅风飚,扑面刮净,千千行,热红血泪,又于万年之涯首,无耻龌龊,抛尽人间,此万古难见,断魂销魄之卑句鄙文。
试问,恐十万计之无辜亡魂,腐尸烂肉,得望此文,若有知,将情何以堪?再问,又十万计断臂残肢,劫后惨绝之余生,若读此白话妄文,热血未冷,将情何以堪?三问数以万万计之无知蒙昧,终一日猛醒悟透,剩年徒感韶华尽毁,风烛照纸,再阅此大爱赞歌,将情何以堪?
终问秋雨兆山笔棍,汝等冷血爬行之畜类,怎晓天地无知,怎知举世皆盲,恬借亡人之口,泯尽仁德,作如此龌龊千古之卑鄙文章,汝等若读此祭文,难道背不寒凉!可知,天有日月齐照,世存人神共鉴,纵万万年,迟来之肉身惩罚,汝等自知避之有方?汝等良心阴魂,早诸虎狼啃净,不余半星。可知,世间万事,自有相寻之数,汝等今日为文,坏尽世人之心,来日,怎逃自详之理,反至自身骨碎为泥之劫。
可知,语人德,终得安乐,授人棍,反遭杀机!莫讲苦海回头,尔等,死心塌地,逐恶浪,弄腥潮之昏徒,万世断尽良缘,纵慈悲,却绝善念,只望洋兴叹矣!
子曰,有所为,有所不为,兆山秋雨以为何解?佛说,门虽广大,终不入无缘之徒,秋雨兆山又以为如何?无奈吾等良言苦口,终不似尔,咒人自咒之,然赌咒之徒,咎由自取是也,魂飞魄散,甘心为伥,实乃遣之肇始,当作如是观矣!
看不下去了。所谓假大师,文化避孕套,炒作文化者,带这些帽子可以显示自己清流的身份是吗?
作为"文人"也好,作为"学者"也好,难道愤世嫉俗才算清高?难道艰深晦涩才配流传?
小时候很喜欢历史,虽说是更喜欢看故事。长大后虽然在国外留学,却幸得辅修中文系学位。家父家母都是大学教授,但是教授理工科。我所做的文学史论文,在严厉的教授手下可以拿到A- 但一贯宠爱我的父母读起来完全没有兴趣,草草的鼓励一下了事。但他们读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却颇为感同身受 大有折服之感。这个粗浅且粗鄙的例子,诸位有什么感想?
这个时代,不赚钱的事情,不装逼的爱好,会有几人青眼以待?何况历史,何况文化?文化既要有人坚守阵地、坚守气节,更要有人去普及。以大众更容易接受、理解、感知的方式去呈现被淡忘或深埋的历史,余秋雨当得功德无量四个字。另外,我觉得以上某些朋友抨击作者人品来贬低作品的观念不啻于说:"郎朗长的没有李云迪帅,所以我认为李云迪钢琴弹得好,难道一个胖子也有资格进入中国钢琴界的史册么?"
以上,完毕。谢谢!
他不是所谓大师、奇才,而是最后一个 典型的中国文人 。在他之后,这种优点和缺点同样标准的中国传统文人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心灵和知识结构同样西方化的“公知”。
首先,他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我一度认为他像很多人谩骂的那样没有真才实学,直到我发现他其实和我一个专业,戏剧影视文学,并且写了两本优秀的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和《文艺创造论》。在那个年代他必然是学界的翘楚,而这也奠定了他在散文中追求野心的底气。他是骄傲的,看他面对造谣者的态度可见一斑。尽管他的许多言论有装腔作势的成分,但被激怒时有的人选择模仿跳梁小丑,而他决定模仿古仁人,这就说明他非常重视自己呈现出来的人格。 他不满足于以作品闻名,他希望把自己变成作品。
然而,他内心又有挥之不去的自卑,并且把这种自卑片面地归因于时代。这阻碍了他实现对自我的期许。
《借我一生》里他自豪地追溯自己的精英阶层渊源,痛斥文革,把自己和全家塑造为完美的受害者。实际上文革期间他是写作组“石一歌”的成员,而不是像他自己描述的在蒋经国读书处隐居学习。(这个信息来自孙郁的《一个人和一个时代:鲁迅传》,书里还有提到该写作组编造的“鲁迅故事”。)他的后半生都在致力于洗刷文革中自我人格的污点,甚至用力过猛到了一种类似于“赎罪”的境地。由此再看,他散文中反复渲染着的 “平庸者—大天才”的对立 不仅是读书的感悟,而且倾注了复杂曲折的情感。他的文笔奇佳,具备学戏剧的人才能拥有的张力,写苏东坡、陈寅恪等孤独的天才简直令人潸然泪下,但却纵容着读者的错觉——仿佛他自己就是这类天才的一员。他的立场是完全局限于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大众在他看来庸俗不堪,政治上的胜利者充满罪恶,政治经济文化中他把文化排第一。因此, 他对中国人国民性的消极层面有一定犀利的认识,对中国百年来的政治纷争有耳目一新的观点,对世界历史有宏大的视角和悲悯的情怀;但与之相应的,他的文章是并且只会是文人式的,绵软无力、回避矛盾、清高天真、而且滥情。看多了甚至给人婆婆妈妈之感。
他反复宣扬一种“苍凉”的美学,“死前细妆”的凄美至今给我深刻的印象。这个“苍凉”从何而来? 毫无疑问是精英阶级的衰落,他心目中“中国文脉”的中断,以至于他想在今天的中国模仿历史上的文人偶像却注定不可得,他想在今天的中国提出宏大理论、创造宏伟艺术却注定不可能。
总而言之, 他是一个不屑于融入时代、却又渴望在半空造出通天塔的矛盾者。 这个理想被当年很多人拥有,却唯有他拥有与之相配的才华和命运。因此他自然而然地被推上了八九十年代彷徨迷茫文艺界的前台,给落寞的知识分子以幻景、给精神空虚的大众以满足、给受历史问题伤害的人们以安慰。不过他也因此陷入了聪明人容易陷入的怪圈,那就是过分重视自身的表达而忽视了支撑表达的东西,这让他的散文空有腔调,却不那么经得起推敲。 就像一个高度风格化的剧作家,他在浩瀚的历史中不停截取符合自己审美的故事加以再创造 ,情感是真挚的,手法是高明的,但缺少使他由凡入圣的那点“异质”的存在,也缺少原创的东西和硬核的拷问。他的确反思了,却反思得不透彻, 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反思中国文人,而不是一个崭新的中国人反思传统的中国文人 。他一切作品的指向是复兴,而非创造。对于现实他是拒斥的,因此 他的一切情绪都是无可奈何的感伤,而非血性方刚的愤怒 。他和木心非常像,但比后者土一点、大气一点,或许,他会以木心为榜样。
时至今日他已经不怎么被人提起。他的大旗被骂他甚欢的陈丹青等人继承。这一批新秀比他小一茬,宣扬的不是国学,而是西方和东欧的思想文化,贯穿其中的也是精英观点、怀念往昔。(例如陈丹青的“民国范儿”。)这两段热潮我都经历过,对二者的相似之处深有体会。陈丹青骂他是官员,我并不认为这构成把他一棒子打死的理由。无论余秋雨的私德究竟如何,也无论他的境界是如何缺乏根基,他的修养也是甩如今那些公知几条街的。即使我对他缺点了然于胸,我也仍然愿意和他这样的人交往,而不是向那些粗鲁、蠢、坏的公知求教。
余秋雨不是一个不朽的作家,因为他不是基于生命体验去创造,而是借他人的创造抒怀,这就使他缺乏成就作家的伟大的“真实”。 他的作品看似力图超越时代,但本质上与那个时代紧密捆绑。
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把他当作人生导师,可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会把余秋雨的作品重新拿出来阅读。
本来已经睡了,想想还是起来说几句再睡。首先,这一百多个回答里答案不超过10个字的那些同学你们是个什么心理?故弄玄虚我很懂但是不想告诉你?还是这个围着世界转了转写了几本书有点儿知名度的人在爷笔下不值十个字?严重倡议上芝士回答的人还是应该诚实点儿,不要染上刷娱乐新闻灌水的臭毛病,我认为这是网络哆嗦症,药不要停。
还是说正事儿,几个观点:
1.历史基本上能完整公正地评价一个人,但同时代的人基本不可能,多少文化巨匠在当世得不到认可(别喷我说余哪能算得上文化巨匠,都说了你不是历史,当然我也不是),司马迁,屈原,孔孟,李白,杜甫……有几个人的文化和历史地位在自身生活的时代被公正对待过,别挑我刺,没仔细考证过,想挑刺就自己挨个考证一个,发现有一个你就输了。所以轻易给人定性的回答要慎重,因为牛b如司马迁,屈原等人也是被人羞辱过的,再申明不是说余的地位能比肩巨人,只是奉劝不要轻易做攻击巨人的傻子。
2.不知道现在铺天盖地的网络消息有多大的可信度,余人品如何不好断定,要是你跟我说网上说他这个那个,那你闭嘴我不听。说人是非请拿真凭实据,别拿网络链接,这东西造假简直零成本(当然大规模的蓄意造假造谣也要金钱操作)。
3.写的书怎么样?这个是干货,可惜我没怎么看过,十几年前不太认真地看过行者无疆,前几天买了中国文脉,比较认真的快看完了,说点自己的感受,文字拿腔捏调是真的,像我三十岁的人看起来真有点腻歪,但跳过不太喜欢的那些部分,也感觉有不少值得我这种看书不多的人看的东西,我认为是不错的书,要学历史,涨知识我直接去看史记(当然看不懂),但是散文,我觉得是足够的,那些号称书只配中学生看的,请问除了工具书你还有几本书能从十五岁看到三十五岁?我同意余的大部分书(几本学术作品除外)更适合作为文化启蒙的书籍来看,因为并不艰深而且富有激情,以此为开端提升学习甚至创造文化的兴趣对我等来说比较合适。但是(后面的很重要),我觉得余写这些书的大部分目的也在于能让青年甚至少年更多的关注和接触文化,这些文字不是用来教你背历史也不是教你学写作的,它就是想让你心里产生那么一点触动,无疑是成功的,在文化传播上的成功,能让国人放下麻将,qq,微博,麦克风……去看一看史记离骚唐诗宋词……(中国文脉为例),这些大散文真心不容易真心不平凡(已经超越这个阶段的达人请随意,比如你都已经通读过二十四史,真心不必再看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真的有不少人到了青年甚至中年文化基因也没启蒙,跟年龄无关。
4.关于那些种种的乱七八糟。在文字里能带给我们收获,花费十几年时间(没具体研究过)全世界实地考察,对传统文化始终投以莫大的关注,始终围绕同一个命题写文章,对于这样一个人,我愿意相信他的真诚,比起那些捕风捉影的网络信息,我更愿意相信文字塑造出的余秋雨。
5.多数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难保不是因为这个时代多数人都出问题了。
6.没邀不谢。
听说余先生是一位上限极高,下限极底的能人。
我最近和一个朋友谈到余秋雨。其实这个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过了,上次提到他可能是十年前吧。我就说:“我很讨厌余秋雨,他的文章写得太腻了,读着恶心。”我这个朋友较真:“怎么恶心了,more detail。”我就很烦,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怎么被余秋雨恶心的了,说些史实错误和人品存疑之类的东西,解不了我心头的恶心。
但是我很讨厌余秋雨,如果我为了论证自己的讨厌去读了余秋雨,那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如果更可怕的是,我读了余秋雨发现自己对他其实是误解的,否定了自己过去十年的想法,那也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很烦。
余秋雨的散文我读不了。本来我就不读散文,觉得散文的骨头太软了,很多散文里面的遣词造句太扭捏了。舒国治的散文我都读不下去,可能我是个无法欣赏散文的废物。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在其他文学体裁领域里所获得的经验。受不了文人那种软的情怀,见这个要落泪,见那个要感慨的。我没有散文的骨头。我本质是认同人生的意义是活着的,是要不断实践和创造的,那种晃荡、感叹、抒发,我受不了。所以我没法去重读些余秋雨来论证我是怎么讨厌余秋雨的。
但是我可以读他的专业书。毕竟看到很多回答说:你都没读过他的巨著什么什么,怎么评价他?你有资格评价他吗?他的学术成就你懂吗?听到这样的言论,我只能去读一下《中国戏剧史》(订单在路上)了,这算是个开头。也许我真的被他的学术素养所折服呢?
这甚至算不上一个回答,算是个引子,等我先读完《中国戏剧史》回头再来写评论。很烦!
重新看了看这个问题
余秋雨的文章,本就不是写给骂他的人看的。
余秋雨的文章写的好吗?
我认为这个得看他的受众
余的文章让文人看,会看出有不少文化错误
余的文章让不少有些学识的人看,会感觉此人太过装逼
可如果把余的文章拿给仅仅读过一些语文书的学生来看呢?
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看得出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分量
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有好好的剖析社会的一些问题(写谣言和论小人,写的真绝了)
余的文章不似鲁迅先生的晦涩难懂,也不似其他作家需要细细品味。学生们,也能看的懂。
就像你们的高中老师会说初中的物理化学课本有不少错误,
大学的老师会说高中的课本有不少例外,
但在那个阶段的学生,学那些书是没有问题的。
我认为,余秋雨的书,起到了高中语文课本的作用,初步让学生体验到了文化的魅力
所以骂余秋雨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学教授看一本高中物理觉得挺搞笑的,一类是一点没有文化的只是骂写东西买菜又不需要
—————————————————
不想谈人品,
余的文章是我高中时的慰藉,是我开始思考中国文化的启蒙,是我学写文章的导师,能把山水文字写的那么灵秀,难道不厉害吗?
我不管他本人人品,也不管他文章三观多歪。
我就提一下《山居笔记》中论谣言的那篇文章(也可能是《霜冷长河》记不清了)你可以对比一下当今的乱造谣言的媒体和微信,你会惊讶的发现,他确实预测了现今网络谣言的性质!
这不是很厉害吗?
不谈人品,仅论文字。一言以蔽之,"媚俗"。
第一次读余秋雨是在初中。农村学校读书资源少,我去翻一起住校的高中伙伴的语文课本,读到《道士塔》,很喜欢,觉得感情丰沛,底蕴深厚,余秋雨真是散文大师啊。之后两三年维持着找书读的习惯,总体上阅读量仍很小,凭非常有限的阅读量搭起来的审美能力,等我上高中在语文课本上再次遇见《道士塔》时,已经觉得臭不可闻。
腻腻歪歪的叙事,矫揉造作的煽情,看似天花乱坠,细窥干货全无。翻翻同学手头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都差不多。这种货色,也就骗骗没读过好书的懵懂少年。
前面很多知友都有类似经历。就像一个习惯了清汤寡水的穷人,突然喝到一碗浓味精汤,会惊叹其鲜美。等到他生活富足,喝过真正鲜美的鸡汤鱼汤,再喝到味精汤时,弃之如敝屣。
然而,余秋雨能红,在于正好赶上了时代,或者他主动迎合了时代。如最前排的知友所说,90年代国人投入经济洪流,面临着价值观冲击和重建,有文化和精神上的追求。校园里的少年少女,经历的是多年贫弱的语文教育和畸形追求形式的作文训练。这种时候,余秋雨那杂糅了历史故事、文化传统、民族情感和哲思的“大散文”横空出世,满足了校园学生们对“美文”的追求和大叔大妈“有文化”的向往。
文字写的通俗,无可厚非。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文学门外汉,文学当闲书看,畅销的肯定是通俗的文学作品。余秋雨文字的问题不是浅显通俗,也不是煽情,而是不诚恳。他文字中的情感,非常流于形式,什么
什么
实在是够了。文字的风格可以万千,但品格却是有高低的,“不真诚”就是一种低劣。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表达沉痛的心情绝不会是以上段落这种感觉。写成这样,就是故作姿态,假。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写的非常通俗,像说书,也毫不收敛的煽情,但就是让人愿意看,因为人家有干货,而且,非常真诚。
鸡汤有精有粗,但总得是鸡汤。味精汤什么的就退散吧。
木心引毕加索:“我们这个时代,缺的是热诚”。秋雨大师的煽情文字,戏子抹泪,哗众取宠,是谓“媚俗”。
这是宸妈2022年发布的第3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1607字,大约需要2-4分钟时间阅读
修汉语言文学的文凭时,毕业论文我选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来解读,还记得当初的青涩懵懂,当然不如现在读书的认知全面和深刻,却懵懵懂懂的喜欢余秋雨文字间浓浓的文人气息,这个早早扬名立万的文人,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文人修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文人的事,写自己不变的文人的话。
2021年入了余秋雨的《老子通释》,慢慢读完,越发佩服余秋雨独特的“余氏散文”风格,将晦涩难懂的《道德经》注释得明明白白,通达又博览,让人极其愉悦。
2022年元旦入了《文典一览》,又是一本和《老子通释》风格类似的文化书,满心满眼都是喜欢的样子。
余秋雨
余秋雨,作家、学者。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自本世纪初年开始,他赴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总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处演讲中国文化,反响巨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秋雨书院”。现任上海图书馆理事长。
《文典一览》封面
《文典一览》是余秋雨筛选的部分中国古代文学读本,从《诗经》、《离骚》、《逍遥游》、《报任安书》、《兰亭集序》、《归去来辞》、《送李愿归盘谷序》、《愚溪诗序》、《秋声赋》、《赤壁赋》、《文心雕龙》选段,到唐诗、宋词、宋诗篇章都有涉猎。
目录
和《老子通释》一样,《文典一览》还收录了余秋雨手书的文典名篇书法,洋洋洒洒的墨宝让人爱不释手。
书法
除了唐宋诗词以外,《文典一览》所选的古代文学每个篇目都由原文、译文和阐释三部分构成。我特别喜欢他的附论阐释部分,每一篇都是“余氏散文”娓娓道来他对这篇经典的认知和看法,有着极其个性鲜明的个人文化属性。
拿《离骚》来举例:
《文典一览》中将《离骚》篇目放在了全书的开头,可见余秋雨的心目中,对于屈原和《离骚》的价值估量。
内页
今译放在开头,白话文的译文,对于不熟悉原文的读者很友好。
内页
原文放在中间,读完译文再读原文,即便不熟悉,现在也可以再次对照着品读一番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文字风格差异。
内页
附论阐释放在最后,余秋雨对屈原,对《离骚》的人文认知洋洋洒洒铺陈直述而来……
余秋雨心中,屈原是第一诗人。
《诗经》是中国文脉的美丽开端,但是诗人,屈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伟大诗人。
“《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余秋雨《文典一览》
屈原投江自杀,百姓端午吃粽子祭奠,余秋雨说,老百姓比文化人更懂得: 文化无界,文化无价。
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讲屈原,落脚点应该是文学。
屈原
屈原的时代,中国终于走到了应该有个性文学的高点,于是屈原切身体验一系列的矛盾与分裂、信任与被诬、高贵和失群、天国和大地、神游和无助、等待和无奈、自爱和自灭等待,然后再向世人呈现出一个最高坐标,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人。
屈原的一切经历,造就了他的人生,这是他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
自沉,是巫山间凄美的祭祀仪式。屈原投江,有对现实的悲愤,也有对生命的感悟,更有对自然的皈服。
屈原带给后代的启示,在他的文学中不言自明,所以余秋雨在《离骚》的附论中题:第一诗人
内页
《文典一览》当然不是所有的篇幅都是这样的格调,唐诗五十首,宋词三十五首,宋诗十三首,除了附录做了简单的相关解释,没做译文,那是因为唐诗宋词的最佳作品已经成了中国人心中最普及的文化,不用翻译,也无需翻译。
内页
是我喜欢的余秋雨,是那个沉心论文的“文化人”,《文典一览》,用简捷、轻松的方式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推荐给你们!
文学兴趣是怎样的衰减的:
中小学时代,你能读小说、诗歌、散文;
大学时代,你能读小说、散文(仅限叙事性);
毕业了,上班了,我想大多数人不是沉溺于网络小说,便是各种抖机灵的段子了。
自然的,余秋雨大多在18岁之后就被人pass掉了。
想品评余秋雨,至少把《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读完再说吧。
看到芝士回答上宽于律己,严于律人的大有人在我就放心了。
很多人觉得余秋雨虚伪,我读到的余秋雨却是宽厚和骄傲。余秋雨在文章中谈到某人时在称谓上都极客气,对于不喜欢的人或持批判态度的对象从不点名,在批评某种现象或某件事时从来对事不对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天天被人骂。我承认余秋雨很会说话,甚至有时是太会说话,一件事他总能以一种出人意料而又得体的方式说出来。太会说话容易被人看成是虚伪,事实上更可能是因为宽厚。一件事、一句话一定要以一种让人难受的方式说出来才不虚伪?这种逻辑是偏狭的反映!但余秋雨经常被人骂恐怕还是因为他的骄傲。余秋雨真的太骄傲了,我甚至觉得,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具有那么强的感染力,就是因为他的骄傲。当他那种以文化传承者自居的骄傲以深重的历史使命感表达出来时,既感染了很多人,也激怒了很多人。所以,也可以说,没有这份骄傲,余秋雨就不是余秋雨。看看余秋雨面对“咬余”一群的态度吧:他们要求对话,我就不给他们机会,我要用沉默把他们锁定在自己的等级里(大意如此)。真是骄傲得登峰造极!!
读完一遍他的书以后,如果你再自己去找相关的文献和书籍深究,那么,他也算功德无量了。
但只要你这么做了,他的书九成九你不会再读第二次。
《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是他书里面相对靠谱的,毕竟走走看看写写,也就没有太多文史错误,笔墨也算节制。
其他书嘛……恩,好歹也算个我喜欢过的作家,我就不多黑了。
其实余秋雨的书还是很有价值的,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对传统文化不感冒,比如对于先秦诸子,我想年轻人对诸子的印象,可能会是《秦时明月》里的武侠气息,而不是他们的各家思想。余的书虽然说不上有多高的造诣,但作为通俗文学还是能起到文化的普及作用的。很难想到有一天年轻人提起屈原,庄子,李白,《红楼梦》时完全没有感觉的情景,正如余在书里表达的意思,文化上的缺失恐怕比地域上的毁灭还要可怕
我最开始接触余秋雨是在小学。有一天,我父亲拿回来两本书,一本是冰心的散文,另外一本就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冰心的散文现在的印象早已模糊,文化苦旅中的很多文章确依然印象深刻。
高中以前,我曾是他的忠实粉丝。我陆续精读过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我等不到了。他的学术著作我也读了一点,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学,观众心理学。说实话,他的这几本书总的来说水平都不错。至于他试水小说之作,冰河,可以说是相当失败了。
在评价他之前,我们先澄清以下事实
1.石一歌事件
石一歌不是一个人,是十一个的谐音,是wenge时期的一个写作小组,隶属于上海市委写作组。上海市委写作组是张春乔和姚文沅控制的写作小组,在wenge起了很重要的影响。在这11个人里面确实有余秋雨,可是 遍查271次会议记录,并没有余秋雨的名字, 。1973年,余秋雨离开了这个写作小组,并在《学习与批判》以秋雨为笔名上发表《尊孔与卖国之间——从鲁迅与胡适的一场斗争谈起》。这篇文章讲的就是鲁迅,而石一歌成立的目的就是写出鲁迅传,这绝对不是巧合。而且在很多场合,余秋雨是对文革语焉不详的。
上图是余秋雨(左一)与石一歌成员孙光萱(左二)的合影
根据现在的证据来看, 余秋雨确实是石一歌名单的一员,确实参与了石一歌的写作,可是他发挥了多大作用,这一点依然是个谜。
2.捐款事件
余秋雨据称为汶川灾区捐款20万,可是一位名萧夏林的教授对此提出了异议。
上面这个消息一发,余秋雨也就证明了清白。
余秋雨诈捐纯属子虚乌有。
3.抄袭事件
金文明余秋雨在早年戏剧理论作品《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一书中剽窃 章培恒 教授的著作《 洪升年谱 》中关于清代戏剧家洪升的介绍。但是原文中已经明确指出该段落为引用,还采用了与正文不同的字体以示区别。
余秋雨抄袭纯属子虚乌有。
余秋雨的学术品德与人品基本没有问题,在wenge中可能属于左派。
接下来谈谈大家最关注的散文
1.文史错误
金文明写了一本书《石破天惊逗秋雨》,指出了余秋雨一百三十多处文史错误。
我仔细看了看,有的地方余秋雨并没有错,有的地方并没有错,有的地方是有争议的,还有的确实错了,但也不至于贻笑大方。
2.写作风格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他的散文抒情确实过重,很多都没有碰触到核心问题,他讨论问题刻意避开了核心问题,将问题简单化煽情化。但是这种写作手法没有任何错误,大家可以说他没有深度,但是不能因为他没有深度而把他打倒。而且这并不妨碍他施展他的文字功底,他的文章对于浅层次文学爱好者是大有裨益的,是一块很好的垫脚石,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很好入门。
3.自夸自捧
这种现象确有存在,他经常自比苏轼,这显然是过了。还经常夸大自己的读书的数量与速度。文人自重,古已有之。
余秋雨凭借高超的写作技巧对现代散文写作进行了创新,吸引了大量受众,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必将在中国近代散文史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标签: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