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知识>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2023-07-26 03:28:41 编辑:join 浏览量:550

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精选1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宇威,一个真诚,阳光、进取的女孩,现就读于塔河四中。她品学兼优,是一名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优秀中学生。

在学习上,王宇威同学目的明确,态度严谨,勤奋发奋,刻苦钻研,乐于助人,认真学习各科知识,本着“不读死书,灵活学习”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时刻,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学习成绩一向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塔河县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礼貌学生。在注重提高自身各学科成绩的同时,她还注重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用心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并取得必须成绩,先后获得县读书状元、校征文比赛一等奖、演讲比赛一等奖等。

身为班长的她,在要求自己进步的同时,还带领班干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使大家同心合力,增强班群众的凝聚力。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经常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以求大家共同进步。乐于向后进同学带给帮忙,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热情地帮他们答疑解惑,扫清障碍,帮忙他们重新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当同学在学习上显得吃力,她得知状况后,每一天利用课外活动辅导,帮忙同学解决在学习上的困难,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王宇威取得了全县第九名的好成绩。

王威同学不仅仅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在文体活动中更力争上游。认真上好体育课,课余时刻常活跃于户外场上。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更是与班里的同学用心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王宇威同学在生活上节俭朴实,热情助人,尊敬师长,钟爱群众,关心同学。在汶川地震时,学校举行捐款活动中,她用心组织,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100多元。在各种荣誉面前,仍然能够持续清醒的头脑,持续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王宇威同学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一名当代中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学生心目中,她无疑是一面旗帜,一个众人瞩目的学习榜样,她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团员。然而,渴求上进的她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知道,只有踏实勤奋的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后必须要继续发奋,永不懈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拼搏到底!

杨德品,男,汉族,家住施甸县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52岁盲人,眼睛里只有黑色,面对重重困境,他却依然昂首阔步,微笑着面对生活,勇敢地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在黑暗中用超出血缘的孝爱亲情书写着人性光辉。

  八个月大,从坝区到山区

1963年4月,杨德品出生在由旺镇木兰村的一户普通人家,12月的一天,家里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正是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杨水荣、余正英夫妇,由于夫妇俩先前生过几个孩子没到一岁就都夭折了,所以这次来目的是领养杨德品。就这样,八个月大的杨德品被养父养母带到了新家。

  八岁患眼疾,双目失明

一转眼,杨德品来到新家已有八年,虽然当时的家庭生活是苦了些,但是杨德品八年的童年生活还算开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杨德品对父母说他眼睛痛,父母当时就急了,连忙把他送到大队联合诊所找医生看,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医生看了之后也没说出导致眼痛的具体原因,父母只好带着杨德品回家了。回到家后,杨德品整整睡了五天,第五天的一个早晨,睁开眼睛,突然眼前一片黑暗,父母这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双目失明了。虽然到了上学年龄,可是由于双目失明,当同龄人都开心上学时,杨德品就只能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杨德品一天天长大,到了婚嫁年龄,可是像这样一位盲人且家庭困难,又有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呢?所以,至今杨德品还是孤身一人。他总说,上天还是对他好的,虽然眼睛瞎了,却让他健康地活着。

  母亲摔跤变瘫,失去生活一大支柱

母亲是家庭生活的一大支柱,2012年的一天,家里没有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当时83岁的老母亲余正英就背着篮子到山上打算找些柴火回家做饭,由于年纪大了,在背柴火的过程中不小心伤到了腿,回到家又因下雨地面太滑,又在自家院场重重地摔了一跤,把髋关节给摔断了。由于家里太穷了,没得到正规治疗,从那时起,母亲余正英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由当时已经80岁的老父亲杨水荣照顾,父亲到地里干农活时,总会带着杨德品去,指导他做些简单的农活。虽然日子依然困苦,但是父子俩干完农活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总微笑着看着他们,他们的内心却是快乐的。他总说:“听见父母笑,我就开心了。”

  父亲病逝,肩负起家庭重担

父亲突然病逝,无疑给这个本来就困苦不堪的家庭雪上加霜。自父亲去世后,杨德品就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家里、家外、照顾母亲都由他一个人打理。

在村里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杨德品常常在晚上12点以后去村里的一口井里挑水,从杨德品家到井边必须经过一条进村公路,白天车多人多危险,所以杨德品只能选择晚上去,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母亲见了每次都哭,母亲说他爱笑,尽管摔得很疼,可是杨德品总会微笑着安慰她说:“妈,不疼,不疼。”

提起干农活,父亲去世了,去地里只能靠自己,所以杨德品只能在去地里的路边或是地边放个石头做记号,以防走错。每逢雨水季节去地里干活,是最让母亲心疼的事。常常在地里干着活,突然就下起大雨,杨德品就只能站在地里任雨淋,他也想找个避雨的地方,但是由于眼盲,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可以避雨。

11月份,家里没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就到离家1公里的地里去砍长在地边3米多高的核桃树。连爬了好多次都没爬上去,杨德品就在树干上砍了好多阶梯,最后才爬了上去。他一边摸索着一边砍,突然一不小心砍到了左脚的大拇指,由于眼睛看不到,他自己以为伤的不严重,所以还是坚持继续砍余下的树枝。后来,有村民去地里干活,看到他在树上,而且树干上和地上有好多血,就告诉他脚趾伤的很严重,他这才从树上下来,去村卫生室包扎。在他脚受伤疼得厉害的时候,他也从未喊过一声,在家里,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把每顿饭做好,端到母亲床前。

这次受伤后,母亲很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去地里,杨德品也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所以他们家的地上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母亲坐在田埂上或柴草垛上,陪着在地里干活的儿子说说话。干完活,背上的母亲再指引着儿子回家……

村民们都很感动,经常替他到地里干农活,他也懂得知恩图报,经常帮助邻居做些轻巧的活,比如掰玉米、剥核桃。

由于家里太困难了,杨德品母子俩一年到头舍不得吃一次肉,他在家边的菜地里种了些蔬菜,他说自己种的蔬菜就够他们母子吃了。他在地里种的两亩玉米收成还不错,打算养上几只鸡,自己用石磨把玉米磨成面,等母鸡下了蛋,再孵出些小鸡。这样,母亲就能够吃上鸡蛋和鸡肉了。

  遵从母亲心愿,放弃住进养老院

邻居们都说杨德品喜欢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从来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始终保持微笑。

杨德品母子虽然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但生活起居困难的情况让大家牵挂,民政、残联等部门也为他们安排了入住养老院,这样母子俩的生活算是有了着落。可当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母亲心里却不愿意离开,她只想在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里度过余生。细心的杨德品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母亲的焦虑,他不愿母亲为难,微笑地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关心。他说:我看不见,我妈就是我的眼睛;我妈走不了,我就是妈的双脚;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在哪里,都不会让妈饿着,生活再难,也要笑眯眯地走下去……

这个目不识丁的盲人,因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让生命有了内涵;因为善良,让岁月温暖而绵长。孝,或许就是面对困境微笑前行的依靠!

2013年12月3日,杨云新师傅像往常一样工作到凌晨,时间已到1点半左右,杨师傅拉完最后一趟客准备回家。当他把车开到小区门口清扫时,发现车子后排座垫遮盖着一个包,经验告诉他“乘客又落东西了”,随即,杨师傅把拉链拉开,看见里面放有行车证、银行卡,金卡以及厚厚几沓百元大钞,但是杨云新没有具体清点钱数目就拉上了拉链。回想当时的心情,杨师傅说:“我就想这样可能也是人家的救命钱,我作为驾驶员,这样一笔钱,贪我也不敢想,因为人家也盼着这笔钱,我这个人也不会要这种钱。”将心比心,杨师傅知道失主一定很焦急,应该想办法尽快找到失主,但捡到的东西是报公安、报公司还是报运政处呢?时间已经将近是凌晨2点左右,反复考虑后,杨云新想,失主肯定会第一时间联系公司,他还是给公司打了一个电话,然而公司的座机没人接。杨师傅只好先回家,向爱人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看到他忧心忡忡的样子,妻子劝他先不要着急,建议他先收好失主的.东西,等到早上拿去公司处理也稳妥些,因为担心失主着急,杨云新一夜未睡好。第二天一大早,杨云新起床匆匆梳洗后便赶到自己所属的商贸公司把包交了上去,公司经过清点,黑色的包里除了各类卡之外还有现金4。6万元。

把包交给公司后,杨云新觉得轻松了很多,他说:“已经一晚上没睡好了,交给了公司,找到失主的希望就更大了,我也稍稍放心。”而公司在收下包以后,正要通过各种途径多方寻找失主时,一个电话响起,原来是一位自称失主的罗先生,罗先生来到商贸公司后,经核查,他正是失主。

失主罗先生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罗先生是四川人,到临沧做生意。2013年12月2日晚,罗先生和朋友喝酒后,打车时不慎将钱包遗忘在车上,包中装有借来做工程的款项四万六千元。罗先生回忆说:“发现钱不见了时,我是惊出一身冷汗,当时以为钱可能找不回来了,当晚自己又喝了酒,只记得是黄色的出租,可想找一辆车犹如大海捞针”。天亮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罗先生打了商贸公司的电话。原本对还能找回钱包不抱任何希望的罗先生惊喜地发现:捡到钱的司机也在找他!

失主罗先生拿回自己的钱包后,感动不已,说原本也只是怀着一丝侥幸心理打个电话到商贸公司试试,“想不到临沧有个好大哥帮助捡着包,真是太感谢了!”罗先生紧紧握住杨师傅的手,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的感激。

杨云新工作兢兢业业,为人朴实厚道,到公司开出租车6年来,一直是出租车驾驶员里的佼佼者,喜欢帮助同事,不仅从不违法,还时时为乘客着想,几乎从没被投诉过。同事们都说,杨师傅作为他们出租车驾驶员中的同行,平时就很喜欢乐于助人,这次他拾金不昧的事迹被公司也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公司进行了通报,以期用杨云新的事迹感染和鼓励公司上下的所有员工,使杨云新拾金不昧的诚信精神成为行业的模范,也将诚信作为职业道德秉承的原则。

宋朝学者杨简说过“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益己则益少,益众则益多”。说的是用诚信对待别人,不是只对别人有益,对自己的益处尤其很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基础,是获得他人尊重与信任的保证,是获得事业的成功根本。“拾金不昧”,作为一个人诚信精神的具体体现之一,不止给别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还是一个人具有高尚人格品质和良好社会公德的反映,更是一个单位道德水平的一面镜子。

4.6万元,对杨师傅来说,相当于他两年多的收入总和,但他从没想过据为己有,杨云新说过:“钱是人人都爱,但是不应该要的钱就不应该要,当时我就想要还人家的,失主也相当心急……”朴实真挚的话语让我们看到杨师傅是真正把诚信意识刻在了心里,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件理所应当的事,却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如金子般闪闪发光,为整个社会奉献了一份珍贵的正能量,小小出租车,搭载的不只是乘客,装载着的是满满诚信之金,具有金子的分量和价值;漫漫行车之路,其实是诚信之光普照的人生之路,一位普通司机,却有着不普通的精神品质,是值得称赞的“临沧好司机”,一位地道的“临沧好人”。

李黎明,男,1998年12月退伍后,他被分配到林业处苍石林场工作。

李黎明是个踏实敬业的人。2000年初,林场安排李黎明到条件异常艰苦的牛肺沟护林,负责守护9780亩林区的3百多万颗林木。这日行一趟的“必修课”,他是用双脚徒步走完这40多里的崎岖山路。18年来,他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地走了46万多里,相当于沿着中国陆地边境线走了近10圈。

李黎明是个任劳任怨的人。李黎明值守的护林点位于林区深处,交通相当闭塞、条件异常艰苦,粮食蔬菜通常隔一段时间往山里背一回,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夏天就喝溪沟水、冬天则嚼野坡雪。刚刚度过39岁生日的李黎明,却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有点驼背的“糟老汉”。尽管如此,李黎明却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李黎明是个一心都只在工作的人。护林点不通车、不通电,甚至没有广播和通讯信号,最近几年,护林点逐步覆盖了广播信号,李黎明的生活中才添加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上任之初,从护林点到最近的汽车站要走36里山路。他常常要十天、半个月才能下一次山,到了防火期更是要4个月都不能下山。婚后的13年里,他下山回家的时间累计不超过2年,有9顿年夜饭都是在护林点里吃的,快9岁的儿子至今还常常错把这个很少回家的爸爸叫“叔叔”,每每到这时,这个平日里坚强的汉子都要忍不住流下泪水。

李黎明是个认真到“较真”的人。牛肺子沟林区沟深林密、资源丰富,是不少想发歪财之人“惦记”的“肥肉”。之前,林区内乱砍盗伐、偷挖山苗现象时有发生。李黎明到任后,这个“缺口”就被堵死了,也因此断了一些人的“财路”。有人找过他,求他“睁只眼、闭只眼”;也有人劝过他,让他多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没工作的实际困难;甚至有人骂过他、诬告他、打过他,可他一律“不开窍”。时间久了,他又多了个外号——叫“黑脸包公”。

有一次,李黎明巡山时发现了盗伐分子留下的车辙和拖痕,为了将保住国家财产,他在来不及向上级报告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循着印迹展开追踪,翻山越岭几十里,浑身汗水湿得精透,终于追回了被盗林木,就连落网的盗伐分子都只能无奈地说:“遇上这么个拼命三郎,我们只好认栽了!”

李云海,男,1973年5月出生,群众,浙江绍兴诸暨市人,诸暨市民个协店口分会副会长,浙江洁利达管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被授予“省诚信民营企业”、“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绍兴市诚信企业”等荣誉称号,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所报道。在十年的创业之路上,他恪守诚心、真心、实心、爱心的“四心”精神,不断拓展诚信的外延和内涵,在创建服务、质量诚信、保障员工福利、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地努力,他说,“诚信,是我创业之中不变的承诺”。

  对客户充满诚心,他说,“说到就要做到”

叶先生是大连一商贸公司的老总,他与洁利达的当家人李云海曾经有过口头约定,将把洁利达产品推广到大连的某个项目工地上,若推销成功,洁利达将该项目的利润如数奖励给叶先生。不过,事后叶先生因事务繁多并没有及时跟进,该项目也被一家沈阳的供应商捷足先登了。货虽然没有通过叶先生的公司销出去,但毕竟是销出去了,于是,在是否该奖励叶先生公司的议题上一些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无功不受禄,叶先生自己都没有提出这个主张,公司也无须凭空奖励他。对此,李云海解释说,“说到就要做到,要让客户看到我们的诚心。”他二话不说,批了这个笔奖励款。

而这样的事例在洁利达却并不是个例,远在西安的张总对此就身有感受,前年的一个上午,张总要拿一个地暖产品去工程放样,可手头却没有样品,情急之下,他向远在浙江的洁利达公司求助,希望下午就能要到货。这可给洁利达公司出了个难题,怎么办?有人建议放弃,李云海不同意,他说,既然客户有急需我们能帮的就一定要帮。他想到了飞机空运,于是,把样品打包,驱车送往百里之外的杭州机场。下午一点,当张先生在西安顺利取到了空运的样品时不竟心头一震,他被洁利达人客户至上的诚心打动了,以后他逢人便说洁利达好,还说,跟这样的公司合作,放心!

  对员工充满真心,他说,“承诺了的事就要兑现”

在洁利达员工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最大财富”。这话一点不假,李云海对每一位员工都充满真心,这真心,体现在对员工福利的保障上,也体现在对员工点点滴滴的尊重和关爱之中。

创业之初,公司缺少流动资金,有人出了个歪点子,说可以在100多号员工身上做做文章,一来把员工的报酬压低一些,二来把当月发放的工资顺延两月发放,这样,流动资金就盘活了。李云海一听就火了,他说,这种损害员工利益的事我们不干,企业再困难,员工的工资一分不能少,不能拖。

企业走上正规后,员工人数达到了200多,洁利达健全了规章制度,对员工的工资福利和晋升空间有了更加明确的制度保证,公司还建立了爱心基金会,定期为困难员工发放补助,每年的年会上,公司还会组织员工表演节目,自娱自乐。有一件事在优秀员工中记忆犹新,那年年中,一位副总向员工承诺,年底将带优秀员工去海南旅游,可时近年关,公司却迟迟没有兑现行动。为此,有人在私底下发起了牢骚,李云海获悉后,很快查明了原委,原来是那位副总把此事忘到了脑后,李云海根本不知情。为此,李总亲自拍板说,“承诺了的事就要兑现”。他指示公司财务部门马上安排,组织优秀员工赴三亚旅游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构成的前提。在我们禅林寺村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杨秀红,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父亲,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杨秀红今年39岁,土生土长在村里,打小就孝敬父母,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此刻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前几年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每当轮班到杨秀红父亲家,杨秀红总是把奶奶照顾的异常好,从来没有让父亲在赡养老奶奶的事情上操过心。奶奶由于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杨秀红每次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己改善,总把好菜好饭给老人留着。之后,奶奶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常年瘫痪在床,杨秀红坚持给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奶奶,再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杨秀红母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母亲在住院期间,杨秀红每一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顾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里,她坚持每一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陪母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用在杨秀红身上并不适宜,到此刻母亲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原先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可是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景在杨秀红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杨秀红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奶奶和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有小脑萎缩的奶奶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暴躁,对杨秀红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奶奶,孝敬母亲,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岁,患小脑萎缩第四年。照料瘫痪的奶奶好几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杨秀红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杨秀红父亲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听不见,平时老爷子每顿饭都要喝点小酒,杨秀红总是尽量满足,家里总是给父亲备着酒,父亲高兴的时候,她也总是陪父亲喝上两口,为的是让父亲开开心心。

杨秀红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此刻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职责。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仅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杨秀红,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禅林寺村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舒建军,男,37岁,退伍军人,2005年11月3日入职厦门吉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巡检班长一职,禾山派出所红袖标巡逻队平安志愿者。

吉红茂,男,34岁,2012年3月2日入职厦门吉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巡检员一职,禾山派出所红袖标巡逻队平安志愿者。

2015年1月30日晚18点58分左右,吉家商场B馆商户应女士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提着手提包走向自己的车,一向在广场伺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谷某某与同伙两人见其为单身女性又手提名牌包包,认定有利可图又便于下手,便分头尾随其后。当应女士用遥控器打开车门,刚准备进车时,谷某某及同伙带着手中的铁棍追了上去,一人抓住应女士,一人直接开始夺包。应女士惊恐挣扎之余,拼命大喊“抢劫啦!抢劫啦!”。此时,正在周围照常进行安全巡查的吉红茂听到了呼喊声,立即用手中的对讲机呼叫同事支援并循声追过去。犯罪嫌疑人得手后分头跑开,一人往金湖路方向跑去,而谷某某则带着抢来的包往场馆方向逃窜。退伍军人出身的巡检班长舒建军一听到对讲机资料,一刻也没有多想,立刻边跑边用对讲机与吉红茂确认位置并指挥全班参与围堵。当跑到出口附近时看见有两人往他的方向跑来,较后的一人凭身形能够看出是自己的同事吉红茂后,舒建军确定较前跑着的那个人即为抢劫人员,他立刻加快速度与吉红茂前后包抄。狭路相逢勇者胜,尽管犯罪嫌疑人谷某某携带着铁棍,可是舒建军凭借在部队学的擒拿术三下五除二就夺下铁棍,将其制服在地,与从各个岗位奔赶至现场的全班成员一起把谷某某带到C馆大门口。为防止其死命挣扎,全班人员围成人墙,将其团团围住。此时,距离事发仅大约2-3分钟,禾山派出所的警车已开至进口。舒建军和吉红茂与众人一起将犯罪嫌疑人谷某某交给迅速赶来的警方过后,又继续照常执行商场安全巡查任务。

舒建军与吉红茂同志作为平凡的商场巡检人员,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能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这样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积攒的结果。在商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二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日复一日的安全巡查工作,却始终兢兢业业,台风中,暴雨中,处处都在为商场的公共安全保障添砖加瓦。由于表现优异,二人曾先后获得公司颁发的“优秀管理明星”、“优秀服务明星”等荣誉。

舒建军与吉红茂同志在人民群众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当地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广大当地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厦门电视二套及厦门晨报、厦门日报均有相应报道。

朱君武同志自退休之后,怀着对生活的热爱,怀着为居民服务的情感,组织并创立了洪校社区“文艺小分队”。在得到社区的支持并供给活动场地的条件后,更是信心百倍组织引导一些有文艺特长的人员,自编自演一些文艺节目并搬上舞台,每逢节假日或重大纪念日,都进取策划组织一系列文化和文艺演出活动,经过演出,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及计划生育,人口普查,创造和谐社会,礼貌城市一系列活动。鼓励居民破除陋习,崇尚礼貌,爱国守法。文艺小分队还多次参加市、区、街道举办的大型演出活动,均获得奖励名次和很好的成绩,从而提升了社区的知名度和居民的认同感,小分队宛如一道迎春花盛开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家庭的幸福和睦,就没有事业的兴旺发达,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朱君武同志就是这样营造了一个和睦、简便、良好的家庭环境,并教育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们健康成长。朱君武同志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对子女言传身教,以良好的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以美德立家,以礼貌兴家。

务实工作,真心真意为民办事,这是他的信念,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只要心中装着居民,居民就会信赖我们,怀着为社区分忧的情感,他愿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帮忙社区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反对邪教,倡导礼貌凝聚人心,他将以满腔的热情,踏实的作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将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人生,书写更好活力辉煌的一页。

2012年3月19日上午9时许,罗店镇张士村村民徐秀珍跟往常一样,到自家的自留地里弄了点蔬菜后,准备到家附近的南泾河边清洗一下。当她走近河旁的水桥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离水桥外2米处,有个幼童溺水了。只见小孩面向水里、背朝天半沉半浮在河水中,已无力挣扎。在这命悬一线的危难时刻,徐秀珍没有多想,扔掉手中的菜篮子,顾不上脱下身上厚厚的棉衣,就跳进了河水中。她一只手抓住水桥边的面板,另一只手向孩子的方向伸去,期望能够拉到小孩,但由于离小孩较远还是无法抓到孩子。

3月的河水,依然冰冷刺骨,水又比较深,而且身上厚厚的棉衣,被水一浸变得重起来,73岁的徐秀珍老人每挪动一步都很艰难,但她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此时耽误一分钟,孩子就可能没命了。她奋力用手划着水面,向孩子的方向挪去,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当周围的邻居、村民问徐秀珍:“你都73岁了,当时哪来的这么大勇气跳入河中?”她笑呵呵地回答道:“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你看见一个孩子在水中奄奄一息时,能忍心不救吗?换作谁都会这样做的。”

几十年来,徐秀珍帮忙的人、做过的好事,没人数得清,她的高尚品格已根植在街坊邻居的心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英国的一句谚语,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

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行为。快到我们的身边来看一看:一位盲人伯伯,每晚都要到楼下去散步。然而,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着前行,但每次都一定会按亮楼道中的灯。一天,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伯伯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伯伯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看到了吗?这不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吗?方便了别人的同时又方便了自己。

“雷锋”是个多么熟悉的名字。“把有限地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雷锋的座右铭,同时他也是这样做的。听爸爸妈妈讲,雷锋从1960年应征入伍到1962年不幸殉职,无论做什么都事事带头、处处想着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这不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现在有许多退了休的老年人纷纷当期了志愿者,有的主动冒着烈日到十字路口维持交通,看着人们都能够文明行车,他们的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灾难无情人有情。“5.12”四川大地震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看那电视上一幕幕感动人心的救援情景;捐款箱前、献血车前排起的长龙;医护人员在不分昼夜地精心照料着伤员……感动人心的画面不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感动的泪水不停地在我们的脸颊流淌。全国无数人为灾区捐款,我们学校也进行了捐款行动,我当然也不例外,捐出了我的压岁钱。这对于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们来说虽然微不足道,但我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昨日,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兰姨的儿子,紧紧握住梁书记的手,感动地说:“梁书记,请你帮我找一下一个叫阿田的居家养老服务员,我要多谢她救了我妈妈的命,如果不是她,我妈妈已经不在了,居家养老服务就是好……”。

事情追回到今年3月19日那天午时,居家养老服务员袁顺田同志在兰姨家搞清洁卫生,突然看见兰姨口吐很多鲜血横倒在椅子上,袁顺田同志本能地申手去抓台面上的固定电话求救,但兰姨肥胖巨大的身体刚好挡住了固定电话。在这个时候,袁顺田同志临危不乱,一心想着迅速救人,为了争取时间,她一边用自己的手机呼叫120救护车,一边向距离兰姨最近的女婿单位跑去求救,在同一时间,救护车和兰姨的女婿一起来到兰姨家,迅速将半昏迷状态的兰姨送往医院抢救。因为袁顺田同志临危不乱,沉着镇定,处事果断,为抢救赢来了时间,使兰姨得到及时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还有一次,是在今年3月初的一天,袁顺田同志和往常一样到兰姨家搞清洁卫生,刚到不久,突然听见厨房传来“砰”的一声响,随着响声一看,只见煤气炉周围一团大火,袁顺田同志临危不惧,立即冲上前把煤气瓶关上,并迅速灭了火,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以上这两件事故,如果不是有服务员在场,临危不惧,遇事不乱的话,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袁顺田同志这种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处事果断的精神值得我们和所有服务员学习,所以,我们要把居家养老报务工作不断发展扩大,让我们的爱心传遍社会每个角落。

当你在路边捡到一百元钱,你会如何处理此事呢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崇尚“一切向钱看”的观点,有谁能做到不为金钱诱惑,做到拾金不昧可是初二三班的谭笑同学做到了。

3月20日晚上,初二三班谭笑同学上完晚自习后回到宿舍,在宿舍楼五楼楼梯口发现了一张崭新的一百元人民币。在没有找到失主的情景下,先回到了518宿舍,并把捡到一百元这件事和舍友们说了一下。有同学提出:“没找到失主,那应当怎样处理它呀”谭笑回答道:“我们也不能贸然去寻找失主,不如把它交给值班教师,让教师去处理吧。”同学们都同意这种做法。于是,谭笑同学去三楼,把钱交给了值班教师,并把捡钱的经过讲述了一下。值班教师高兴的说:“谭笑同学,你捡了一百元钱,能做到拾金不昧,很好!”

同时,谭笑同学在班内是班委,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忙班内需要帮忙的同学,为班团体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刚进入初一的时候,班主任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当班主任正在为很多同学没有《弟子规》这本书而苦恼的时候,谭笑同学主动承担这个任务,联系自己的父母,送来了80本崭新的《弟子规》,之后随着《弟子规》的推广,又为整个级部送来了680本《弟子规》,让级部的学生都一人一本。

不欺暗室,玉洁松贞。谭笑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成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捡到物品及时寻找失主或上交教师,助人为乐,这种良好的风气已经在初二三班逐步构成。

低调“救人哥”姜一诚

2012年8月24日中午,上海浦东新区上南八村小区内,一位七旬老人突然晕倒在地,脸朝下、背朝上,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生命危急,现场聚集了超多的围观者,但他们或没有技巧或缺乏勇气或怕惹事上身,谁都不敢靠近老人。这时,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青年职工的80后姜一诚正好经过事发地,他停下脚步一问究竟之后,迅速冲开人群来到老人身旁,立马蹲下身子抱起老人,让老人侧卧并微微托起老人头部,使其呼吸顺畅,一向到120急救车赶到后才放心离去。

施救过程中,不断有人向他喊话:“小伙子,你要当心啊,会有麻烦的”,但姜一诚毅然决然地说:“你们不要这样,做人要有点良心,好吗”,他不动摇、不放下,用善心、果敢和智慧使老人转危为安。8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黄金时段长时光报道了姜一诚的救人义举,他的高尚品行为我们全社会传播了精神礼貌的“正能量”。

标签:事迹材料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226228.html
热门文章